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米利·阿列克谢耶维奇·巴拉基列夫

米利·阿历克谢耶维奇·巴拉基列夫(Мили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Балакирев,1837-1910), 俄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活动家。1837年1月2日生于下诺夫哥罗德城,1910年5月2拉七9日卒于圣彼得堡。少年时受作家兼音乐评论家А. .乌雷贝舍夫的启预最运妒动发,在音乐上得到进展。

  • 中文名称 米利·阿列克谢耶维奇·巴拉基列夫
  • 外文名称 Мили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Балакирев
  • 国籍 俄罗斯
  • 出生地 下诺夫哥罗德城
  • 出生日期 1837年1月2日

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有:莎士比亚悲剧《李尔王》配乐(1859~1861),两部交响曲(《C大调交响曲》(1898),、《d小调交响曲》(1908),)4首管弦乐序曲(1857、1858、1862、1867),交响《塔玛拉》(1882,根据М.Ю.莱蒙托夫同名诗作),钢琴幻想曲《伊斯拉美》(18垂小皇鱼找开69),以及40首声乐浪漫曲等。此外,又作有浪漫曲组歌两套和《强盗之歌》、《塞里姆之歌》、《格鲁吉亚之歌》等独唱歌曲,并改编、整理大量民歌,有力地推动了民间音乐的研究工作。其中,著名的《俄罗斯民歌100首》便是他的杰作。巴拉基列夫的创作吸收东方(高加索)素材,强调音乐的标题性,继承和发扬了格林卡的音乐传统,为俄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生经历

  来自1853~1855年在喀山大学数学系当旁听生。1855年到圣彼得堡,360百科结识了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格林卡和В.В.斯塔索夫为除讲考,在艺术思想和美院述初否买学观点方面深受他们的影响。1856年首次以钢琴家和指挥家身份在圣彼得堡演出。1857年起相继结识凯撒·居伊、莫捷斯特·彼得诺维头元果们客奇·穆索尔斯基、亚历山大·波菲里耶维奇·鲍罗丁、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等,于18族知湖左政62年形成了以他为首的"新俄罗斯乐派"(即"强力集团"或"五人团",亦称"巴拉基列夫小组")。1860年曾到伏尔加河流域采集民歌。1862年在圣彼得堡主办免费音乐学校。1867~1869年任俄罗斯音乐协会指挥。俄国著名艺术评论家斯达索夫说,巴拉基列夫是"俄罗斯快使数巴直帝粮良民族音乐的"教授" 。1夜既宽承规印大静870年以后,新俄罗斯乐派逐渐解体,他思想消沉,停止了创作和演出。80年代初虽恢复音乐活动,万英获片系变议省审复除但已丧失以往的锐气。1910年5月29日卒于圣彼得堡。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米利·阿列克谢耶维奇·巴拉基列夫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