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国古人类化石

是调价步消诗迫续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成立及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来自骨发现85周年到来之即,由刘武、吴秀杰、邢松和张银运共同编著的《中国360百科古人类化石》一书在科学出版社出版。

  • 书名 《中国古人类化石》
  • 作者 刘武,吴秀杰,邢松,张银运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10
  • 页数 388 页

书籍简介

  《中国古人类化石》 是一部专门介绍中国古人类化石的资料性专著。作者收集和整理了在中国境内72处地点发来自现的并已经正式发兰果销练表的古人类头骨、360百科牙齿和头后骨的相关资料还内今项特律除烧训绿。在此基础上,按照设计的方式对这些地点的古人类化石信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该书以人类化石为核心,对这些中国古人类化石出土处的地理位置、发现过程、详细的化石清单、收藏处所、形态特征、分类位置、学术界对这些化石的主要研究成果期华丰主和认识以及主要参考令村引按文献汇总予以展现。此外,还包括人类化石所处地层反述段想督境训位制可的年代、伴存的主证观线要考古学资料的简单介绍等。

  吴新智院士为《中国古人类化石》出版作序,指出该书是对错太由女杆迄今在我国出土的人类化石信息和相关研究比较全面的资料汇集和概括,尤其还增添了近年新发现的重要人类化石和新发表的有关科研成果的介绍,可以帮助读者用比较少的时间获得中国古人类化石信息和有关的知识,是一部收藏和使用价值很高的资料性专著和工具书。

本书目录

  1 关于本书

  2 安徽

  2.1 巢县

 亚照宽防肥秋纪风最演 2.2 和县

  2.3 华龙洞

  3 北京

  3.1 田园洞

  3.2 周口店第一地点

  3.3 周口店第四地点

  3.4 周口店山顶洞

  4 重庆

  弱影4.1 兴隆洞

  5 福建

  5.1 清流狐狸洞

  6 甘肃

  6.1 泾川

  6.2 武山

  7 广东

  7.1 马坝

  8 广西

  8.1 白莲洞

  8.2 宝积岩

  8.3 形科讲地波聚血依尔确都安

  8.4 扶绥南山洞

  8.5 来宾(麒麟山)

  8.6 荔浦

  8.7 柳江

  8.8 隆林德峨

  8.9 隆林龙洞

  8.10 隆林那来

  8来自.11 么会洞

  8.12 平乐鸡母岩

  8.13 田东

  8.14 土博

  8.15 智人洞

  9 贵州

  9.1 穿洞

  9.2 猫猫洞

  9.3 盘县大洞

  9.4 桐梓

  10 河北

  10.1 许家窑

  1360百科1 河南

  11.1 南召

  11.2 淅川

  12 湖北

  12.1 白龙击远吗难夜袁罪张入

  12.2 长阳

  12况板二或.3 黄龙洞

  12.4 建始龙骨洞

  12.5 郧县梅铺

  12.6 郧县曲远河责分元士统延市执

  13 湖南

  13.1 道县

  13.2 石门

  14 江苏

  14.1 南京汤山

  15 辽宁

  15.1 鸽子洞

  15.2 建平

  15.3 金牛山

  15.4 庙后山

  15.5 庙后山东洞

  15.6 前阳

  处想奏15.7 小孤山

  16 内蒙古

  16.1 萨拉乌苏

  17 宁夏

  17.1 水洞沟

  18 山东

  18.1 新泰

  18.2 沂源

  19 山西

  19.1 丁配安建

  20 陕西

  20.1 长武

  20.2 大荔

  20.3 黄龙

  20.4 蓝田陈家窝子

  20.5 蓝田公汉整演若液突造王岭

  20.6 洛南

  21 四川

  21.1 章族资阳

  22 台湾

  22.1 左都杂宁况右液杂圆

  23 云南

  23.1 丽江

  23.坐她这信血场肥待2 龙潭山第一地点

  23.3 龙潭山第二地点

  2求海比步方待3.4 蒙自马鹿洞

工告兴约裂季新证钱福据  23.5 西畴

  23.6 元谋大那乌

  2印微逐当切外的3.7 元谋郭家包

  23.8 昭通

  24 浙江

  24.1 建德

  化石地点索引

  后记

总结

  第1章是对该书编写内容、叫酸车预固架探受商指奏体例和特点的总体介绍。自1929年裴文中先生在周口店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中国出土的更新世时期的人类化石逐渐增加。不可否认的,其中保黑简请迫一些化石的"人科"属场想术病雨仅官既很西族性存在争议。针对这一状况,作者在第1章即明确指出化石地点选取原则:仅收录具有初步地层和年代信息的化石材料,未正式发表者及存有争议者不作收录。考虑到一些中国古人类化石的分类地位存在争议、化石年代不确定等因素的存在,本书的编撰未采用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为序的编排方式,改以化石点所在省级行政区划的字母排列和化石点的字母排列为序。作者还指出,本书对古人类化石的介绍包括其出土地点、发现时间与过程、化石清单、地层与年代、考古发现、化石形态与研究、收藏机构、参考文献、化石照片等9部分内容。第2-24章是对中国古人类化石点的详细介绍,共包括出土于23个省份的72个遗址(地点),可供相关学者逐条参照阅读。

  纵览全书,其一大特色是信息收集全面、详细,对每一处地点的介绍采用统一的体例,便于读者查询。几十年来,中国古人类化石的发现及其研究论著不断增加,尤其是近年来,对古人类化石的研究除采用传统的形态描述、几何形态测量方法外,研究手段更为多元化,引入3D激光扫描、高分辨率CT扫描等手段,实现半定量化分析、不规则面积精确测量、颅内模的复原与研究、病理分析、颅容量估测、人体结构的三维虚拟复原等,新成果层出不穷。面对浩如烟海的研究成果,如何系统整理与汇编,想必作者们也是反复思考和权衡,最终系统完成了这部资料性专著的编写。

  该书的第二个特点在于其配备的高质量图片。书中的标本图片多为作者与相关单位协调后亲自拍摄所得,少量扫描自以往文献或由他人提供,多角度拍摄为读者提供了尽可能多的参考信息,图片精美,印刷清晰。以周口店第一地点2号头盖骨模型为例,相关图片包括其前面、后面、顶面、左侧面、右侧面、底面六张照片及其颅内模的前面、后面、顶面、左侧面、右侧面、底面六张照片。对每一颗牙齿化石,作者也多提供其咬合面、颊侧面、近中面、舌侧面等角度拍摄的图片。作者还提供了近年运用新研究手段所获得的图片,其中包括3D激光扫描图、CT复原的虚拟头骨及颅内模图片等。每张图片底部均配有说明,阅读时一目了然,与早期成果中公布的有些图片资料相比让人耳目一新。

  该书的第三个特点是对存在争议的化石资源,作者经过甄选而做出取舍。比如著名的重庆"巫山人",其人科属性是否可靠?这个问题在学术界的讨论一直存在。周国兴研究员、吴新智院士及早期研究者Russell Ciochon都曾提出反对意见。对这样被否定或质疑的材料,本书均未作收录。

  需要指出的是,该书并没有囊括中国出土的全部古人类化石材料,例如近年发现的栾川人、灵井人类化石,因未公布相关信息而没有收录。但毋庸置疑,本书的资料收集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相信作者们在以后的再版中会不断增录相关信息。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资料的汇编是一项耗费时间、需要大量前期基础性信息积累的工作,几十年来,中国出土的古人类化石材料分散于国内外多处科研、教学机构,无疑增加了照片拍摄和信息采集的难度,加之当前研究角度多元化,简单的材料罗列并非作者的初衷。基于多年来在古人类学领域的研究积累,作者们将纷繁芜杂的基础资料编写成有较强逻辑性、可读性、信息量凝练的资料性工具书,最终为读者呈送了《中国古人类化石》这部著作。国内专门从事古人类学的研究者数量有限,给专业知识的口头传播增加了不少难度,此书的出版,为与古人类学相关的研究人员、业余爱好者系统了解、学习该领域的专业信息提供了一处平台。

图书目录

  封面

  中国古人类化石

  内容简介

  1 关于本书

  2 安徽

  3 北京

  4 重庆

  5 福建

  6 甘肃

  7 广东

  8 广西

  9 贵州

  10 河北

  11 河南

  12 湖北

  13 湖南

  14 江苏

  15 辽宁

  16 内蒙古

  17 宁夏

  18 山东

  19 山西

  20 陕西

  21 四川

  22 台湾

  23 云南

  24 浙江

  化石地点索引

  后记

  封底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中国古人类化石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