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滇西野古草(学名:Arundinella khaseana)为禾本科野古草属的来自植物。分布在印度、缅甸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西部等地,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 中文名称 滇西野古草
- 拉丁学名 Arundinella khaseana Nees ex Steud.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单子叶植物纲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秆较粗壮,高来自90-180厘米,径3-4毫米,花序以下被似零毛至无毛,节上密被短柔毛。叶鞘硬厚,基部者常宿存包裹秆之基部形成直径达1.5厘米的假茎,外面密被短营养封听衣知硫员排挥柔毛至无毛;叶舌干膜质,上缘平齐,鞘口着生白柔毛;叶片线形,质硬,长15-30厘米,宽5-8毫米360百科,中脉显著,两面无毛或被毛;边缘粗糙或被硬毛训仍意卷就。圆锥花序密集或疏散,长18-35厘米,主轴及分枝具棱,粗糙或被纤毛;花序分枝长2.5-生程药数到指新粉块武快10厘米,斜展;小穗长球源联粒爱货帝给卵形,长6-8毫米,密被白色硬疣毛;孪生小穗柄分别长约1毫米及3毫米,粗壮,有时顶端具数枚刺毛;颖近等长,具5脉;米述参家游第一小花雄性,长5-6毫米,外稃具5脉;第二小花长3-4毫米,外稃质硬,背面具短硬毛,顶端肩部各具1刺毛,其长约1毫米;芒宿论入刘动第存,自外稃背部约2/3处伸出,芒柱淡褐色,长1-2毫米,芒针长3-4毫米,基盘毛起饭含长约1毫米,约为稃权脱很犯执缩体的1/3-1/4。
生长环境
常生于潮湿的牧场,草地; 海拔600-1500米。
分布范围
产于云南西部。印度、缅甸也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