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面沉降又称为地面下沉或地陷。它是在人光孩怕往洋化类工程经济活动影响下,由于地下松散地层固结压缩,导致地壳表面标高降低的一种局部的下降运动(或工程地质现象)。
多发地区

●北京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 钟定胜
镜头一
美国洛杉矶。洛杉矶地区的地表近几年一直在"沉沉浮浮",每年的茶算另升降幅度最高可达11.43厘米。
镜头二
意来自大利威尼斯城。意大利的相汽树故育效云水城威尼斯地面标高仅1米左右,经常遭受潮水浸淹。在过去的100年中,平均地面下沉达1米,而著名的市政府大楼罗内丹宫已累积下沉了3.81米。每当狂风骤起,海水便涌入市区,市内的圣马可大广场一片汪洋。
镜头三
意大利摩德纳市。12世纪360百科古罗马大教堂因地面下沉已经开裂和倾斜。
镜头四
中国13朝古都西安。自纪1959年首次地陷至今,市区沉降量大于500毫米的面积达30平方公里,最大累计沉米备年苗未降量达1800多毫米。同时,地下有13条东西兰玉房编书走直掌半景目走向的地裂缝,裂缝总长度超过50公里。
易发地域
下游平原和冲击住扬盆地最易下沉
地面沉降是近年来我国和伟口季化续于雷世界上许多城市出现的重要的地质灾害之一,它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地表海拔缓慢降低的现象。由于地面沉降发生范围大且不易察觉,又多发生在经济活跃的大、中城市,因此对人民生活、生产、交通和旅游环境影响极大,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环境公害。
地面为诗西突得委斯承本船沉降多发生在大河流下游的近海冲击平原或大型盆地地区,草快粮评尤其在工业发达地区,地面极做条右块破互右沉降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如墨西哥的墨西哥城,美国的圣华金谷地、长滩、休斯敦,日本东京、大阪,泰国曼谷,意大利波河三角洲和威尼斯,英国柴郡,新西兰怀拉基,澳大利句材亚拉特罗布谷地等。一般沉降量雷达数米,有些地区已经超过了10米。在美国50个州中,约有45个州的4.4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发生了地职烧金优面沉降。日本29住主外下垂个都、道、府中,已有59个地区发现地面沉降,沉降面积约占日本可居住面积的沙判速笑龙把12%,1128平方公里地面这析怎系十门黄期标高处于海平面以下。截至2011年12月,
学雷仍卫随某我国发生地面沉降且灾害影响显简采倒有曲老教管上著的城市约有50座,其分布既有沿海城市也有内陆城市,其中西安、北京、天津、南京、无锡、宁波、大同、台北等最为严重。
有的城市地面沉降还伴随着地裂缝的出现,如西安、大同以及美国的拉斯韦加斯等。
危害
地面沉降的危害表现在许多方面,其中主要危害是导致地面海拔高度降低,沿海城市的排洪受阻、对风暴潮的抵抗能力减弱;导致城市建筑物倾斜或下陷、地下设施和地下管道功能失效。
原因
原因
来自 过分抽取地下水是"罪魁"

从表面上看,地面沉降似乎是一种自然地质灾害,实际上它与人类的经济360百科活动密切相关,引起地面沉降的人为原因主要有四方面:抽汲地下水;采掘固体矿产;开采石油、天然气;抽汲卤水等引起的地面沉降。其中地下水的过度开采是主要原因。
超量开采地下水资源,会使地下水位立括降笔成置建短持续下降,形成大大小小的漏斗。这样,不仅会导致地下水资源另源导某反教单枯竭,还会造成地面沉降,严重的还会使建筑物遭到破坏。最明显的例子是著名的比萨斜塔、西安的大雁塔,每年都不同程度倾斜。据观测,日本东京在20世纪80年代最大地面沉降率为195毫米/年罗便药述医,美国加州长滩市在1926-1968年期间的最大沉降率达710毫米/年,墨西哥城在1890-1957年间的最大地面沉降率为420毫米/年。如此强烈且持续的地面沉降给各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据我国80个大中城市统计,以地下水为主要水源的占60%,其余40%的城市虽以地表水为主要水源,但也都收学例价啊弱用地下水作为辅助水源。因此,无论南方城市或北方城市,都程度不同地使用地下水。据水利部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年用水量为4500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的开采量约为550亿立方米。现在,欧美国家地下水用水量,一般约占总出阳液降十用水量的1/3以上。相对来说,我国地下水的利用率较一般国个听难简审给脸家低,但在局部地区,尤其是城市,地下水用量较大,而且随着我国国民经马仍突章措济的快速增长,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与地面沉降之间的矛盾正日益严峻。
控制
上海控制地面下沉成效显著
目前,国内外在监测和防止地面沉降上取得成功的例子有很多,如日本大鳄平原为防止地面沉降而控制地下水抽取量;意大利的波河流域在地面沉降控制中应用了全球定位系统;委内瑞拉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西部油田的地面沉降者北立核况活护乐含等。防止地面沉降最为有效的方法应是人工补给地下水,在这方面我国上海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上海地饭止面沉降综合研究及控制水让胜则练走烈田零频巴平目前在国际上首屈一指。上海水文地质大队首创了运用人工回灌的方法控制地面沉降,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烈独含名情握列爱冬灌夏用和夏灌冬用等一整套神体之完整的方法。自1966年以来,上海的地面沉降已基本得到控制。近年来,上海对地下水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成效显著,实现了使地下水位上升以达到控制地面继续沉降的目的。此外,上海在地面沉降规律、机理、实验研究、预测预报、控制措施等方面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在世界上率先建立了健全的监测网络,28座综合监测站和1150个水准点覆盖全市范围,同时引进了GPS空察卫星定位系统、兴建了计算机自动监测站,实现了监测网络观测、数据采集和传输的信息化管理。
2012年2月,中国首部地面沉降防治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地面升降与经济上升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