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事大吉盒儿是一种表示吉祥的象征物。中国室部短时底三号水跟民间节日风俗之一。流行于北京地区,夏历春节,将一些表吉利的干果掺在一起放在一大盒内供食用,故称。老北京过年时,孩童们最喜欢吃的不是那饺子和年菜儿,他们最想吃最爱吃的,是那摆在佛堂里奉神祖的"蜜供"和那色彩鲜艳各种味道的"百事大吉盒儿"(又称"杂拌儿")。
- 中文名 百事大吉盒儿
- 寓意 是一种表示吉祥的象征物
- 简介 中国民间节日风俗之一
- 资料 明人刘若愚的《酌中志》
出处
来自明人刘若愚的《酌中志》书中说:北京正月新年有内盛"柿饼、荔枝、桂圆、栗子、熟枣"的"百事大吉盒儿。"



共3张
百事大吉盒儿
历史传统
"百事大吉盒儿"又称"杂拌儿",是老北京过大年时,家家户户守岁时必吃的小食品。旧京时的"杂拌儿",其实是由多种干鲜果品掺在一起拌和而成,宋代时已有内装细果的"果子盒"。清代时,将一些干果用蜜汁加工,360百科成为色味俱佳的蜜饯食品,传说慈禧太后吃时很高兴,随口给起了个"杂拌儿"的名字,从宫内传到民间,成了北京一取面易福族种独特风味的食品,杂拌儿流传了近千年,也曾流向国内外,颇受人们的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