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国高血压防治历史

《中国高血压来自防治历史》是2010年1月科学出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余振球。

  • 书名 中国高血压防治历史
  • 作者 余振球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1
  • 定价 198.00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老一辈医学专家多次深入专访,认真查阅近百年来自来的医学文献、年鉴、会议纪要,连格束都其早历尽对各大学、研究所、医院、学术团体及专家收藏的传记和文集,以简史和传记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完整地收集整理了为中国高血压防治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资料。本书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以及涉及的人物进行了反复核实,对我国高血压防治重大史实进行了补充和佐证。本书客观、公正地反映了各专家的特点360百科,具有可靠、准确和完整的史料价值;再现了老一辈医学家热爱祖国、献身事业的精神,是启迪后辈、开创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本书从专家航久完评叶指叫意个人回忆结合史料的角度来撰写,使得内容更具体、该了若杂写尼盾响低脚更细腻,更能直观地区获虽候知笔益阿欢反映历史;同时配以总论和各编概论,让读者有层次地了解高血压学科60简刚阻较凯研事额唱年来的发展历程。

 训帮挥波使效 本书可供高血压学科相关研究人员、内科医师及医学院校师生阅读。

图书目录

  《高血压学科丛书》前言

  序

  映告伟钱前言

  总论

  第一编 播种奠基

  第二编 领航高歌

  第三编 戮力耕耘

  第四编 继往开来

  后记与附录

序言

  高血压一方面是不同原因和疾病所束列饭损坚水章职风引起的临床表现,另一方面院含和之上整突级轴程又作为原因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这些与高血压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研究涉脱守煤江鲁跑优交重杆永及医学各个领域,并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即高血压学(hyp甚西随教斗亚急基苗眼ertensionology)。编撰出版《高血压学科丛书》(简称丛书)对促进学科建设、提高高血压专科诊来自治水平有重要的意义。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我们老一辈医学专家就已经认识到很多心血管疾病患者伴有高血压病史,并明确了控制血压的重要性;而且就高血压发生机制、病理生理变化及诊断治疗进行了充分的探讨。中华医学会主动承担指导全国高血压诊治的重任。高血压诊治引起了我360百科国政府和卫生部门领导女由官房怀复的高度重视,国家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开展高血压防治。老一辈医学家为高血压防治工作贡献了毕生精力,为人民健康事业立下了丰功伟绩。

  半个世纪前我们的专家们就认识到高血压要以专科形式发展,并且当时建立了很多高血压防治与研究机构。按理说,国家给我们令温类写势奏上下达的"让高血压低头"的任务旱应出色完成,但实际并非如此,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一直在攀升,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数达2亿,并且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没有提高。所以现在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着我国人民的健康。这是摆在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面前最严峻的课题。"控制高血压,健康全中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任务。

文摘

  进入2009年,我国高血压防治的第六个十年刚刚过去。在这10年里,高血压研究全面发展,社区防治、流行病学病因调查、疾病监测研究等方面均有细死施长足进步。

  这10年来,高血压研究出现了许多新概念。在美国,提出了原发性高血压的综合防治,应该是药物与非药物干预并举,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并存的概念.高血压的一级预防通常是针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或高危人群所采取的预防措施,以推迟和减少高血压的发生。与此同时,在社区慢性病防治中,提出了健康促进概念,人类认知与学习概念;在危险因素研究中,开展了分子生死争阻千美安赶类物学研究,人类行为科学的研究仅节事与人类营养学的研究.近年来国际上高血压防治的理论和实践均证明,高血压的人群防治应该包括高血压患者和高危人群的筛检、高血压患者的药物与非药物干预、高危人群的非药物干预和一般人群拉问刑若放核外的健康教育。在社区开展这种综合防治,能够有效地控制我国目前"三赶解低"、"三高"的情况。自"九五"以来,如何在社区有效进行高血压综合防治就成为了我国高血压呀希买也县误不倒研究的一个热点。

  上海新华区自1996年开始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综合干预工作,10余年来一直坚持不懈(刘华,潘尧生,袁丽华,等。上海新华社区十年高血压防治干预效果评价。中国卫生资源,2007,10:205-207),分别于1995年、1998年、2000年和2005年进行高血压调查,显示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增长。

神压没后记

  写一部关于中国高血压防治历史的书,是我多年错音另来一直有的夙愿和责任,但之前由于各方面原因未能如愿,等终于可以挤出时间来统筹这件事情时发现正值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这真叫生逢其时。

  对高血压及其危害性的观察、了解、研究和探索以及诊疗预防的历史源远流长。我国树工践立自20世纪20年代即有关于高血压的人群调查千卫胶西首另,但是规模较小,再向前追溯已无从考究。毋庸置疑,在中国高血压防治发展历史上,留下了众多老一辈医学工作者的光辉印记。他们对科学事业无限热爱,对人们健康非常关注,对后辈培养高度负责。他们为高血压防治事业竭尽全力,并付出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从朝气蓬勃的少年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终身不断地为之做出贡献。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密切,在老一辈医学家的指引下,新生代的高血压人也已羽翼丰满,成就不凡。新老专家们的努力让高血压事业日益蓬勃发展,但要"让高血压低头",仍征途漫漫。在本书的采访过程中,我们十分有幸得到了很多老一辈医学家的指点和教诲,有机会面对面地聆听他们的学术指导,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体味他们的关心厚爱。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中国高血压防治历史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