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万慧法师

万慧法师(1889-1959),俗名谢善,  字希安。  原籍四川,出生于安徽安庆。幼年与陈独秀有过来往。早年留学日本,在学术上颇有造诣抓适严晶装苦国木审。后应反对包办婚姻,愤然离家出走,并在四川大慈寺削发为僧。出家后云游四方,经云南出国至缅甸,后又赴印度钻研佛怀金北站重久出法。学成后在缅甸来自仰光定居,因精通六国语言(英语、梵语聚紧效蛋、印度语、蒙语、日语、藏语),又对历史、佛学、哲学有着极深的研究。故360百科在缅甸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尊敬,在华人圈中有着极高的地位所针相纸去

  • 中文名称 万慧法师
  • 出生日期 1889
  • 逝世日期 1959
  • 职业 法师

事件

  万慧法师虽为得道高僧,但在生活上确并不拘泥于佛家戒律,而更重视在行为中履行佛法。他帮助过许多人,其中有著名作家艾芜。万慧法师虽不愿涉足政治,但他也从人道、正义的角度对英帝国对缅甸的殖民统治给予了批判。

  1959年,马来自一孚先生受人民政府委托,赴仰光邀请万慧法师回国,万慧法师也对新中国充满了向往,遂为回国开始了准备。但不幸突感急病,逝于缅甸摩谷的宝石寺,终年71岁

乐至县志记载

  乐至籍缅甸高僧万慧法师

早年遭遇

  万慧法师(1889-1959),俗姓谢,名善,字希安,祖籍四川省乐至县龙门乡三星桥,生于安徽芜湖(父亲谢维喈时任知县),为著名学者谢无量异母弟。

  万慧在安徽怀宁度过童年、少年,与陈独秀为至交值总粒伯妈兴良前世。清末上海复旦学院毕业,因与同学恋爱,为封建礼360百科教所不容,女忧郁而死,万慧只身入川,在成都一发五美中学任英文教师,继抗议家庭婚事,披剃于成都大慈寺,转贵州安顺县万华寺受戒,法名万慧。

游历南亚

  清宣统特石地斗确威民三年(1911)春,万慧由云南括理类美收信自出国,经缅甸去印度攻读梵文千京呢如刚般必建,受教于婆罗门著名学者、穿映息系法算片告威务大师及文化名流,研习佛导并稳提教经典,博览西方政教范刻责华知殖文物、印度哲学、文学和西藏古文。旅印期间无经济来源,在寺庙食宿,还要交付学费,所得北京大学刊物、上海《时事新报》稿费,仅能维持生计。得到鲁迅等接济,才能留居印度近十年。1920年迁居缅甸仰光甘马育市镇,任教华侨中学,继因繁琐困扰,迁居绿茵湖畔卡拉巴士第,专研学术。是时,慕名求教者日多,学生中有英国人鲁士,系仰光大学史地教授,万慧教以中象皇宜收策开会映文,并协助译述。万慧常对人说:"余研究佛学,非拘信世俗之佛道;毛资随只充我们信佛,并不是教人迷信,是教人求得更多的智慧。"万慧平易近人,乐于济困扶危,培育后进,艾芜流寓缅甸,曾得万慧资助,至老犹念念不忘。

  万慧精研学术外,尤好吟咏,旅居印、缅期中,所见雪山恒河,异转零仅西移刑农检冷万国民俗风情,人间疮痍疾苦,以及个人的流离磨难和故国情思,皆反映于诗词。1930年转移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募化,目睹当地矿工的悲惨生活,写下"战栗工人肥赤脚,辛勤老板瘦青灯"来悯惜矿工水肿和痛恨老板的日困鸦片烟灯。"危言少小听分瓜,猛稳倒运心益吸亲题相普育兽洪流逼汉家"、"二十年蒸皇根来生杀苦,八千里外舍荒田"来感叹祖国瓜分、军阀混房沉的更引苦静战、人民惨状;抗日战争胜利后,万慧在《游国吟》中写有"必须擒尽分脏贼,永久和平始可提"来发抒反内战的愤慨。

爱国情怀

  共和国成立时,万慧甚感欣慰,在《送耶舍灵光同学远筹叙》中写到:"大地回春,日添一线,人民广播,夜沸新声……世纪百岁当中,中华宏运斯转"等语;《木兰花慢》词"镰挥锤就,赤帜金星,解放歌扬前进,唤起来携手缺那话同情……"表达了对新中国的热爱。

  万慧治学数十年,既系统的继承中件增德雷唱架钱植能国文化,还精通梵文、巴利、印度、法、日、英、蒙、藏等文字,并交流中缅文化。

  1959年四月,浙江文史馆馆长马一浮延聘万慧回国,参加佛学研究,殊因病势危急,接信四日,即圆寂顺化,终年70岁。当地人在摩谷镇山上筑塔安葬,由马一浮撰书《塔铭》、《塔铭后记》,立碑刻石。万慧著有《标准音译表》、《启圣字典》、《中国音韵学》、《慧业精舍吟草》和译著《珂罗倔论》等,均流传于缅甸。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万慧法师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