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虫名,为鳞翅目,卷蛾科。分布于华南地区。 寄主于香荚兰、柑桔、荔枝、父室芒果、龙眼、阳桃、组临语茶、桑、花生、大豆等多种作物。以幼虫为害新梢、嫩叶、花和幼果,吃成千疮百孔,引起幼果大量脱落,成熟果腐烂。
- 中文名 拟小黄卷蛾
- 分布区域 江西、福建、广西、广东、四川、贵州等
- 别 称 青虫、柑橘丝虫、拟小黄卷蛾
-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 界 动物界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黄色,前翅色纹多变。雄虫前翅黄色,具前缘褶,后翅淡黄色(图5-35)。

卵
椭圆形,常排列成鱼鳞状块,初淡早油黄渐变深黄,孵化前黑色。
幼虫
一龄幼虫头部为黑色,其余各龄幼虫均为黄色,体黄绿色。
蛹
黄褐色,纺重征知获锤形。
发生规律
思银量类 广州地区每年发生8~9代,福州7代,世代重叠,以幼虫在叶苞及卷叶内越冬,少数以蛹或成虫越冬。越冬幼虫于3月上旬化蛹,3月中旬利怕从太沿位苗必防裂羽化产卵,初孵幼虫3月下旬至4月上旬盛发命高营角双士黑怕说座兰,4~5月幼虫大量为害花和幼果,引致大量落果;6月至8月幼虫主害嫩叶;9~11月为害成熟果,引起采果前大量腐烂和脱落。
防治方法
冬季剪除虫枝,清获显立石朝除枯枝落叶和杂草,集中处理减少虫源。摘除卵块和虫果及卷叶团,放天敌保护器中。谢花期及幼果期喷药防治幼虫,可用8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50%杀螟硫开半限病形抗磷乳油800~1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800~9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2.5%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25%杀虫双水剂600~8后列除板随极讲装00倍液,如能混入0.3%茶枯或0.2%中性洗衣粉可提高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