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50年史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50年史》是2012年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薛龙。本钢有除清怀伯底书是2005年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成立五十来自周年纪念项目之一,是对费正清中心五十年间的发展和学术史的全面记录。

  • 中文名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50年史
  •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 作者 [美]薛龙
  • 装帧 平装
  • 译者 路克利

基本信息

  出版年: 201来自2-2-15

  页数: 304

  定价: 29.8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来选病87513304276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文本研究和人物采访两种形式,以费正清中心成立以来十任主任的任期为线索,通过把握中心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学术事件,构建费正清中心学术发展史。

作者简介

  薛龙(Ronald Suleski)在密歇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代中国史研究专家,主要从事对中国东北(满洲)的研究。他曾旅居东京多年,并在亚洲各地旅行,曾担任费正清中心助理主任。现为波士顿萨福克大学罗森伯格东亚研究所主任。

  2003年,薛龙加端波之威短入费正清中心,担任助理主任来自。从1980到1997年360百科,薛龙在东京生活,担任了一个国际出版项目的主管。他的工作是管理探航饭露请液专门出版英文期刊和参考书视到止妈据当句落报的出版商在亚洲各地的市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他最早在阿灵顿德州大学(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任教;决定重返学术界后,他矿光年功报精着倍示于1997年回到美国并加入哈则上意乐灯皇盟面球略佛大学。

节选

  序言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活力、变化最快的国家。哈佛大都未封备烧丝落外雷欢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致力于推动有关中国各个方面的研究。它探讨这个不断演进中的伟大文明的文学、艺田病既敌端讲术与历史,考察这个正在崛起的国家的社会、政治和大众文化。它探索中国的当代地理与历史地理,不论是利用地图还是通过卫星,不论是透过北京、重庆还是香港或台北的视角。它研究中国的私人财说马富和公共卫生,也白逐研究中国的经济与环境。

  一个研究中心显然不能胜任所有这些研究工作,但它深之况食思可以让从事这些研究的学者们共聚一堂。自1955年成立以来边则孔周张杀轮农影,费正清中心一直将此作南失印价滑粮工长为自己的使命。从那时起,几十年来,哈佛大学有幸招揽了众多的中国研究专家,他们的学术专长遍及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今天,哈佛法学院、政府学院、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设计学院、神图坏直担德据顾土八五应学院和商学院的中国致算绿领误望研究专家让我们的师资更壮大推菜商业厂。从波士顿到伯克利的持耐洋胜农弦与输输足众多院校的学术同行也进一英远式愿室句会提语社步扩充了我们的实力。最重要的也许是我们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的学术合作关系:从北京、南京、上海、广州,到台北、香港、东京、首尔,再到柏林、伦敦、隆德和莫斯科,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通过将哈佛与全球各地的一流学者汇聚一堂,共享学术资源、交流研究方法和学术观点,费正清中心致力于全面分析和理解大中华世界。临思样为此,中心每年都会举办大量的研讨会、工作坊和学术会议,为热烈的学术讨论和辩论提供平台。今天,参加这些学术活动的不仅包括费正清中心的二百多位学术联系人(其中有老师,也有研究生),也包括本中心的数十位应邀来访的贵宾、博士后研究员和访问学者--他们有的来自美国,有的来自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和大东亚地区。

  在这本书中,薛龙教授以娴熟的文笔讲述了费正清中心的历史。这段历史中折射出美国和世界范围内中国研究领域的学术发展史。它反映了美国国内有关冷战的争论、由越战激发出的情绪、早年与台湾的紧密的学术联系、1972年以后与中国大陆的学术合作的逐步恢复,以及过去五十多年费正清中心在大中华研究领域的学术盛况。费正清中心在哈佛大学冯汉柱图书馆中的馆藏文献便是这段历史的结晶,其中包括了数目众多的有关中国1949年以来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色文献。

  费正清先生建立这个研究中心的目的有很多。他希望推动基础研究,从而帮助我们美国更好地理解中国过去和现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议题,他也希望促进相关的教学和出版工作,将这些研究成果与公众分享。费正清自己是一位学者、一位老师,同时也是一个热衷公共服务的人。对中国研究领域的师生来说,费正清中心是哈佛大学内独一无二的学术活动中心,它的学生和学术联系人都已成为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一流学者和教师。自1956年启动以来,我们的"哈佛东亚专著丛书"已经出版了三百多种,"哈佛当代中国书系"也已经发行了二十多部。从费正清中心涌现出来的学术思想和学术观点已经在国际学界、政界、商界和艺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我非常感激薛龙教授编写这部历史,非常感谢费正清中心访问研究员路克利把本书介绍给广大的中国读者,也非常感谢陈松教授对本书中译本的精心校阅。我要特别感谢自费正清以来本中心的历任主任,他们为中心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继续努力。

  2011年8月

  于麻省剑桥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50年史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