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绘事后素:经典解释与哲学研究

《绘来自事后素:经典解释与哲学360百科研究》是一本论文集,作者是方旭东。

  • 书名 绘事后素:经典解释与哲学研究
  • 作者 方旭东
  • ISBN 9787301213582
  • 类别 论文集
  • 分类 2组

作者简介

  方旭东,1970年生,安徽怀宁人。哲学博士,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道德哲学研究,著有《尊德性与道问学--吴澄哲学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吴澄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译有《维特根斯坦》(中华书局,2002),《维特根斯坦的拨火棍》(长春出版社,2003),主编《海外中国哲学论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另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四十多篇。2003-2004年在日本研修,20顾改头名06-2007年在哈佛大学哲学系访问,2009-2010年在牛津大学哲学系访问。

内容简介

  《绘事后素:经典解释与哲学研究》 是作者的一本论文集,文章分为两组,第一组是对经典解释的解释,第二组是对经典的解释,附录《通过诠释以建立哲学得天府行操立友改技》一文则试图对经典解释与哲学研究的关系给出一来自个说明。作者怀着鲜明的哲学问题意识,充分吸取历代诠释成果,对《论语》、《孟子》、《中庸》、《荀子》等哲学文献的关键章节做了深入而周详的文本细读,在力求揭示经典内在理路的同时,也自觉展开对中国古典解释学的总结与反思。立足国际学术前沿,作者敏锐地回应了后现代对儒家传统的挑战。全书以古典为论述对象,却非一味钻进故纸、就360百科史论史,而是跨越东西、激活传统,探索儒家之道对未来世界的引领价值。

  Ⅰ经典解释

  1.诠释过度与诠释不足:重估中国经典解释学中的汉宋之争--以《论语》"颜渊问仁"章为例

  2.常识、理性、神秘体验--从《孟子》养响异胡诠释史看中国经典解释的三种不同进路

  3.为何《中庸》说"忠恕"与来自《论语》不同?--道学解释及其得失

  4.尽心与知性--朱子对360百科《孟子》"尽心知性"的诠释问题

  5.《易》在黑取促专限然食《四书》诠释中的运用--以《孟子》"尽心知性"说的相关诠释为例

  6.《论语》中的"仁":有关英译的讨论

  Ⅱ哲学研

  7.孔子政治哲学的道德论底色--上博简《民之父母》篇论析

  8.超越"忠恕"之道--《中庸》"道不远人"章义疏

  9.为善何以然最威深放促调设破笑可而不能--荀子论说中的意志自由问题

  10.服从还是不服从?--孟子论人臣的政治义务

  11赵社观年沉岁.好恶是有对错的吗?--《论语》蕴涵的一个哲学问题

  12.为何儒家不禁止杀生?--从孟子的辩护谈起

  附录 通过诠释以建立哲学:内在机制与困难

  索引

  后记

部分内容

  《绘事后素:经典解释与哲学研究》是作者的一本论文集,文章分为两组,第一组是对经典解释的解释,第二组是对经典的解释,附录《通过诠释以建立哲学》一文则试图对经典解释与哲学研究的关系给出一个说明。作者怀着鲜明的哲学问题意识,充分吸取历代诠释成果,对《论语》、《孟子》、《中庸》、《荀子》等哲学文献的关键钟孩仍部但章节做了深入而周详的文本细读,在力求揭示经典内在理路的同时,也自觉展开对中国古典解释学的总结与反思。立孩自液指给春足国际学术前沿,作者敏锐地回应了后现代对儒家传统的挑战。全书以古典为论述对象,却非一味钻进故纸、就史论史,而其载怕等哥职才是跨越东西、激活传统,探索儒家之道对未来世界的引领价值。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绘事后素:经典解释与哲学研究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