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国中古的族群凝聚

《中国中古的族群凝聚》是201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小甫。

  • 书名 中国中古的族群凝聚
  • 作者 王小甫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 2012年08月
  • 页数 356 页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了中国中古时期策华尽毛误言任突厥、吐蕃、回鹘、契丹和来自蒙古等周边族群的凝聚历程,分析了这些族群兴起的过程中,拜火教、本教、摩尼教以及其他民间宗教等信仰的引入,成为建构本族群历史记忆的重要资源,促进了民360百科族认同和族群凝聚。

者简介

  王小甫,1952年生字施电众围缩难响部龙,四川成都人。1978年秋季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史专业,1989年博士毕业留校任教,现为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主要研究隋唐史、中国少数民族史,著有《唐、吐蕃、大相长烈食政治关系史》等,多次获奖。

目录

  前 言

  当超适千范第一章 突厥与拜火教

  第一节 拜火教与突厥之兴

  第二节 拜火教传入突厥的条件

  第三节 关于阙特勤

  小 结

  第二章 吐蕃与本教

  第一节 本教传入的时间

  第来自二节 松赞干布时代的政治文化

  第三节 本教传入吐蕃的路线问题

  小 结

  第三章 回鹘与摩尼教

  第一节 改宗前的回纥政治史

  第二节 牟羽可汗的历史作用和地位

  第三节 回纥之改宗摩任客掉力液尼及相关时空问题

  小 结

  第四章 契丹建国与回鹘文化

  第一节 阿保机的即360百科位问题和降生神话

  第二错体输节 木叶山地望与"青牛白马"说

  第三节 燔柴、祭东及其他

  第四节 关于述律氏

  小 结

  第五章 蒙古崛兴与政治文化

  第一节 成吉思汗始祖传说的性质

  第二节 蒙古民间宗教里的波斯因

  第三节 成吉思汗的"善法"

  小 结

  后 论 唐五代北边的内外之际物苗足间浓为与国家认同

  第一节 "逐水草而居"再认识

  第二节 外蕃:社会演进的环境条件

  第三节 安西都护--外蕃与内蕃之间

  第四节 熟番的地位与演变

 苏架 第五节 族际流动与国家认同

  结 语

  附 录

  (壹)由草原突厥石人看东西文化交流

  第一节 突厥石人的艺术特点

  第二节 历期苦兴往径同拜火教斗战神形象的演化流变

  第三节 石人造型与古突厥政治文化

  第四节 石人手持物的时空文化关联

  (贰)封常清伐大勃律完短口销展镇异永参之路

  第一节 锡亚琴(介挥审片准分死资话专帝Siachen Glacier)之路

  第二节 封常清讨击的前进营地

  第三节 封常清进罗么请刚属烧军的路线问题

  气航说封倍判守经八结 语

  (叁)2004年暑期大同考察所得

  第一节 大同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佛前菩萨之垂翼白马牲灵座

  第二节 浑源圆觉寺塔座下层砖雕波斯风格动物咬啮纹

  第三节 燕云十六州的地区差别

  第四节 山西北部的内外分野

见天细完垂感何  (肆)隋唐五代河套的交通与交流

  第一节 古代交通

  第二节 文化交流

  第三节 文化特征与时代精神

  (伍)汉唐中日关系与唐代东亚新格局的形成

  第一节 汉唐之际的东亚国呢校金如际关系

  第二节 迄至"白江口之战"(663)以前的东金生纪般混需无似半更二亚政局

  第三节 新罗统一对东亚政局的影响

 岩肉奏来套怎深执 第四节 渤海国建立与东亚地区新格局形成

  (陆)如何看待日本遣唐使学习中国文化的成就

  (柒)新罗北界与唐朝辽

  第一节 高句丽南部地区的历史归属

  第二节 新罗的统一目

  第三节 新罗与唐朝辽东地区的关系

  余 论

  (捌)中韩关系视野下的《三国史记》撰作

怎女氢煤坏  第一节 韩中史料相辅相成

  第二节 以汉文音写保存古语资料

  第三节 厘清易于混淆的历史概念

  参考文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中国中古的族群凝聚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