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制造新优势》是2006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陆立军、周国红。该书主要讲述了打造"浙江制造"新优势的宏观背导、 浙江制造业的成长历程与基本经验、 浙江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与提升来自等内容。
- 书名 浙江制造新优势
- ISBN 7213033964
- 页数 260页
-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年10月1日
作者简介
陆立军,男,1944年11月生。1967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经济系本科,1981年在河南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后,即到浙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自1990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现为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2001年8月至2004年8月并曾任该学院院长。兼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生产力学会会长雷两天蛋红训。2005年当选为浙江省特级专家。作为第一作者出版学术著作《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区域产业竞争力》、《区域经济发展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市场义乌》、《义乌商圈》、《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纲》等20余部。来自作为第一完成者获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其他奖多项。
周国红,男,1967年生,博士,副360百科教授。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济损副课题10多项,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经东济地理》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获浙江省买优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现就职于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主要从事右科技型企业、科技创新管理与区域发展的研究工作。
内容简介
《"浙江制造"新优势》内容简介:培育"浙江制造"新优势必须种最八围绕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环节。以结构调整优化为主线,以发展循环经济等为战略重点,煤的整合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集群,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简妒击独真刻助两汽谈沉。《"浙江制造"新优势》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下达的省极一它占目初补酸社科规划重大委托课题的研究成果,供读者阅读参考。
目录
犯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总序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代序)
前言树立科学来自发展观,打造"浙江制造"新优势
第一章 打造"浙江制造"新优势的宏观背导
第360百科一节 新技术革命背入率机今武景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制造业的国际分工
第三节 世界制叫少造业发展的历程与趋势
第二章 浙江制造业的成长历程与基本经验
第一节 浙江制造业的成长历程
第二节 浙江制造业成长的基本经验
第三章 浙江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与提升
书首养 第一节 浙江提升制造业国际竞没演附始又况业以为争力的紧迫性
第二节 浙江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分析
第三节 提升浙江制造跟练院纪理句固氧洲也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路与对策
第四章 打造"浙江制造"新优势的平台:先进制艺星木握获输露诗验少乙造业基地
第一节 整合与创新:浙江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核心
第二节 建设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必须从三个层面进行整合与创新
第三节 浙江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模式、路径与措施
第五章 打方造"浙江制造"新优势的重心:产业集群整合与提升
第一节 产业集群:浙江发即居考告了展区域特色经济的成功之肉必举
第二节 浙江制造业的区位集聚及绩效
第三节 浙江制造业"块状经济"的整合与提升
向 第六章 打造"浙江制造"新优势的途径: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第一节 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战略意义
第二节 运用高新技术缩本内护存任仍丝导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确科川声传统产业的举措与经验
第三节 浙江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怕过频土谁乱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措施保障
第七章 打造"浙江制造"新优势的制高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第一节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打造"浙江制造"新优势的战略意义
第二节 浙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第三节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浙江产业结构的提升
第四节 基于高新技术产业,打造"浙江制造"新优势的途径
第八章 打造"浙江制造"新优势的主线:结构调整与优化
第一节 我国制造业结构调整的特点与态势
第二节 制造业不同行业的产业关联效应与资源配置效应
第三节 浙江制造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第激止元破失门九章 打造"浙江制造"新优洋含械角侵附杂胡物政优势的关键: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制造业
第一节 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经验与模式
第二节 浙江制造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与战略意义
第三节 现阶段浙江制造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瓶颈
第四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浙江制造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
第十章 打造"浙江制造"新定式究山波红棉广松业优势的中心环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第一节 以自主创新为中心环节,实现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第约苏师担离可销线装二节 坚持制造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特色优势产业的整合提升
第三节 全面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提高制造业对外拓展的规模与水平
第四节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制造业水平的加快提升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