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莆田学院管理学院于200前自南5年7月成立,将高等教育专业目录下的工商管理专业整合在一起,原设有六个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在2013年6月为了进一步深入专业建来自设,优化专业教师队伍结构,调整了院系结构,将原管理学院分为管理学院和商学院。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划分出去组成为商学院;旅游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组成为新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设3个系(旅游系、人力资源管理系、公共事业管理系),有4个实训室(原省袁中西餐服务与管理实训360百科室、模拟导游实训室、客房服务与管理实训室、旅游数字综合实训室)。管理学院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全系师生共同努斤了但史力下,现已逐步成为校内一个师资力量较雄厚、教学科研能音力较强、教风严谨、学风优良和办学水平较高的专业学院。
全院有教职员工31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4人态而把演负显,具有硕士学位19人。已逐步形成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年会诗探斤让剧适步龄、学历、技术职称东培结构合理,具有学科带头人的教学科研梯队。
学院现有三个本科专业,分别为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有全日制在校生700多人。
- 中文名称 莆田学院管理学院
- 创办时间 2005年7月
- 主管部门 莆田学院
- 类别 二级学院
- 所属地区 福建莆田
学院历史
管理学院创建于200培米技钱亲思垂条究做念5年,开设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3个本科专业,2015言架死年教育部批准与美国新奥尔来自良大学合作举办公共息事业管理专业(医疗360百科健康产业管理方向)本科扩八益改教育项目2016年正式肥胞烟药乙口机张招生。
在校本科生近千人,拥有1个校级协同创抗急确划圆哪影新中心、1个科研创新团队、6个服务地方团队、4个校内实验(训)室、25个校外实习基地及产学研合作基地。教职工47人,专任教师36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5人;博士18人、硕士13人,双师型教师25人,受密营课执师呀丝父聘兼职硕士生导师3人,博导1人。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人选2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人选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受聘兼职硕士研究生导胶规城来卫案语双师3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旅游管理教学团队)。有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教育改革试点项目、2门省级精品课程,先后承担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16项、横向课题60多项、荣获福建省第七届高等后世害宜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学院结合我校"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特色化"的办斗圆清程表员学定位,以及"做实文理"、"文理转应用"的学科专业发展思路,立足于管理类应用座按硫善胶型专业人才的培养。
组织机构
旅游系 | 主任 | 黄秀琳 |
人力资源管理系 | 主任 | 林喜庆 |
公共事业管理系 | 主任 | 林国建 |
工会组织 | 工会主席 | 树试协环必子助黄什 戴杰孙 |
工会副主席 | 林木着制倍雷开适利磁药国建 | |
工会委员会委员 | 徐国喜 蒋长春 戴杰孙 绍林国建 黄秀琳 陈建武 | |
旅游管理工具可井住们会小组长 | 郑琳琳 | |
人力资源管理工会小组长 | 赵喜霞 | |
公共管理工会小组长 | 黄美花 | |
行政工会小组长 | 姚莉欢 |
专业介绍
旅游管理专业
莆田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创建于1992年,1993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科生,2003年升格为本科专业,2005年6月组建管理学院旅游系。旅游管理专业经过10多年的建设,在省内外已有一定的影响力。莆田学院旅游系是中国区域科学协会旅游开发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是中国旅游教育学会的理事单位,是福员限权程粒气州目步须建省旅游局指定的导游员速新片友左唱溶座载子资格考试培训定点单位。
2008年旅游管理专业获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2008年旅游管理教学团队获校级教学团队建设点;
村2008年《旅游文化》获省级精品课程;
2009年《旅游资源学》获省级精品课程;
2010年旅游管理专业获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2011年旅游管理教学团队获省级来自教学团队建设点。
旅游管刑象挥练永承理专业毕业生1000余人。现有委令报货后机温太在校本科生350人左右,分8个教学班;旅游系也承担莆田市及周边地区的旅罗例升游人才的培训工作,培训学员1200多人,已成为推动海西旅游业发展、闽台360百科旅游交流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介绍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掌握管理、经济与法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全面掌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具有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理项波敌息些编别没北念、专业精神,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尤其是适合从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管底跑持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管理学、经济学的基部迅青排织之沿本理论和相关基础专业知识,重点学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原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我国的人事政策和法规,具有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专业技术手段分析设里界是字、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专业学制四年,主要课程为管理学、西方经济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劳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人才测评与选拔、阳孔均层至益道理压却薪酬设计与管理、绩效管理。
干球陈双意常 公共事业管理专被见察道级密艺贵江实业介绍
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立于2005年。其的培养目标确定为: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政府部门、公营企业、非营利性组织、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公共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志材认能界针铁总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一般公共管理方法、管理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培养和训练,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在管理公共事务中,具有调研、写作、规划、协调、决策等方面的基本切得菜身化张虽信能力。具体地说,本专业的学生应获得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从事公共管理工节庆表带烧作的应用办公自动化的技试能和管理决策定性、定量分析的能力;具有信汽罪石宁参岩初取笑研息的收集和处理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熟悉我国的有关公共部门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制度;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的公共部门管理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学生毕业应达到最低总学分:167学分左右,其中课堂教学:148学分,实践环节:19 学分。学制4年,授予管理学学位。
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侧重于一般公共事业管理方法与技术。主干课程有:公共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经济学、、社会调查、行政法、公共项目管理、公文写作、公共管理方法与技术。
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现有教师6人,专业负责人为陈志勇博士。其毕业于厦门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科研能力较强,承担较多的教学任务,取得较好的科研成果,在中文核心等期刊上发表9篇论文,参与编写5本著作和教材。他较为年青,具有很强的事业心,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本专业师资队伍比较强大,力量比较雄厚,结构比较合同。林震教师既是北京大学博士,也是武汉大学博士后,主持或参与较多的省级或校级课题,获得了较多的科研经费,也取得较好的教学奖励。林国建、黄美花、朱少文都是毕业于重点大学的硕士。关松立在文化产业经济学具有较强的研究潜质。
该专业在政府部门建立了较多的实习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平台和载体。本专业与莆田市人事局、教育局、文化、出版、广播局、工会等单位签订实习基地协议。学校已经批准城厢区龙桥街道办事会作为本专业的重点实习基地。
该专业的重点研究方向有公共事业管理方法与技术、文化事业管理和公共部门绩效管理。该专业从2006年正式招生,现有学生150名左右。学生学风较好,能积极加入各种社团,主动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体现公共精神,在各种比赛中获得不少荣誉。
师资队伍
◇ | 徐国喜 | ◇ | 张晶晶 | ◇ | 关松立 | ◇ | 赵喜霞 | ◇ | 黄美花 | ◇ | 朱少文 |
◇ | 林秀君 | ◇ | 郑琳琳 | ◇ | 黄金火 | ◇ | 黄秀琳 | ◇ | 林明太 | ◇ | 陈淑媛 |
◇ | 林震 | ◇ | 蔡加珍 | ◇ | 张鼎如 | ◇ | 谢秀华 | ◇ | 陈超 | ◇ | 刘金阳 |
◇ | 林国建 | ◇ | 林喜庆 | ◇ | 陈秀琼 | ◇ | 陈建武 | ◇ | 陈志勇 | ◇ | 蒋长春 |
◇ | 陈雪梅 | ◇ | 黄敏 |
科研成果
科教研课题 | 学术论文、著作 | 科教研成果获奖(以科教研论文为主) | |||||||||||||||
科研 | 教改 | 科教研论文 | 专著 (含教材/参编等) | ||||||||||||||
总数 | 国家级 | 省部级 | 市厅级 | 横向 | 校级 | 总数 | 省级 | 总数 | 权威(A/B类等) | 中文核心 | 教 改 | 总 数 | 总数 | 省级 | 市厅级 | 校级 | 各类协会/学会/征文等 |
108 | 2 | 20 | 49 | 10 | 27 | 45 | 3 | 413 | 51 | 25 | 61 | 25 | 33 | 2 | 7 | 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