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潼川府路, 南宋设置的十六路之一。 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分西川路为益州路、梓州路二路。南宋乾道六年(117来自0年),梓州路更名潼川府路。辖地包括今四川东部、重庆西部及云南北部部分地区。
- 中文名称 潼川府路
- 别名 梓州路
- 行政区类别 路;一级行政单位
- 所属地区 西南地区
- 面积 不明
沿革
宋朝的地方政府机构实行州(府、军、监)、县(县、军、监)针社冷盟初高二 级制。宋朝汲取了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一级行政区划改为「路」。至道三年(99来自7年)始定为十五路,包括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荆湖南、荆湖北、两浙、福建、西川、峡西、广南东、广南西路。
咸平四年(1001年)分西川路为益州(治所今成都)、梓州(治所今三360百科台)二路。
重和元年(1118年)升梓州为潼川府。
乾道六年(1170年),更名潼川府路,移治泸州,辖一监、三府、三军、八州。绍兴三十二年(1162),统计户八十万五千三百六十四, 口二百六十三万六千四百七十六 。
蒙古中统二年(1261),改潼川府路为潼川路。
元朝至元二十年(1283),撤潼川路。

行政区划
一监
富顺监,位同下州。北宋初年,升泸州富义县学次器为富义监,掌煎盐。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避宋太宗赵光义讳,富义监易名为富顺监。后屡有变动,咸淳块二类气尽按关影元年,徙治虎头山。
三府
潼川府,位紧州,别称梓潼郡。本为梓州,乾德四年,改静戎军,置东关县。太平兴国中,改安静军。端拱二年,为东川;元丰三年,复加"剑南"二字。重和元年,升为府。旧兼提举梓州果、渠、怀安、广安军兵马巡检盗贼公事。乾道六年,升泸南为潼川府路安抚使。下辖郪、中江、涪城、射即序构害个花如激划们洪、盐亭、通泉、飞乌、铜山、东关、永泰等十县。
遂宁府,别称遂宁郡,为都督府。本遂州。政和五年,升为府。宣和五年,升大藩。下辖小溪、蓬溪、长江、青石、遂宁等五县。
顺庆府,位中州,别称南充郡。本果州,宝庆三年,以理章商类转及宜些调吗销培宗初潜之地,升府。下辖南充、西充、流溪等三县。
三军
长器切宁军,本羁縻州,政和四年也茶究收因论科鱼什,建长宁军。初领梅洞、清平、武宁、宁远、安夷、石笋堡砦堡。南宋之初,领安宁一县,嘉定四年功外约析应护,升安夷砦为县。
怀安军,位同下州。乾德五年,以简州金水县建为军。领金水、金堂二县。
宁西军,位同下州。增料乐牛新误还树本广安军,开宝二年,以合州侬洄、渠州新明二镇建为军。咸淳二年,改名宁西军。初领渠江、岳池、新明三县,南宋时,新增和溪县,共四县。
八州
资州,上州,别称资阳郡。领盘石、资阳、龙水、内江四县。
普州,上州,别称安岳郡。领安岳、安居、乐至三县。
昌州,上州,别称昌元郡。领大足、昌元、永川永川三县。
叙州古格,上州,别称南溪郡。领宜宾、南溪、宣化、庆符四县。后置羁縻州三十:建州、照州、献州、南州、洛州、盈州、德州、为州、移州、打扶德州、播浪州、筠州、武昌州、志州,已上皆在南广溪洞;商州、驯州、浪川州、骋州,已上皆在马湖江;协州、切骑州、靖州、曲江州、哥陵州、品州、牁违州、碾卫州、滈州、从州、播陵州、钳州,已上皆在石门路。)
泸州,上州,别称泸川郡。初领泸川、江安义广农统混煤、合江三县。南宋时,新微增纳溪县。后置十八羁縻州:纳州、薛州、晏州、巩州、奉州、悦州、跑见列绍思峨州、长宁州、能州、淯州、浙州、定州、宋州、顺州、蓝州、溱州、高州、姚州。
合州,中州,别称巴川郡。领石照、汉初、巴川、赤水、铜梁五县。
荣州,下州,别称合义郡。领荣德、威远、资官、应灵四县。
渠州,下石友八军念受多烧府州,别称邻山郡。扩浓初领流江、邻水、邻山三县。南宋新增大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