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虹鸣

虹鸣,完全美学主义绘画艺术创始人,座敌施沿定城钢乐距并在长期的艺术研究和创作实践中探索出异质同维素原理来自。安徽庐江人,自幼天性好画。1991年《黄山系列速写》10360百科幅,为英国皇家美院友人分别收藏。1991-1999年曾分别学习于: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油画系、安府到除药徽电影学校和中央美院油画系。

  • 中文名称 虹鸣
  • 别名 洪太平
  • 出生日期 1973年1月
  • 职业 画家
  • 出生地 安徽庐江

个人简历

  虹鸣,原名洪太平。完全美学主义绘画艺术创始人,并在长期的艺术研究和创作实践中探索出异质同维素原理。1991年 《黄山系列速写》10幅,为英国皇家美院友人分别收藏。1991-1999年曾分别学习于: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油画系、安徽电来自影学校和中央美院油画系。2001年创立虹鸣艺术工作室,致力于完全美学主义绘画艺术的创作、研究和推广。

美丽人生系列

作品展览

个展

  2000年3月 在上海虹口公园举办个展

  2001年5月 徽洲民居系列油画在美国迈阿密展出

  2002年4月 在上海画家村,举办由著名艺术评论家陈孝信先生提名的"艺术家360百科虹鸣艺术工作室开放展"

  2003年8弦千月 捷步画廊举办"蓝色的呼唤"虹鸣油画作品展

  2004年6月 在锦秋加洲花园文化交流中心举办"虹鸣油画艺术展"

《红楼梦系列》

  2004年下胜10月 在源色画廊举办"魅力。蓝--虹鸣油画作品展"

  2006年5月 个展于上海春天艺术沙龙

  2006年7月 上海每贵设扩故采药创顶层画廊 谁在制造恐怖?---虹鸣绘画展

  2006年9月 虹鸣艺术空间在雅昌开通在线展览

  2008年8月 虹鸣绘画作品典藏展---北京西班牙会馆

  2011年4月 虹鸣完全美学主义绘画作品展---上海美所井任析被术馆

  2012年4月 "梦幻叙事"虹鸣完全美学主义绘画作品展--江苏美术馆

  2013年12月"对流"虹鸣星座与生肖系列作品展--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

  2014年1月虹鸣个展于法国卢浮宫卡鲁斯展厅

  ...........

参展

  1998年 《风景系列》油画参加九八中国国际艺术博览会。《荷系列》参加国际艺苑艺术沙龙 1999年 《残荷系列》油画参加上海国际艺术博览会

  2002年 《女孩和小猫迷及蝴蝶系列》参加上海国际艺术博诉菜预社览会

  2002年 《徽祭》、《南屏遗梦》、《鸽子"NO:I"》参加《纪念"讲话"60周年展》并获奖

  2002年1目情象2月 《飞越上海滩系列》和《蓝色的爱情之海边的啊得里亚》等参加当营月约逐展完了"艺术与空间"展

  2003年9月 《与世界对话》和《浪漫上海滩》参 加2002-2003年度上海画家村双年展

  2003年12月 在上海广州路参加"第三届海派油画名家邀请展"

  2005年11月 参加《上海艺术博览会

  2006年裂八希探企希矿足手善9月 上海薰依社"荷风顺雨"中、日、法措呀翻费边军不早三国艺术家邀请展

松击有倒末长茶  2007年5月《海边嬉戏的女孩》参加《美术文献》杂志邀请温裂

  2007年7月 《红楼梦人物》参加时态空间的"融合与消解"--2007中国当代艺术油画邀请展

  2008年4月 《2008上海第一回邀请展》

  2008年8月 北京西班牙会馆举办《虹鸣绘层冲又各跑六林画作品典藏展》

  2011年7月 韩国驻上海领事道方火费际相太束馆文化院《传统与当代的碰撞艺术展》

  2013年8月参展"想象无限-青年艺术家计划"--中华头看二酸独额罗路发五世纪坛世界艺术馆

  2013年11月虹鸣美学红楼系列部分作品展出于北京恭王府

电视

  2003年日本NHK电视台拍摄专题片《画家村--画家虹鸣》

  2006年9月上视拍摄的画家虹鸣传记性纪录片《泥土》(上中下)入选亚洲电视节。

  2011年3月做客腾讯演播室

  2011年4月上海东方电视台艺术人文频道《新青年》栏目

《穿越西湖系列》

  2011年4月上海电视台文艺频道

  2011年4月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

  2011年4月上海电视台艺术人文频道

  2011年5月中央电视台老故事频道《写意人生--虹鸣》专题纪录片

  2011年上海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大型访谈纪录片《名家评虹鸣》

  2012年5月:

  央视书画频道

  江苏卫视新闻

  南京电视台

  金陵电视台

  安徽电视台

  2013年7月庐江电视台《新闻专题》

  2013年8月央视科教10频道"魅力东方"栏目拍摄《完全美学主义画家虹鸣》(翻译成六个语种全球播放)

报纸

  《东方周末》(专版)、《青年报》(专题)、《外滩画报》、《新闻早报》、《I时代报》(专题)、《上海老年报》(专题)、《大公报》、《新民晚报》、《新民晚报》(海外专版)、《美术报》(专版) 、《扬子晚报》(专题)、《东方早报》、《午报》、《晚报》、《劳动报》(专题)、《扬子晚报》(专版)、《 金陵晚报》(专题)、《 现代快报》(专题)、《 南京晨报》 、《东方卫报 》、《新华日报 》《南京日报》 、《江苏经济报 》、《金陵瞭望》、《 中国证券报》、《 申江服务导报》、《 东方早报》、《 I时代报 》、《新民周刊》、《 生活周刊》、《 城市导报》、《 新闻晨报》、《江淮晨报》、《 重庆晨报》、《CHINA.DAILY国际频道(人物专版)、《环湖周刊》(人物专栏)、《合肥晚报》(人物专版)、《合肥在线》、《中安在线》、《安徽日报》(农村版人物栏目)、《巢湖日报》(人物专版)、《江淮晨报》(人物专版)、《庐江手机报》、《中国改革报》、《欧洲时报》、《中国教育报》(专版)

杂志

  《中国美术》、《中国青年艺术家》、《流动艺术》、《读者欣赏》、《头等舱》、《艺术当代》、《收藏》、 《HI艺术》、《上海当代艺术》、《看艺术》、《国家美术》、《艺术世界》、《生活周刊》、《今日上海》、《握美》、《世界艺术》、《艺术界》、《美术文献》、《上海画报》、《上海一周》、《金行家》等杂志也均有报道

视频

  腾讯 土豆生活56 猫扑 六间房视频 优酷 乐视 (均有专版)

网络

  央视网、中国书画艺术界、人民网、凤凰博报、艺术国际网、中华美术网、环球网、中华网、合肥在线、新安在线、网易读书、网易博客、腾讯读书、腾讯博客、腾讯微博、搜狐文化、搜狐微博、雅昌艺术网、99艺术网、博联社、新浪上海、新浪网、艺术国际、中国江苏网、上海新闻网、国际艺术界、博宝、中国美术家、沙奇艺术在线、中国网络电视、红楼梦网、上海美术馆网站、太平洋女性时尚网、中关村在线、圈子网、中国新闻网、长三角城市网、华南网、天津新闻网、儒家文化网、黔南热线、上海之声、东方网、华龙网、东华美术网、江苏网、和讯财经、潮汕网、龙虎网等。

个人作品

画册、光括令分位引碟和影视作品

  《来自美术文献》"上海画家村专辑" 画360百科

  《上海画家治赵并村双年展》 画册

  《交板以商步钱商数紧看言虹鸣油画作品》 画册

  《完全美学主义艺术论》学术论著

  《碎说红楼艺术》红学著作

  《泥土》(上、中、下)虹鸣的传记性纪录片

  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纪录片《完全美学主义画家虹鸣》

  《蓝色彩虹》"画家虹鸣的创括皮找顶守被者妒买陆钢作生活"(自传)

  《虹的翼线副两尖》自传体小说

  《虹鸣诗集它映立优确门率张把视》文学作品

  《虹鸣》精装版大型画册(全国公开发行)

  电影"蓝色彩虹"正天创后晶起在编剧中

监制出品

  10集《手属住当部豹王系列》、15集《完全美学主义绘画艺术》、13集《美学红楼人物系列》及《伊梦非梦》等电子杂 志

《豹王系列》

评论文章

  《图像证梦 舒展灵魂--读虹鸣<红楼梦>人物系列》(陈孝信)

  《现世幻象--关于虹鸣的半抽象艺术》(传是离袁等气年秋低鲁虹)

  《都市的浪漫关于金象原罪行句虹鸣的作品》(殷双喜)

  《虹鸣的密语式寓言》(贾方舟)

  《虹鸣:变异图像和梦幻叙事》(龚云表)

  《美在形而上--关于虹鸣的理论和艺术》(杨卫)

  《谁在用画笔关注"美快果伊战争"--读虹鸣的"战争" 系列作品》( 陈孝信)

  《略论"蓝色时期"的虹鸣》 ( 陈孝信)

  《曲折命食余队市飞运里的东方情怀--虹鸣和他的当代综合主义》(赵树林)

  《痴迷魅力上海--青年画家虹鸣的上海情》(阿鹿)

  《虹鸣印象:心是流火耀夜空》(野鹤)

  《与著名批评家王林先生的对话》(王林/虹鸣)

  虹鸣"上海美术馆·完全美学流黄京厚富跑事世细罪范主义绘画作品展学术研讨会"摘要

  虹鸣"江苏美术馆-梦幻叙事作品展学术研讨会"摘要

名家评点摘要

  "虹鸣的蓝色系列作品,表现出一种对于超越时空的审美形式和建构梦幻叙事的变异图像的追求。"

  "虹鸣在画面上的叙事内容,并不等同于现实世界所发生的某个事件,而是试图在图像的意义上既描述战争又超越战争,由此使作品具有了一种"绝对"意义上的价值理念。"

  "这组《红楼梦》经典文学的艺术形象,是虹鸣精神上的自我写照。他运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生存体验,寻找到了历史文化与当代艺术情境的对应点和连接点,十分智慧地将传统文学经典进行了现代性的转化和阐释,利用当代艺术审美对历史文化进行了跨越时空的想象与表达,并且创造了一组传统文化的当代艺术符号。他在自己所营造的看似非真实的场景中,超现实地表达了作为一个年轻画家对待历史文化的审美取向和人文立场。"

  --龚云表(国际著名策展人、美术批评家)

  "图像证'梦'('红楼'之梦),舒展灵魂,惊世骇俗!"

  "(虹鸣)他的创作了既让人感到耳目一新,又让人难以捉摸的《<红楼梦>人物系列》。这个系列创作大胆地突破了陈陈相因的《红楼梦》传统人物画格局,是一次'视觉艺术的刷新'。"

  "我那天手捧着这张六片已连缀起来的《谁在制造恐怖?》金粉线描稿10.5cm×245cm,一边在夕辉下仔细展读,一边便产生了类似于当年费隆的一种感觉:心眼所见,永难磨灭!"

  "凭着这份艺术家的良心和良知,凭着这件草图稿和后来的完成稿--也许就是那个特定时期中国美术界孤立的个案,就已经有资格在当代美术史史书上这么一笔!否则的话,一部当代美术史还能说它是客观、全面、公正吗?"

  "他凭借着他超乎寻常的想象力飞翔于立体派、未来派、抽象派乃至超现实主义之上,从而在画面中编织着他所喜爱的图象--符号。"

  --陈孝信(著名美术批评家、独立策展人)

  "虹鸣的作品是密语似寓言,并接近了传统的诗意抒情或宏大叙事。"

  --贾方舟(著名美术评论家、批评家)

  虹鸣的作品表达了一种久违的都市的浪漫。与前工业时代以乡村田园为背景的浪漫主义不同,虹鸣的作品与他的名字一样,在突现心灵梦想的同时,也揭示了现代城市的虚幻。

  所以他的作品虽然具有平面化的基本意趣,但同时表现了大海和城市高空的景观,具有更为开阔的空间景深,这是古典浪漫主义画家所没有过的时空视野。

  虹鸣的绘画,可以看作一种纯化的诗意图像。

  虹鸣的绘画看作一种幻想绘画(fancy painting),附带立体主义、装饰主义、未来主义。通过简约和解析,将内心的潜意识和直觉上升为绘画的主体,让绘画行为快于绘画时的思想,获得一种从以往大师风格中解放出来的形式自由。

  虹鸣的绘画艺术给我们带来的启示:艺术与现实不仅可以是一种再现性的关系,而且可以通过象征性的符号,或者超现实主义的梦幻,间接地但更深地进入人的内心世界。

  --殷双喜(著名美术评论家、批评家)

  "(虹鸣的作品)借助具有抽象特点的文化符号与形象来表达中国式的意象思维。"

  "事实上,他的大多数创作远不是在表现所谓纯粹的点、线、面、色彩与情感等等,反倒是会借助具有抽象特点的文化符号与形象来表达中国式的意象思维,以引发观众相应的联想。有一点是不能忽视的,即在他的不少作品中,观众都能识别出那些来自于自然界或其它学科的母题与形式。只不过虹鸣从不简单地摹仿自然的外表,反倒是在自然、条件、环境与灵感的启发下,大胆汲取客观对象中的个别要素作为形式的构造者,然后便以超自然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或带有装饰性的形式结构来处理画面,最终不光使画面充分体现了点、线、面、色的纯形式组合,也很好地传达出了他对世界或一些主题的理解、感受与信念。在这里,感受、观念积淀成了形式,并融为一体,耐人寻味。"

  --鲁虹(深圳美术馆研究员、《国家艺术史》编辑、著名批评家)

  "虹鸣的(完全美学主义绘画艺术)理论,使他的艺术主张具有了历史逻辑的上下文关系,而且也提升了他的艺术,使他的艺术在整合当代现实的同时,又超越了这个现实,具有了某种形而上的审美意味。"

  --杨卫(北京宋庄画家村艺术总监、著名艺术批评家)

  "(虹鸣)是这样一位具有东方情怀的艺术家,他极具开创性的作品是具有生命、融入感情、富有思想内涵并且是独一无二的。他对艺术的阐释方式是独特并且充满中国气韵的。"

  "首先,从艺术构思来看,虹鸣的作品中,能明显感受到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大气而富于包容性。无论是"美丽人生"系列那对人性的思考还是"战争系列"对现实世界的反思,都有古代哲学思想的精神蕴含其中,既礼赞儒学所提出的善,追求中庸所倡导的中和之美,又体现了道家思辨的世界观。其次,从技法上看,虹鸣的绘画语系也是东方化的。虹鸣的作品虽然是用当代艺术的形式来表述,但却实现了中国传统艺术所特有的对境界的追求。格调,气象,感情,韵味 (王国维《人间词话》),均融入虹鸣的画面之中。"

  --赵树林(北京桥美术馆馆长、著名批评家)

  他自己自身的情丝、自恋、他恋、关于战争和和平的宏大的题材,或者是结合于理想的形象写照,如果他是非理性的话,又不是抽象主义的结构追求,因为他本身还是梦想主义的追求,是幻想,自然与现代的追求,但是他有困惑和茫然,在这片美丽的天空,画着不和谐,有非理性的灵魂,所以非理性的灵魂在画像里面看着可怕。画家为无数的生命哭泣和祈祷,在他的绘画中我们还看到幻想和期盼,同时也有恐惧焦虑有一种深层的关注,始终腑瞰着大地,有少女和儿童般的温柔,面对这个世界的险恶又充满惊恐和无奈,他借助与所谓的这些,对传统的展示,对自然的讴歌。

  他的作品当中有一种盈余,是坚劲的,缓慢的,立体主义的手法,再用结合主义的方法组合,富裕它超现实的结合,音乐般的浪漫情怀,是一种混合的主体,加上一些装饰,传统的图案化的景象。

  --沈爱凤(江苏大学教授)

  虹鸣的追求可以算是我们讲的这样的文脉、传统当中的一种努力。

  实际上他的每一幅画都有故事或者是事件,就是刚才陈老师讲的有当下性,有对现实的关注。比如说伊拉克战争也好,环境问题也好,高速运转的城市化进程给人心带来的压抑。

  他也在画面的结构里面在消解那种结构性的空间,更多的走平面的叙事。我看出来这可能是虹鸣的一个努力,非常执着的探索领域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点。

  所以我觉得他不是一个我们讲的完全置身于文化,回归到原始的庶人化的追求,我觉得他是有文化的追求,而且这种文化、理想的探索中,他非常真诚、单纯,他的很多理论不是把艺术当做呐喊和批判的工具。

  --管郁达(云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副教授)

  要强调的一点是虹鸣这样的绘画反而更朴素,像庶人绘画,我觉得这样的评价非常的准确。我觉得他的绘画不再像我们今天的绘画关注的关键性、技术性,完整性,多了自然和天趣。在我看来这样的描述还只是停留在一个形式化的平面感受,这样的平面的深沉,一系列的叠加、褶曲的结果,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把这个叠加或者是褶曲的部分给展开,这个更像是一个考古的过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图象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路径。

  表面上虹鸣的画跟毕加索想象,但是完全不同,我觉得虹鸣的画不再是形式了,是复杂的体验,而虹鸣的当代意义也体现在这部分,而不是他的画面形式。

  --鲁明军(著名策展人、艺术评论家)

  他这个绘画有这样几个元素,一个是梦幻的、想象的,这是他的一个特色,也可以说是超现实主义的,还有一个是色彩的强烈,这个是表现主义的风格,所以他的主要的元素是梦幻和表现。

  虹鸣严格来说不是一个学院派的画家,比较质朴,但他又不是那一种无知的民间画家的状态,他也有很广阔的视野,所以他对现代西方艺术发展的历史,现代艺术方面的知识是非常丰富的,因而他的绘画呈现出综合的倾向,而且他有一种把中国的固有的传统文化和中国的传统绘画的一些元素又融入到自己的绘画里作为自己的成长,使得自己的绘画呈现出一种非常独特的面貌。

  --王端延(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外国美术研究室主任)

《和平与战争系列》

  我觉得虹鸣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装饰性,是属于一种好看的,可以挂在家里的作品,无论从他的色彩,还是解剖后的色彩,还是比较美丽,是属于甜而不腻的感觉。他每幅作品都是一个故事,你看他一系列的作品就好象在看一本小说,每幅作品都是在讲述一个故事,可以整体上来解读他的作品,也可以单独的看他的作品。我觉得他的作品看似梦幻,但是是从中间呈现出自我的理性的需求,这是这么认为的。

  --郑荔(批评家)

油画作品

  主要有:《美丽人生系列》、《谁在制造恐怖?》和《黑天鹅系列》、《战斗机系列》、《美人峰系列》、《豹王系列》、《她系列》、《鹰击凤凰村系列》、《上海丽人系列》《红楼梦人物系列》《大中东系列》、《红楼梦人物》、《周瑜系列》、《批评家档案》、《穿越西湖系列》和《对流--星座与生肖系列》等

社会活动

  2011年6月 应邀参观考察常德市大世界基尼斯壁画项目,并为太阳山创作《太阳神》雕塑草图和"太阳神系列作品"

  2013年11月 应邀去伊朗东部考察波斯文化

  2013年11月江苏省苏州参加"曹寅、李煦、《红楼梦》与苏州学术研讨会

  2013年11月参加纪念曹雪芹250周年暨《红楼梦》学术研讨会,发表"红楼梦绘画艺术发展和国际传播"主题演讲

  2013年12月 应邀参观考察巴尔扎克故居,作品《生肖与星座系列--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家巴尔扎克》捐赠巴尔扎克博物馆

  2014年1月 参观考察孟马丹莫奈美术馆和法国艺术研究院

蓝色系列

  2014年2月 参观考察北京香山曹雪芹故居,创作《文学巨匠--曹雪芹》

  2014年3月1日作品《眼睛》捐赠母校庐江县天桥中学

  2014年3月中旬开始考察走访欧洲艺术大师的故居、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及其名作诞生地,并创作《世界艺术大师系列作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虹鸣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