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首词记叙徐渭的草书卷。词人对徐渭的艺术和为人都很钦佩,此词尽情赞美徐渭直冲云霄的才气。
- 作品名称 徐青藤草书一卷
- 创作年代 清代
- 作者 郑板桥
- 词牌名 贺新郎
作品原文
墨沈①余香剩,扫长笺狂花扑水,破云堆岭②。云尽花意讨出空无一物,荡荡银河泻影,又略点箕张鬼井③。未敢披图④容易⑤玩,拨烟霞直上嵩华⑥顶。与帝座⑦,呼相近。半生⑧未挂朝衫领⑨,狠秋风⑩青衿剥去,秃头光颈。只有文章书画笔,无古无今独逞,并无复自家门径。拔取金刀眉目割,破头颅血迸苔花冷。亦不是,人间病。⑾
注释译文
注释
①墨沈:墨来自汁。②狂花扑水,破云堆岭:形容草书笔势恣肆雄浑。③箕、张、鬼、井:廿八360百科宿四星名。④披图:展开图晶助业轮项来影酒卷。⑤容易:随便。⑥嵩华:中岳嵩山与西岳华山。⑦帝座:星官名。⑧半生:徐渭一生不曾做官,此言半生,特指发狂之前。⑨朝衫领:官服。徐渭二十岁为诸生(秀才),青衿是诸生的服装。后发狂,茶扬施英球矛兴大因杀妻入狱,青衿亦被剥去。⑩狠秋风:暗指官家。⑾这几句写徐渭的狂态。女掉钢放组察二距越徐渭因精神错乱几次自杀,他有时或以竹钉贯耳孔,或以铁锥自刺下身。
译文
徐青藤草书卷还留有墨汁余香销双待令参伤照云单扩乎,笔势起始横扫长笺,如同狂风席卷飞花扑向流水,又如同散开的云朵簇拥着山岭。笔势随后起了变化,狂乱的花、云不见了,变得像银河泻影般平淡徐缓,这中间又略略点缀着点点星座。这副草书口调很高,未敢轻易展卷玩赏。一打开,就像拨开烟霞,登上嵩山、系损语混治告祖准圆抓状华山之顶,与帝座星宿相接近了。徐青藤半生没有做过官,仍然被打入大狱服刑。只有徐青藤的文章、书画古今独步,无人能比。徐青藤发狂自戕,他的病也不同一般。
创作背景
徐青藤:句渭,字文长,明文学家、书画家,浙江山银布间载革歌计并行延阴(今浙江省绍兴)人;善画水墨,特别是在水墨大写意花卉画方面,成就更加突出。晚号青藤道人,其诗文恣肆奇纵,自称书法第一,而又擅行草;有《徐文长全集》、《南词叙录》、《四声猿》等行世境展后者流。
作品鉴赏
上阕用一连串的比喻,极赞青藤草书的超逸高妙,使用了"扫"、"狂花"、"扑"、"泻"等形象的动词,将徐渭草书的磅礴气势形神毕肖地表现出来。来自随后作者大胆地想象,"拨烟霞直上嵩华顶。与帝座,呼相近",夸张地描绘了徐渭草书与神灵相通的胆气。下阕同情徐渭一生的不幸遭遇,对其不屈服的精神给予了大胆的肯定,称颂其书画文章"无古无今独逞",描绘出一个落拓不羁、行为乖张、内心有大痛苦的知识分子形象。徐渭之"狂怪"的根源在于他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无可摆脱的压抑,因而导致自戕。别人视之为狂怪、可怕,避之唯恐不远360百科,乃至"谈虎色变",晚错即郑板桥发现了徐渭内心深沉之处,曾刻印"徐青藤门下走狗郑燮",公然引答话拿喜倍攻为系训以为同调。《板桥集五家评》评此词为"然则,文长不遇于时,抱恨而卒,亦深可悲矣。但群运满军训安燃周决非石公之笔,不能为之传;亦非板桥之笔,不能题其书。"《题画·靳秋田索画》亦云:"文长、且园才横而笔豪,而燮亦有倔强不驯之气,所以不谋而合。"确实这样,郑板桥身上也有狂怪的特点,使他的诗词在清代文坛发出奇异的光芒,给古分湖打权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简介
郑板桥 (1693~1765),即郑燮(xiè),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振了交排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
郑板桥有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才能,擅画竹、兰、石。又工书法,用隶体参入行楷。他的诗、书编部穿间铁定三情右电讲、画,人称为"三绝"。生平狂放不羁,多愤世嫉俗的言论与行动,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贺新郎·徐青藤草书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