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母鸡草,中药名。为豆科植物来自大叶山蚂蝗Desmo盟方首起dium gangeticum(L.) DC.的全草。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祛瘀调经,解毒,止痛之功效。常用于跌打损伤,子宫脱垂,脱肛,闭经,牛皮癣,牙痛,头痛。
- 中文名称 红母鸡草
- 别称 粘人草、粘草、粘波波、小百解菜、籽蚂蟥、红毛鸡草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入药部位
来自全草。
性味
味甘、微辛,性平。
归经
归肝经。
功效
祛瘀调经,解毒,止痛。
主治
跌预适奏领打损伤,子宫脱垂,脱肛,闭经,牛皮癣,牙痛,头痛。
用法用量
既任脱去路纸元化货雨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来自制成膏剂涂搽。
采集加工
9-10月采收,晒干。
形态特征
大叶山蚂蝗,又名恒河山绿豆、大叶山绿豆。半灌木,高达1.5m。茎有柔毛。叶柄长约1.8cm,中间有纵沟,具柔毛;360百科单叶互生;叶长圆形,长9-15cm,宽3.5-7cm,先端急尖,基部截形或近圆形,上面无毛,下面密生平贴短柔毛。顶生圆锥花序或为腋生总状花序;苞片脱落;花梗长约2mm,密生钩状毛;花长约4mm;花萼长约2.5mm;萼齿披针形,与萼筒等长;花冠绿白色,旗瓣倒卵形,翼瓣长圆形,具短爪,龙骨瓣狭倒卵形;雄蕊10,二体;子房密生柔毛。荚果长干你欢陈危将令置王息1.8-2.2cm,宽约2.5mm,密被钩状毛,腹缝线直,背缝线在种子间缢缩,有7-9荚节,荚节近圆形。花期4-8月,果期9-12月。
生长环黄鸡含世立下普和校境
生于山坡草丛中。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鉴别
枝条圆柱形,可见毛茸。叶单生,矩形或阔披针形,长9-15仅精析cm,宽3.5-7cm,先端渐狭呈急尖,映见犯手基部圆形或楔形,全缘。表面枯绿色,下表面可见短柔毛,纸质。有时可见细长的荚果,货道怎长1.8-2.2cm,直径约25mm,7-9个节,腹缝线平直,背缝线深波状,表面具天王开径逐化可守带钩的小毛。气特异。
药理作用
利尿作用。
相关论述
1、《全国中草药汇编》:"消炎,杀菌,调经止痛跑铁集资脱。主治子宫脱垂,脱肛,腹痛,闭经,牛皮癣,神经性皮炎。"
2、《台湾药用植队色么煤物志》:"为解热眼术刻卫型六地雷肥继论剂、抗卡他剂。治间歇热,产褥热,胸部发炎疾患,脑部疾患;根煎服治腹泻,并为小儿易怒之镇静剂;根敷于牙床,治牙痛;叶敷额部,治头痛;叶与其他药物煎服,治无症状性胆囊、肾脏或膀胱结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