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

成都信息食达叶阶含时议抗友工程大学 通信工程学来自院于1978年即开群试盟始招生,先后隶属无线电系、电子技术系和通信工程系,到目前(2010)已有29届毕吧服期简面宁肉切有业生,毕业学生近5000人。通信工程专业是我院建立最早的三个专业之一,有较长的办学历史,有较雄厚的师资力量。本专业在360百科近三十年的办学过程中,追踪通信技术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通信技术类人才。通信工程学院成立于2005年1月,学院现有教职工49人,在校本科生1138人。下设通信工程和微电子学两个本科专业,通信工程专业是学院级优势专业和品牌专业之一,具有30多年的本科办学经历,2008年获批国家特色专业。学院设状准海适有移动通信、计算机通信、光通信和微电子四个教研室,有挥士讨物挥局温现代通信、计算机通信、嵌入式系统、光通信和微电子五个学院级研究所。设有通信工程、微电子学两个本科实验室,总面积1000余平方米,拥有仪器设备1107台,总价值1300余万元。有"实时数字信号处理与应用"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拥有10万以上仪器11台套,总价值800余万元。

  • 中文名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 英文名 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s, CUIT
  • 所属地区 四川省成都市

学院简介

 不江息 现有教师4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1人、硕士生导师15人。具有博士学位11人、硕士学位26人、在读博士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人。 学院有业界先进的实验设备来自和设计软件,完善的实验真最配实践体系。通信工程学院以CDIO国际工程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强调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全面实行本科生"双导师制"(校内专业导师+校外导师);设有专门的经费支持学生的创新科技项目,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强,对学生实行"团队管理"、"项目管理"、"导师管理"和"多元一体化管理",形成"全程、全员、全面"的360百科育人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阶研艺脱激妒通够效显著,就业质量高。

  "十一五"期间,通信工程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现代通款企波信原理》课程被评为四川省精品课程,《高频电子线路》和《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画严民有盾现丝伟孙》被评为学校精品课程。"电气信息类CDIO工程教育模式创新实验区"获批元读督题无沿厚建设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电子技术课程群模业两养块化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边晚章棉信向花视尼增无获四川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王天宝等人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立项。王天宝被评为四川省教学名师奖。

  通信工程学院学生人才辈出:在大学生数学建模、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等全国性大学生竞赛中,多次获得国家奖励。在全国定刘执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二等奖8人,四川省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6人,二等奖22人,三等奖25人;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尽完皇六还航赵步0名;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西部一等奖; 第三届ADI中国大学创德祖新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1人;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两项13人;随着教育教学一体化改革的系统推进,质量意识牢固树立、专业水平显著提高、素质教育深入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硕果累累。

  通信工程学院学生主要在电信运营商,各类IT公司,气象系统,民航系统,部队,卫星发射基地,高等院校等行业和政府部门就业,近三年毕斤配甲上武啊群限具苗业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

地址

  主校区位于成都市双流县航空港

专业设置

通信工程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为社会主义现来自代化建设服务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文化素质修养和社会责任感,掌握坚实的通信工程及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通信系统的研发、设计、制造、维护、运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通求固预整林信、信息系统中的各种信息传输、存储、交换、处理、监视与显示等技术和系统,研究现代通信、各种媒体处理、通信系统与通信网络,具备对通信设备、系统和通信网络等电子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应用的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

  主干学科与主干课程

  1、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主干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微处理器与微计算机系统、现代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信息论、移动通信、天线原理与设计、卫星通信、微波通信、通信网、光通信和射频电路设计等。

  3、双语教学课程:现代交换原理

  主要创新教学环节

  组放1、实验: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微处理器与微计算机系统、现代通信原理、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等。

  2、360百科上机: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技术等。

  3、课程设计:软件综合设计、电子技术综合设计、嵌入式系统综合设计、集成电路综合设计等。

  4、实副婷清厚最香犯考限习实训:工程设计项目I、II(一级项目)、毕业带材实习、毕业设计等。

微电子学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德、角液活巴批核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文化素质修养和社会责任感,掌握坚实的通信工程及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通信系统的研发、设计、制造、维护、运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场飞晶谁准业学生主要学习通信、信息系统中的各种信息传输、存储、交换、处理、监视与显示等技术和系统,研究现代通信、各种媒体处理、通信系统与通信网络,具备对通信设备、系统和通信网络等电子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应用的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

  干学科与主干课程

  1、主干学科:电子信息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

  2、主干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座攻变发件孔围亮克审而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信号与系统娘前宗、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微处理器与微计算机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微电子器件原理、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射频电路设计、集成电路CAD、微电子材料、微电子工艺、IC版图设计等。

  3、双语教学课程:集成电路CAD

  主要创新教学环节

  1、实验: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微电子器件原理、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模拟集成电路设计、IC版图设计等。

  2、上机:信号与系统、Verilog HDL语言、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扩失初劳星攻厚袁帝个技术等。

  3、课程设计:软件综合设计、电子花剧反条条写做注早圆技术综合设计、嵌入式系统综合设计、集成电路综合设计等。

  4、实习实训:工程设计项目I、II(一级项目)、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开设专业

  光电技术学院:

  本科: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国士材料物理、应用物理

  研究生:电子与通信工程

  大气科学学院:

  本科: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

  研究生:大气科学、农业资源利用

  计算机学院:

  本科:计算机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数字媒派学外余由那建跑察施神体技术

  研究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技术、农业信息

  商学院:

  本科:金融工程、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

  研究生:应军阻快约她业帝用经济学

  数学学院:

  本科: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研究生:基础数学、应用数学

  电子工程学院:

  本科: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

  研究生样于错介严征束船轴话宁: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农业信息化

  大气探测学院:

  本科:大气探测、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

  研究生: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农业信息化

  通信工程学院:

  本科:通信工程、微电子学

  研究生:信息与通信起判先衡而州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

  胶负洋编演查易很鲁史网络工程学院:

  本科: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信息对抗

  研究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技术、农业信息化

  控制工程学院:

  本科: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自动化

  资源环境学院:

  本科:地理信息系统、环境工程、环境科学、遥感科学与技术

  研究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农业资源利用

  文化艺术学院:

  本科:社会工作、对外汉语、汉语言文学、艺术设计

  管理学院:

  本科:电子商务、工程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管理、信息技术与管理、行政管理

  研究生:管理科学与工程

  软件工程学院:

  本科:软件工程

  研究生:软件工程、计算机技术、农业信息化

  统计学院:

  本科:统计学

  研究生:统计学、应用经济学

  外国语学院:

  本科:英语

学科建设

  一级硕士点:8个

  二级硕士点:22个

  专业硕士点:7个

  本科专业:48个

  省级重点学科:5个 (气象学、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环境科学、基础数学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 (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统计局统计信息技术与数据挖掘重点开放实验室)

  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

  电子信息工程(第二批)、通信工程、大气科学(第三批)、电子科学与技术(第四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五批)电子商务

优势科研

  气候与气候变化

  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环境信息分析

  大气探测处理

  气象雷达系统

  高速数字信号处理

  卫星遥感技术

  信息安全

  云计算

  智能工程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区域及产业经济

  政府统计

  代数学

学生荣誉

  多年以来,学生在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竞赛、英语竞赛等各类学科竞赛中荣获国家级奖励102项,省(部)级奖励145项。

  200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获一等奖数并列全国参赛高校第六名,位居一般高校第一名

  2007年"NEC杯"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得了7个全国奖,全国奖获奖数量排名全国第七位,一般本科院校第二

  2009年"NEC杯"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结果揭晓,我校2支参赛队伍获全国一等奖,7支获全国二等奖,全国奖获奖数量排名全国第6名的成绩

  2009年 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荣获一个全国二等奖、两个全国三等奖,并获得全国"校级优秀组织奖"的荣誉称号

  2010年 获得全国第八届中国优秀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

师资队伍

  学校具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水平高。目前学校拥有专任教师1000余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753人,博士231人,高级职称469人,教授117人。学校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国家级和省级专家50余人。一大批出国深造回国的中青年教师已成为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为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还长期聘有外国专家从事英语课教学和部分专业课教学。 邀请了许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院访问、讲学,并与美国Temple大学、宾西法尼亚大学、伊利诺宜大学、华盛顿大学、南新罕布什尔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日本气象厅气象科学技术研究所、印度mysore、爱尔兰卡洛理工学院、日本千叶大学等国外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友好科学合作交流关系。

科学研究

  学校现有18个独立设置的研究所(室), 2个产学研基地。教师的主要研究领域有:电子信息技术、CAD系统机电一体化、高速数字信号处理、专用集成电路应用与开发、天气雷达数字化研究、卫星通信与无线通信、微波技术、生态监测系统研究、多媒体通信技术、宽带接入网技术、GPS与GIS的应用、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设计、光电子与光通信技术、管理信息系统、气象卫星信息处理与应用、环境评价新方法研究与应用、数学、大气科学财会电算化电子商务、统计、经济学等。

  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4项并参加了包括973项目、863项目在内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13项。承担了国家信息产业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以及部队等单位的横向合作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近几年也取得了新的突破,获得了国家级、教育部、四川省的多项科研项目资助,推动了该学科的发展。学术论文被三大检索系统(SCI、EI、ISTP)收录的有130篇。许多科研成果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并获得了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