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头村是位于濠江区东北部,是一片天然次生红树林,面积约200亩,树种以桐花树为主,间有秋茄、木榄、黄槿、老鼠勒、假茉莉等,是我省发现的面积最大、分布最北、保存较为完整的天然次生桐花树林,聚集了大量鱼、虾、螃蟹、贝壳,每年都吸引数万只候鸟在此停歇、觅食,是候鸟及其它鸟类最理想的栖息地。
- 中文名称 澳头红树林生态区
- 外文名称 ao tou mangrove forests biome
- 地理位置 汕头濠江区
-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 占地面积 约200亩
背景
潮汕地区处于粤东沿海,海岸线长,是北回归线进入亚欧大陆的第一直汉手活早群站,韩江、榕江、练江等三条河流均汇集于汕头市流入南海,滩涂面积大。境内河流纵横,沟渠密布,港湾众多,湿地资源十分丰富,面积为79.6万亩,适宜种植红树林面积9.51万亩。红树林分布于气候因子的关系密切,特别是受气温和水温的影响,从红树林补历席洋样的生长条件看,它们大多数要求年平均气温21到25℃,最冷月气温13至17℃,年降雨量1月仅千盐跟也势务内400至2000mm,海水盐度1%至30%。人工引种成功的最北界浙江省温州地区的年平均温度只有17.7℃,最冷月均温只有7.3℃,我市年平均气温为21.2℃,最冷月均气温13.2℃,年降雨量1554.9mm,属南亚热带海企岁洋性季风气候。可见潮汕地区是沿海地带不可多得的红树林分布地,红树林的恢复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有大片的红树林分布。历史来自上,汕头湾内的苏埃湾、澳头和葛洲的泥湾、达濠的濠江口和磊口附近、河浦、升平的牛田洋、潮阳的龟头海、澄海的盐鸿、南澳岛的织刘资带械武帝富液火完深澳湾等地均有成片的红树林分布,但因围海360百科造陆和乱砍滥伐,现汕头派转食载新航市只剩少量的次生林,分布在达濠磊口及澄海溪南等地,品种有8个科10个种,潮汕的原著居民称其为"茭萣"、"伽萣"。1999年11月,在南滨路苏埃湾又发现市区仅存的一片天然次生桐花树林(客底操石者燃就大王160亩)。
分布
善距计罗防强历常阻室 位于市区笔架山下的濠江苏埃湾的一片天然次生红树林,空触手境女素面积近200亩。有秋茄、桐花树、海、假茉莉、木榄、黄槿、老鼠等红树林种类。更为难得的是,这片树林引来了上千只候鸟。这些候鸟有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黄嘴白鹭以及灰雁、天鹅等。远远望去,鸟群颜色黑白分明,时而在滩涂悠闲觅食,时而展翅飞上蓝天,使人心旷神怡。中山大学陈桂珠教授等对该片红树林进行实地考察计向变一映量球按,证明树龄在40年至50年之间,最高的树高4送唱川界音甚哥小案角源米。据陈桂珠教授分析,苏埃湾这片红树林,是从东亚、中美洲一带的红树林胚轴随海水漂流,这种胚轴可以漂流一个多月而不腐烂,漂到这里落到滩涂上而生长起来的,虽曾遭破坏而再顽强生长,故为次生天然林。这里的种类包括桐花树、秋茄、海漆、海刀豆、假茉莉,以桐花树占绝对优势,在红树林中属普遍品种。按红树林的生长规律,一年约长高20厘米至40厘米,但长至最高为4米至6米。专家认为这片红树林艺唱个尼粮沉原的生长密度、生长高度是粤东地区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