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产业集聚机制研究

《新经来自济地理学视角下产业集聚机制研呢报究》是201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殷广360百科卫。本书以整体思维湖志独式显没死据方法系统考虑新经济地理学的解释力和政策内涵,对产业集聚、城市化过程、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演化提供了立足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通俗判打绿必解释。

  • 书名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产业集聚机制研究
  • 作者 殷广卫 著
  • ISBN 9787208100213
  • 页数 382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书籍信息

  作 者来自:殷广卫 著出 版 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8-1

  版 次:1

  页 数往考块阶材六苗九兴体则:382

  字 数:317000

  印刷时间:2011360百科-8-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著必承垂煤县房强787208100213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

  殷广卫编著操识燃评象依变鲁期医养的《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集聚机制研究--兼论近十多年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首先借助于新经济地理学的洲状资绍于入任基本假定构建起产业集聚机制研究的基本框架,并提炼困座洋体十钟联出一个高度概括、同时包含时间和空间维度、能够对各种非农产业的集聚现象进行含矛须照介越孩稳是视一般性解释的产业集聚机制理论,其次,利用该产业集聚机制已维团原弱深径保培理论来解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多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而中西部怎数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明显滞后的成因,最后,本书还提出了旨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效散给示弦去

作者胡白态道乡迅介简介

  殷广卫,华东理工字家宁刻将大学商学院经济发展研究所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空间经济学。200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曾参与编写《空间经济学原理》、《空间经济学教程》等书,2008年以来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来自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

目录

  序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的理由和状包拉挥相虽九粒待卷研究的意义

  (一)主流经济学长期缺失空间维度也意味着历史机遇

  (二)新经济地理学的兴起和空间经济学的复兴提供了新视角、新方法

  (三)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对相关概念的评述和界定

  (一)关于新经济地理学、木式落服经济地理学和地理经院上量济学

  (二)关危伯争上常上存爱茶态特于空间经济学

  (三)关于产业集聚

  三、研究的思路、目标、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的思路、目标和方法

  (二)可能的创新点

  四360百科、本书的基本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新古典经济学的相关研究

  二、古典区位理论的相关研究

  (一)杜能的研究

  (二)劳恩酒以突结陆哈特的研究

  (三)韦伯的研究

  (四)克里斯泰勒的研究

  (五)寥什的研究

 止适全条光攻际林村渐 三、古典区位理论之后的相关研究

  (一)熊彼特的研究

  (二)胡佛的研究

  (三)艾萨德的研究

  (四)阿朗索线多坐议掌句哥又而慢好、巴顿、亨德森、藤田昌渐京造致降久等的研究

  (五)哈里斯、缪尔达尔、佩鲁、赫希曼等的研究

  (六)巴格纳斯科、波特等的研究

  (七)杨小凯等的研究

  四、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脉络和核心粉脸罪国思想

  (一)D-S模型与新贸易理论的创立

  (二)新经济地理学的创立与发展

  (三)新经济地理学的核心思想

  五、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揭示的制造业集聚机制

  (一)CP模型中的制造业集聚机制

  (二)其他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中的制造业集聚机制

  (三)新经济地理品叫香学模型揭示的制造业集聚机制总体评价

  第三章 影响产业集聚与分散的基本因素

  一、规模经济

  (一)规模经济的概念及分类

  (二)规模经济总体上促进产业集聚

  二、消费偏好

  (一)人类的无限需要和多样化偏好促进产林调配故业集聚

  (二)CEs效用函数中多样化消费提高效用水平的一个数学证明

  三、空间成本

  (一)运输成本

  (二)贸易成本

  (三)拥挤成本

八分不万诉五  (四)空间成本抑制产业集

  四、心理预期

  (一)心理预期的含义

  (二)心理预期对产业集聚的不确定性影响

  第四章 经济关联与产业集聚机制

  一、劳动力流动与产业集聚机制

  (一)基于CP模型条件的区域经济运行过程和主要特征分析

  (二)贸易成本和非同质性假定适用农产品时的CP模型分析

  (三)基于FE模型的分析

  (四)劳动力流动与产业集聚机制的扩展分析

  二、资本流动与产业集聚机制

  (一)FC模型的基本假定

  (二)FC模型蕴含的工业集聚机制和经济运行特征

  (三)基于FC模型的其他扩展分析

  三、区位因素、要素流动与产业集聚机制

  (一)区位因素与市场规模、生活成本、生产成本

  (二)区位因素与要素流动

  四、投入产出联系与产业集聚机制

  (一)垂直联系模型蕴含的工业集聚机制

  (二)垂直联系模型蕴含的工业在区际间的此消彼长和市场挤占效应

  (三)基于垂直联系模型的其他扩展分析

  五、资本积累与产业集聚机制

  (一)CC模型蕴含的工业集聚机制

  (二)CC模型反映的产业集聚和经济运行特征

  (三)资本可跨区自由流动的CC模型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两重含义

  (四)基于CC模型的其他扩展分析

  六、区际贸易、市场挤占效应与产业集聚机制

  (一)区际贸易与市场挤占效应

  (二)空间显巨离、贸易自由度与市场挤占效应

  (三)市场挤占效应与产业集聚机制

  七、共享效应、匹配效应和市场挤占效应与产业集聚机制

  (一)城市集聚经济微观基础的两个方面:共享效应和匹配效应

  ……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产业集聚机制研究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