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禳灾与减灾:秦汉社会自然灾害应对制度的形成

《禳灾与减灾:秦汉社会自然灾害应对制度的形成》围绕禳灾与减灾两大方面,对秦汉社会自然灾害应对制度的形成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与分析。

  • 书名 禳灾与减灾:秦汉社会自然灾害应对制度的形成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年6月1日
  • 页数 369 页
  • 开本 32 开

图书信息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6月1日)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ISBN: 9787309061109

  条形码: 9787309061109

  尺寸: 20.6 x 14.6 x 1.8 cm

  重量: 381 g

作者简介

 航立言里造她聚五看 段伟,男,1977年生,安徽宁国人。19社步助脱决诗承律95年考入首都师范大来自学历史系基地班,2005年6月获中国古代史博士学位。同年至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6月博士后出站,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经济史、灾害史与清代地理,已在海内外各种核心期刊发表相关论文十余篇。

内容简介

  《禳灾与减灾:秦汉社会自然灾害应对制度的形成》围绕禳灾与减灾两大烧念在觉粉领师明方面,对秦汉社会自然灾害应对制度的形成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与分析。近代以来,学者多注重于研究古代中国历史中的减灾方略和措施,而对于带有迷信色彩的禳灾则关注不够。禳灾行为作为祈福祛灾的表现形来自式,在中国古代,长期以来是应对灾害的360百科重要措施,对稳定社会有极其显著的作用。《禳灾与减灾:秦汉社会自然灾害应对制度的形成》突破了以往研究的窠臼,将禳灾作为秦汉社会自然短跟整开液器掌胡批江反灾害应对制度不可分割的部分,与减灾并列,进行研究。全书首先简单介绍了秦汉时期的自然灾害,并与其他时期自然灾害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其次详细阐述了禳灾制度的由来与形成过程,提出禳灾可分为文化禳灾与政治禳灾行选斗你决吸普斗两种;再次从灾害预防、灾害控制、资源开旧孙被防井审车须除切配置三个方面对减灾制度作了细致分析;最后探讨了禳灾制度与减灾制度在秦汉社会自然灾害应对中相互交替、互为补充的关系和各自歌承的影响。

目录

  序言

  绪论

  一、研究目的

  二、灾害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三、本书研究方法

  四、本书框架

  第一章 秦汉自然灾害特点

  第一节 秦汉时期自然灾害粮面祖阿概况

  第二节 秦汉时期自然灾害的特点

  请施第三节 自然灾害引发严重后果

  上编 人对自然的盲目博弈--禳灾制度的变

  第二章 秦汉时人对灾害爆发原因的理解

  第一节 秦汉时人理解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缺稳握否二剂右赵措益 第二节 《月令》反映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界工笔穿同斤结走相 第三章 禳灾制度的养自形成

  第一节 文化禳灾制度

  第二节 政治禳灾制度

  第四章 禳灾制度小结

  下编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减灾制度的变迁

  第五章 人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关制度

  第一节 灾害预防制度的发展

  第二节 灾害控制制度

  第六史众钢春们问神以左章 人与人之间的博弈--资源配蛋操置合理化

  第一节 缩减开支

  第二节 资源配置合理化,扩大社会经济供给基础

  第三节 国呢对步希胜家扶持灾民再生产制度:借贷与蠲免

  第四节 灾民衣食保障制

  第五节 流民安置制度

  第六节 制度的弹性--免究官员擅自赈灾的责任

  第七节 鼓励民间救济制度

  第八节 监督制度的发展

  第七章 减灾制度小结

  第一节 减灾制度的积极作用

  第二节 市场救灾制度与单纯救灾制度的比较

  第三节 减灾制度的局限

  余论

  第一节 秦汉灾害应对制度的变迁周期

  第二节 秦汉灾害应对制度的启示

  附录

  附表l 两汉时期黄河决溢年表

  附表2 西汉大旱表

  附表3 东汉大旱表

  附表4 《中国地震目录》所录汉代强震与旱灾相关表

  附表5 西汉旱、震关系表

  附表6 东汉旱、震关系表

  附表7 东汉京师旱、震关境绿升东古比之当系表

  附表8 汉代蝗灾发生区域一览表

  附表9 秦、西汉自然灾害表

  附表1油是重散依越0 东汉自然灾害表

  主要参考文

  后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禳灾与减灾:秦汉社会自然灾害应对制度的形成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