
小托柄鹅膏菌,真菌界,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南、广东、广西、香港、云南、贵州、西藏责轻香西连叫律合重等地,夏秋季常在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合于发结使包目品中地上成群或分散生长。
- 中文名称 小托柄鹅膏菌
- 拉丁学名 Amanita farinosa Schw
- 别称 小托柄鹅膏
- 界 真菌界
- 目 伞菌目
形态特征
子实体较小,无菌环。菌托退化仅残留菌柄基部来自末端,呈暗灰色。菌盖直径2-6cm,有时稍大,表面灰褐至棕灰色,中部多密集灰褐色粉质小鳞片,边缘色淡并有明显条棱。菌肉白色。菌褶白色,离生,较密,不等长。菌柄细长圆柱形,360百科长3-8cm,粗0.3-0.7cm,白色,内部松软变空心,基部膨大近球形。孢子无色,光滑于速顺八坚坐,近球形,7-8.9μ政线判季m×5.6-7.1μm,非糊性反应。
生态习性
夏秋季常在压高晚松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地上成群或分散生长。
经济用途
在广西曾有中毒,但毒素不清。此菌是树木的外生菌根菌,可能与马尾松、铁杉、栎形成外生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