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清代外交礼仪的交涉与论争

《清代外交礼仪的交涉与论争》是2009年人民出版社这另木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开玺。本书共七章,内容包括:明清天朝大国与东方国家秩序、清朝初期来自中俄两国外交使对据米存额听团的交往礼仪、中英外交似政坚州散衡束礼仪冲突的初起、"平等"与"不平等"的外交礼仪之争等 。

  • 书名 清代外交礼仪的交涉与论争
  • 页数 821页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装帧 平装

图书来自信息

  第1版 (2009年总检己雷台责概守7月1日)

  丛书名: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研究丛刊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许迅某误配约青扬量导牛开本: 32

  ISBN: 978360百科7010077819

  条形码: 9787010077819

绝各试开搞终  尺寸: 20.8 下文斯乐项宣确致染讲房x 14.6 x 4 cm

  重量: 980 g

作者简介

  王开玺,男,汉族,定算案1949年10月10日生,河北京过爱宪官混酸质地占生省辛集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77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1我异两989年7月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垂京映则满写定成信学系获硕士学位。毕业留校以来,一直从事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尤致力于晚清政治史的研究。出版有《南国风烟》、《两世人--末代皇帝传奇》、《清通鉴·道光卷》(合著)、《晚清政治新论》、《太后垂帘》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内容简介

  《清代外交礼仪的交涉与论争》内容为:《研究丛刊》是为完成清史编纂工程而出版的四种丛刊中的一种(其他三种是《文献丛刊》、《档案丛刊》和《编译丛刊》),其任务是及时编辑出版清史专题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修纂清来自史是新世纪一项规模宏大的文化工程。中央对新360百科编的清史提出了明确的要比称求,那就是:"编纂的清史质量要高,必须是精品,要注重科学性和可读性。确保编纂出一部能够反映当代中国学术水平的高质量、高标准的清史巨著,使之成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传世之作。"(2003年1月28日李岚清在清史编纂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这是一赶值神武个极高的标准,要达到这个标准,需要有很多的条件,作艰苦的努力架鲁他和

目录

  绪论 外交和外交礼

  一 外交的定义

  二 中国古代外交的萌动

  三 西方国家的外交雏形和基本定型

  四 传统外交和近代外交

  五 西方国家的两种不同外交理落分茶需风纪克练

  六 礼、仪与礼仪

  七 外交礼仪概说

  八 中国的重礼传统

  九 外交礼仪与民族尊严、百子治件语那胜据往虽亮国家主权

  十 中外传统外交礼仪的异同

  第一章 明清天朝大国与东方国家秩序

  第一节 中国人的政治秩序观与宗藩制度

  一 宗藩制度形成的途径

冷育对九蒸环话样殖周笑  二 中国皇帝的地位与职任

  第二节 清王朝与东方国家秩序

  一 清王朝与周边国家宗藩关系的重建

  二 清王朝与藩属国交往礼仪的规定

  第三节 清政逐升利住比良府与西欧早期来华外国使团的交往礼仪

  一 明末清初葡萄牙、西班牙使臣来华的交往礼

  二 清朝初年荷兰使臣来华的交往礼仪

  第二章 清朝初期中俄两国外交使团的交往礼仪

  第一节 从巴伊科夫、阿勃林到米洛瓦诺夫使团来华

  一 巴伊科夫使团来华

  二 阿勃林使团来华

  卫厚略厚征报特轻答三 米洛瓦诺夫使团来华

  第二丝巴帮万亚连用全两制节 尼果赖使团来华

  一 只受人迎接,而不迎接任何人

  二 破坏中国古马神则最制,另立新规

  三 故意违拗清廷礼仪规制

  第三节 义杰斯使团来华

  一 是商人,还是使臣

  二 退还国书

  第四节 伊兹玛依洛夫使团来华

  一 伊兹玛依洛夫允行跪拜礼

  二 康熙帝的大度优礼

  第五节 萨瓦使团来华

  一 在礼枪声中进入北京城

  二 萨瓦心中的忧愁

  第六节 清廷使臣两次使俄

  一 托时使团单再祖使俄

  二 德新使团使俄

  述既困活也投方真看第七节 中俄边境上的礼仪之争

  一 边境受辱与未雨绸缪

  二 责任在谁

  第三学探陈火便财章 中英外交礼仪冲突的初起

 第践口程育附止衡核 第一节 马戛尔尼使团来华后的礼仪冲突

  一 "远夷向化来朝"

  二 礼仪的宽容与规矩

  三 柳暗花未明

  四 觐见前的礼仪之争

  五 众说纷纭的觐见礼

  六 幻觉和误会在继续

  第二节 阿美士德使团来华后的礼仪之争

  一 英国外相训令的矛盾与嘉庆帝的警觉

  二 觐见礼仪的"成例"与"旧辙"

  三 "三跪九叩"与"九跪一膝,九一俯首"

  四 不欢而散

  第三节 律劳卑事件与中英礼仪之争

  一 是公司大班,还是商务监督

  二 席位坐次之争

  第四章 "平等"与"不平等"的外交礼仪之争

  第一节 天朝大国不承认外夷的"平等"

  一 天朝中心论

  二 中外官员书信文字的争论与确定

  三 外国人是否应该称为夷人

  四 一切公文,不得提书夷字

  第二节 中外官员"平等"往来的交涉

  一 天朝定制,未便更易

  二 英国外相批评义律与中国交往"过分斯文"

  三 "盖莱欧文"之曲与中国锣鼓的较量

  第三节 严中外礼制之防

  一 "西洋各国之号令,与中国制度无涉"

  二 各国自有制度,不可更易

  三 人臣无外交

  第四节 中法初交中的外交礼仪

  一 耆英"抚夷"的良苦用心

  二 "中朝抚驭外夷,岂可稍分彼此"

  第五节 中外官员"平等"交往礼仪的最终确定

  一 中外平等交往的短暂平静

  二 "违约"与"违制"

  三 外交平等与干涉内政

  第五章 咸丰朝外国公使驻京及其礼仪问题

  第六章 在冲突中转型的外交礼仪

  第七章 趋同过程中的悖廖外交礼仪要求

  附录

  后记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研究丛刊》已出书目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清代外交礼仪的交涉与论争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