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风俗·墙有耳》是近代画家陈师曾于1914-1915年创作的水墨设色画。
- 中文名 北京风俗·墙有耳
- 作者 陈师曾
- 创作时间 1914-1915年
- 画作类型 中国画
- 规格 28.6×36.4cm
作品简介
《北京风俗》册页作于作者初到北京之时,为其人物画代表作,也是世纪初少有的触及人生现实的组画。全册34图,描绘了旧京市民生活情状,红白喜事和民间娱乐活动,封建遗老穷愁无聊之态,亦有对时政的讽刺。
作品赏析
《墙有耳》即讽来自刺时政者而类如漫画,以茶馆外两外密探的窃听之状映现了民国初年政治风云的变化,也表现了他对民主自由的向往,正体现了他陶写性灵,发表个性与其感恩的文人画主张。全册唯此图自题"墙有耳",其余皆无款识,却有金城、马公愚、叶恭绰、郑午昌等友朋观览之后的诸多诗文题跋。《北京风俗》笔法简练,有书法笔致,略施色彩,又擅于以墨作色,处处有文人画意趣,又略见西画形体、光线之痕,艺术上颇耐人寻味,影响所及,开现360百科代风俗画之新风。
画家简介
陈师曾(1876-19脸吸承剧圆观际23年),又名衡恪,号朽道人、槐堂,湖南省凤凰人。湖南巡抚陈台万坐免垂字干卫论仍宝箴孙,著名诗人陈三立子。曾留学日本,归国后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善诗文、书法,尤长于绘画、篆刻。其山水画在承袭明代沈周、清代石涛技法的基础之上,注重师法造化,从自然景观中汲取创作灵感;写意花鸟画近学吴昌硕,远宗明人徐渭、陈淳等大写意笔法,画风雄厚爽健,富有情趣;市刚果临矛弦故交人物画以意笔勾描,注重神韵,带有速写和漫画的纪实性。著有《中国绘画史》、《房缩排终协意鲁轴排尔中国文人画之研究》、《染苍室来自印存》等。

收藏信息
歌者演 作者谢世后,《北京风俗》画册益为世人所重,挚友姚华特为填词34阕,编为(菉猗360百科室京俗词)与原画同时印行。《北洋画报》自1926年开始接附哪连载,称此为陈师曾"尤其生前最得意之作品"。 此册一度由梁启超收藏,志鱼跋语中说:"任公(梁启超)手藏系用双变球积示包集巴权身例七百金得来,日人某又出千金索骥,竟未如愿。此系国粹,鄙愿不遗于外人实为万幸"。后此册虽未流出海外,但流落民间多年。50年代由文化部购藏,中国美术馆建馆后转交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