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冰室文集全编》是民国十九年[1930]新民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梁任公著。
- 书名 饮冰室文集全编
- 作者 梁任公著
- 出版社 新民书局
- 出版时间 民国十九年[1930]
基本信息
其他责任者:费有容校订
出版地点:上海
假研封办则煤也析载体形态:4册
主题词:中图分类号
B259.1
附注说明
摘要
分论著、学说、学术、联读四兵服政治、历史、传记、文苑、小说、尺牍、杂著等类,共20卷。书后附来自《异哉所谓国体问题》和《国体问题与外交》
目录
卷一论著(一)
须均黄宪东新民说
第一节叙绍情井真见绍至率跳论
第二节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
第三节释新民之义
第四节就优胜劣败之理以证新民之结果而论及取法之所宜
第五节论公德
第六节论国家思想
第七建政需节论进取冒险
第八节论权利思想
第九节论自由
第十节论自治
第十一节论进步
卷二论著(二)
新民说(续)
第十二节论自尊
第十三节论合群
第十四节论生利分利
第十五节论毅力
第十六节论私德
卷三论著(选下船团断本三)
新民议
叙论
禁早婚议
释这肉样百革
论学生公愤事
敬告留学生诸君
敬告我同业诸来自君
敬告当道者
敬告我国民
论民族竞争之大势
论俄罗斯虚无党
中国历史上革命之研究
卷四学说(一)
近世文明初祖二大家之学说
绪言
上篇培根实验派之学说
下篇笛卡尔怀疑派之学说
合论
天演学初祖达尔文学说及其略传
法国理学大家孟德斯鸠之学说
民约论巨子卢梭之学说
卷五学说(二)
政治学大家伯论知理之学说
发端
(一)国家有机体说
(二)论国民与民族之差别及其关系
(三)论民主政治之本相360百科及其价值
(四)论民主
(五)论国家之目的
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
例言
发端
第一章本论之界说及其序目
第二章上古生计学
第三章中古生持地染院计学
第四章十六世纪生流民为工制双意计学
第五章重商主错犯具垂项照被测部设义
第六章十七世纪生计学
第七章十八世纪上半期生计学阙
第八章重农主义
第九章斯密亚丹学说
卷六学说(三)
格致学学说沿革小史
导言
第一节上古格友维尼沿事了一致学史
第二节中古格致学史
第三节近古格致学史
乐利主义泰斗边沁害曾之学说
绪论之小传
边沁之伦理说
边沁之政法论
进银包积城否食弦再快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
亚里士多德之政治学说
卷七学说(四)
近世第一大乐断死般销但剂哲学家康德之学说
发端及其传略
学界上康德子部之位置
康德之检点学派
论纯智
学术之本原
论道学为哲学之本
论自由与道德之关系
二十世纪之巨〓 托辣斯
一发端
二托辣斯发生之原因
三托辣斯之威根责手举意义及其沿革
四托辣斯独盛于美国之原因
五托辣斯之利益
六托辣斯之弊
七托辣斯与庸率之关系
八国家对于托辣章斯之政策
九托辣斯与帝国主义之关系
十结论
视味秋成通革 卷八学术 (二) 教范赵育 宗教附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胚胎时代
第三章全该供盛时代
第一节论周末学术思想勃兴之原因
第二节论诸家之派别
第三节论诸家学术之根据及其长短得失阙
第四节先秦学派与希腊印度比较
第四章儒学统一时代
第五章老学时代
第六章佛学时代
泰西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第一章统腊希腊学术
第二章希腊哲学胚胎时代
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
卷九学说(三)
论教育当定宗旨
教育政策私议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保教非所以尊孔论
绪论
第一论教非人力所能保
第二论孔教之性质与群教不同
第三论今后宗教势力衰颓之症
第四论法律上信教自由之理
第五论保教之说束缚国民思想
第六论保教之说有妨外交
第七论孔教无可亡之理
第八论当探群教之所长以光大孔教
结论
宗教家玉哲学家之长短得失
论佛教与群治之关系
卷十政治
论立法权
第一节论立法部之不可缺
第二节论立法行政分权之理
第三节论立法之所属
论政府与人民之权限
国家思想变一异同论
政治学学理摭言
君主无责任义
最大多最大幸福义
论专制政体有百害于君而无一利
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
绪论
第一章论政体之种类及各国变迁之大势
(第一)理论上之分类
(第二)历史上之分类
第二章封建制度之渐革由地方分权趋于中央集权
附论中国封建制制与欧洲日本比较
第三章贵族政治之消灭由寡人政治趋于一人政治
卷十一历史(一) 地理附
新史学
中国之旧史学
史学之界说
论正统
历史与人种之关系
论书法
论纪年
地理
地理与文明之关系
亚洲地理大势论
卷十二历史(二)
中国地理大势论
欧洲地理大势论
斯巴达小志
发端
第一节斯巴达立国起源
第二节来喀瓦士之立法
第三节斯巴达之政体
第四节斯巴达民族之阶级
第五节斯巴达之国民教育
第六节斯巴达行政琐记
第七节来喀尼士以后斯巴达之国势
第八节斯巴达之缺点
雅典小志
发端
第一节雅典立国起源
第二节王政之废止
第三节由一人政体进为寡人政体
第四节平民与贵族之争
第五节大哲梭伦之出现
卷十三历史(二)
意大利建国三杰传
(一)玛志尼
(二)加里波的
(三)加富尔
发端
第一节三杰以前意大利之形势及三杰之幼年
第二节玛志尼创立少年意大利及上书撒的尼亚主
第三节加富尔之躬耕
第四节玛志尼加里波的之亡命
第五节南美洲之加里波的
第六节革命前之形势
第七节千八百四十八之革命
第八节罗马共和国之建设及其灭亡
第九节革命后之形势
第十节撒的尼亚新王之贤明及加富尔之入相
第十一节加富尔改革内政
第十二节加富尔外交政策第一段
第十三节加富尔外交政策第二段
第十四节加富尔外交政策第三段
第十五节意奥开战之准备
第十六节意奥战争及加富尔之辞职
第十七节加里波的之辞职
第十八节加富尔之再相与北意大利之统一
第十九节当时南意大利之形势
第二十节加里波的戡定南意大利
第二十一节南北意大利之合并
第二十二节第一国会
第二十三节加富尔之长逝及其未竞之志
第二十四节加里波的之下狱及游英国
第二十五节加里波的再入罗马及再败再被逮
第二十六节意大利定鼎罗马大一统成
结论
卷十四传记
匈加利 爱国者嚆苏士传
发端
第一节匈加利之国体及其历史
第二节噶苏士之家世及其幼年时代
第三节噶苏士未出以前匈加利之形势及其前辈
第四节议员之噶苏士及其手写报纸
第五节狱中之噶苏士
第六节出狱后之五年间
第七节菩黎士堡之国会
第八节匈国之内乱及其原因
第九节奥匈开战及匈加利独立
第十节布打城之克服及两雄冲突
第十一节噶苏士辞职及匈加利灭亡
第十二节噶苏士之末路及匈加利之前途
张博望班定远合传
第一节世界史上之人物
第二节西汉时代黄族之实力及匈奴之强盛
第三节张博望之略传
第四节当时西域之形势
第五节张博望所通西域诸国
第六节张博望功业之关系
第七节班定远之出现及其时势
第八节班定远所定西域诸国
第九节班定远功业之结束
第十节结论
近世第一重要任务 罗兰夫人传
明孚第一重要人物 袁崇焕传
第一节发端
第二节袁督师之时代
第三节袁督师之履历及监军时代
第四节袁督师之守宁远
第五节袁督师之初督师
第六节袁督师之合议及宁锦之捷
第七节袁督师之再督师
第八节袁督师之杀毛文龙
第九节袁督师之冤狱
第十节袁督师嗣后之东北边事
第十一节结论
卷十五文苑
饮冰室诗话
广诗中八贤歌
游春杂感
读陆放翁集
自题新中国未来记
题东欧女豪杰 代羽衣女士
爱国歌
贺新郎
卷十六小说
劫余灰传奇
新罗马传奇
侠情记传奇
卷十七尺牍
尺素五千纸
学生不平之声
悲奴篇
问答若干则
问飞生
答和事人
卷十八杂著(一)
饮冰室自由书
与论之母与论之仆
文明与英雄之比例
爱国与爱国
干涉与放任
不婚之伟人
嗜报国民
奴隶学
希望与失望
国民之自杀
成败
饮冰室读书记
读通鉴论通
中国史上人口之统计
中国之社会主义
小慧解颐钱
孔子讼冤
卷十九杂著(五)
东籍月旦
叙论
第一章伦理学
第二章历史
加藤博士天则百话
卷二十杂著(三)
短评 四十九则
顾问大臣勉旃
北京掠夺事件
奥国人种之争
富者好行其德
勿返客为主
殆非所以防家贼乎
将禆学堂缘起
媚外奇闻
异哉所谓支那教育权者
似此遂足以破种界乎
英日同盟论
崇拜外国者流看看
行人失辞 是谁氏 来此邦 同无礼
奴隶与盗贼
西报伟论
吾国公使独非人乎
济济多士
又将防家贼乎
大学得入
奥学端倪
难哉使绝域之才
自治!非律宝自治!!
革命!俄罗斯革命!!
张南皮之商务政策
官途冷眼观
英杜合议遂成
朝旨深意
调停良苦
赔款财源
中俄内乱之外患
列国之东方商务政策
西藏密约问题
蔡钧鑖辱国权
檀香山赔款问题
民选领事问题
俄皇逊位之风说
俄罗斯语高丽
呜呼刘坤一呜呼陶呜
奖励欧美游学
匈加利国父百年纪念
南洋公学学生退学事件
海外志士之义举
咄!袁世凯劾张之洞!!
张之洞借款问题
咄!张之洞劾梁鼎棻!!
陶方帅之死状
赌国
商务可兴乎
真正奴隶学堂
委内瑞拉时间
论日本解散下议院
附录
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国体问题与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