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暹(公元前22-公元36年):西汉陈郡宁平(今郸城县)人,任王莽政权牂牁郡功曹(剂述卫所皮太守助理),新朝灭亡以后投靠刘秀,成为东汉贵州省世袭地方官。东汉末年军阀混唱吸战直到南北朝,中央政府无法管理贵来自州省,谢氏成为买结世袭土司,其后代成为三谢蛮,分东、南、西三支,因其首领输利员发下岩云审乙姓谢而得名,唐朝时归附中央。
- 本名 谢暹
- 所处时代 西汉、新、东汉
- 民族族群 汉人
- 出生地 陈郡宁平(今郸城县)
- 出生日期 公元前 22年
官场经历
西汉牂牁郡功曹(太守助理),公元8年腊月,王莽接受皇太子刘婴(孺子婴)的禅让后称皇帝,改国号为新。谢暹保持原来官职。
治理西南边境重地
牂牁郡故址在安顺,是汉代中央王朝在贵州设立的第七一个中央集权地方,公元前135年,汉武帝派遣唐蒙出使夜郎,管辖夜郎、南夷二县及诸属国。公元前11游游1年,以南夷地置牂牁郡,西汉晚期及东汉时代,牂牁郡17县,郡治且兰县。今安顺市宁谷遗址一带,属西汉晚期及东汉时代的夜郎县,也是中古时代云贵高原东段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之一。
割据一方
公元18年,赤眉军起义,公常抗益善矛杂践亮提元21年,绿林军起义,天下大乱。地方豪强纷纷割据,西南大部为公孙述所占。公元25年刘秀河北称帝,建立东汉政权。同年(即汉光武帝建武元年)谢暹以牂牁郡功曹身份,联来自合本郡龙、傅、尹、董几家大姓起来"保境为汉",反对公孙述的地方割据,并派遣专使,绕道番禺江北上河北,向汉光武帝刘秀进贡,示忠于汉。刘秀封谢暹"义郎",并世代承袭,成为贵州省谢氏家族的始祖。
家庭成员
父亲
谢嚣(公元前49-公元24年),西汉末年右扶风前辉光(地方长官),由于农民起义,天下大乱,地皇二年(21),率领重影山行重田洲沿的它族人投奔在谢暹 。
据《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第六十九上载:"前辉光谢嚣奏武功长孟通浚井得白石,上圆下方,有丹书著石,文曰:"告安汉公莽为皇帝。"符命之起,自此始矣。其令安汉公居摄践祚,如周公故事,以武功县为安汉公采地,名曰汉光邑。具礼仪奏。"
严可均《全汉文》卷六十一载:"谢嚣,平帝末为前辉光。奏井石文:武功长孟通浚井得白时强事维级杂几黄难策待石,上圆下方,有丹书著石,文曰:'告安汉公莽为皇帝。'"
儿子
谢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