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

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就是亚洲区域的货币合市经路亲拿标语作机制。当时一些国家或地区提出了亚洲地区货币合作机制的设想,拟模仿国际货币基金组来自织成立一个"亚洲货币基360百科金组织"。

  • 中文名称 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
  • 实质 亚洲区域的货币合作机制
  • 来源 拟模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目的 维持地区货币稳定

基本介

  这个方案在2000年演化为中日韩与东盟10国之间的一个货币互换协议--"清迈倡议",由签署双边协议的国家之间互相提供短期资金支持,以化解流动性危机。

  2009年5月3日,中国、日本、韩国三国财长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就有关建立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的关键细节达成共识,同日召开的东盟十国与中日韩三国财长特别会议(以来自下简称"10+3"财长会议)亦在会后360百科声明中表示,计划于年底前建成该储备库,从而尽快向在经济下行期有需要的国家提供流动性以应对危机。

提出过程

  对于意回城出四频社亮亚洲各国来说,该基金将在爆发金融危机时维持地区货币稳定,减少区域内各国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依赖。

  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的设想起于2007年。

  2007年5月,在"清迈倡议"的基础上,东盟和中日韩财长叶在缺坐路居会议提出了成立亚洲外汇储备基金库的设想。

  2009年2月22日,于泰国普吉岛召开的东盟和中日韩特别财长会议决定,将筹建中的下肥者担及区域外汇储备库规模扩大50%至1200亿美元。

  早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亚洲就开始探索区域内的货币合作机制。当时一些国家或地区提出了亚洲地区货币合作机制的设想,拟模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一个"亚洲货币基金组织"。

  这个方案在2000年演化为中日韩与东盟10国之间的一个货币互换协议--"清迈倡议",由签署双边协突宗艺生探雨宽离议的国家之间互相提供短期资金支持,以化解流动性危机。

  温家宝总理表示,希望加快"清迈倡议"多边化进程,最大限度照顾彼此关切,尽早达成共识,建成区域外汇储备库,增强本地区抵御金融风险能力。

成立过程

  联合公报指出,筹建区域外汇储绿旧环历茶料促叫至备库有两个核心目标:来自一是解决区域内的短期资金流动困难;二是作为现有国政民际金融机构的补充。

  第十二届东盟10国与中日韩"10360百科+3"财长会议2009年剧合素外并5月3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根据会议发表的联合公报,规模为1200亿美元的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将在今年底前正式成立并运作,这标志着"清迈倡议"多边化进程取得重大实质性进展。"1游鲜绍氧迅绍起最0+3"财长已就区域外汇储备库的出资份额、借款方式和监督机制等要素达成共识,并一致同快企仅镇是目溶操互化钟意尽快建立独立的区域监督机构,以监控和分析区域经济状况并支持区域外汇储备库决策

  "10+3"财长已要求其副手们制定储备库运作细则和执行方案。"10+3"财长同意成立一个专弦混右例兵家咨询委员会,与亚洲开发银行和东盟秘书处紧密合作,加强现有的监督机制,为区域外汇储库的监督机制搭好框架。根据公报陆谈洲套及质张提供的数据,在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中,中日韩3国出资比例为80%,东盟10国为20%。联合公报表示,欢迎中国香港加入区域外汇储边李备库。

  联合公报还表示,"10+3"成员国将建立区域信用担保和投资基金,以促进亚洲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新的基金将设立在亚洲开发银行名下,最初传边汽落爱含抓所神了掉规模为5亿美元,并可能随着今后需求的增加而扩大,设立这项陈此历担就光基金的目的是为了支持区域孙者收内企业发行本币债组绿建促引早券。

  在当天上午举行的中日韩财长会议上,三国财长就三方对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的出资份额达成了共识:中国(包括香港)出资384亿美元,日本出资384亿美元犯将整改玉最本,韩国出资192亿美元,分别占储备库总额的32%、32%和16%,中日同为最大的出资国。中日韩三国财长重申,在目前形势下,三国要继续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深化区域财金合作,为维护区域金融稳定,促进区域经济尽快恢复增长做出积极努力。

  中国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接受采访时说,过去多年,中国和东亚各国密切合作,共同推进此王底句了以"清迈倡议"多师以七尽这移斤胶边化、亚洲债券市场发展倡万层径充歌注优阿青议为主要内容的区域财金合作。截至2008年底,在"清迈倡议"框架下,中国与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国签订了6份总额为235亿美元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其中中国承诺出资165亿美元。2008年10月以来,中国还在"清迈倡议"框架之外与部分东亚国家和地区签订了总规模为36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为这些国家和地区提供流动性支持。

成立意义

  2009年5月3日,第12届东盟10国与中日韩(10+3)财长会议在巴厘岛举行,会议就筹建中的规模为1200亿美元的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相关问题达成一致,储备库将于2009年年底前成立并开始运作。建立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对维护地区经济金融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并将对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体系产生积极影响。

  这次"10+3"财长会议就储备库的主要要素达成共识,展示了东亚国家齐心协力、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和决心。这将原先松散的双边援助网络提升为较为紧密的多边资金救助机制,使区域财金合作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增强本区域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就储备库的实际作用看,这些国家在遇到流动性困难时可以从储备库中获得资金支持。储备库是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组织资金援助的有力补充。为保证储备库的顺利运转,有关国家还将加强区域经济监测,着手建立独立的区域经济监测机构,这将有助于提高本地区危机预警能力,进一步增强防范危机能力。

  筹建区域外汇储备库是东亚国家在强化金融危机预警和国际救援机制方面的重要合作,也是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体系的有益探索。储备库可以更好地利用东亚国家充裕的外汇储备,维护本地区的经济金融稳定,弥补现有国际多边救援资金的不足。

  为保证储备库运转而建立的区域经济监测机制将能更有针对性地对区域经济金融情况进行跟踪和监测,是对国际金融预警机制的有益补充。以区域外汇储备库为代表的多种形式的区域财金合作,将成为未来合理的国际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东亚财金合作总的发展趋势是由浅入深,由松散到紧密,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而逐步深化,内容和形式也将更加丰富多样。经过各方共同努力,这次财长会议就区域外汇储备库的主要要素达成共识,标志着"清迈倡议"多边化进程取得了重大实质性进展。

  这次会议取得的成果仅仅是"清迈倡议"多边化进程中的阶段性成果。下一阶段储备库还有待落实和完善。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东亚财金合作还将面临新的挑战,增强本地区抵御金融风险的整体能力,建立深度、高效、富有活力的区域金融市场仍任重而道远。他说,下阶段,在坚定不移地推进"清迈倡议"多边化进程的同时,各方还应着眼长远,积极研究探讨深化区域财金合作的多种途径,丰富合作的内容和形式,为维护区域经济金融稳定,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做出不懈努力。

  中国是东亚财金合作的坚定推动者和支持者。过去多年,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密切合作,共同推进了以"清迈倡议"多边化、亚洲债券市场发展倡议为主要内容的区域财金合作。截至2008年年底,在"清迈倡议"框架下,中国与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国签署了6份总额为235亿美元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其中中国承诺出资165亿美元。2008年10月国际金融危机蔓延以来,中国还在"清迈倡议"框架之外与部分东亚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总规模为36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为这些国家和地区提供流动性支持。

  东亚财金合作的发展历程充分说明,只要各方坚定信心,坚持东亚合作模式,就可以在各个领域取得进展,共同推进东亚一体化进程,实现东亚地区的稳定、发展和繁荣。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