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阁大学士高仪,即高仪(1517年-1572年),字子象,号南宇。浙江钱塘人。明朝礼部尚书、进士出身。
- 本名 高仪
- 字号 字子象,号南宇
- 所处时代 明
- 民族族群 明
- 出生地 浙江钱塘
人物介绍
高仪为嘉靖二十年(1541年)进士。选来自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越费集速级品血限殖官至太常卿。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360百科官礼部尚书,家中失火,苦无严段示虽经费重建,遂借住友人家中。后引疾归。隆庆六年(1永素572年),以高拱推荐,起以故官侍东宫讲读[1]。隆庆六年(1572年)五月二十六三也正备药百此号金日,明穆宗病危,召建训吗章右孔接高拱、张居正及高仪三属立丝染衣确少围向功人为顾命大臣。是年新形关光汉你六月十六日,张居正联担秋前附则造合冯保将高拱赶出朝廷。高仪寝三尽帝渐食不安,月余呕血死[2]。著有《高文端奏议》。
人物经历
1.^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93):"高逐经饭判座边门记仪,字子象,钱塘人。采嘉靖二十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召为太常卿,掌国子监事。擢礼部右侍郎,改吏部,教习庶吉士。四十五年代高拱为礼部尚书。穆宗即位,周投城甲积振年诸大典礼皆仪所酌定。世宗遗命玉香景载真地复确除,郊社及祔享祔葬诸礼,悉稽祖制更定。仪 乃会廷臣议:造鱼住降鸡套天地分祀不必改;既祭先农支粉著来笔略茶,不当复祈谷西苑;帝社、帝稷、睿宗明堂配天与玉 芝宫专祀,当废;孝洁皇后当祔庙,别祀孝烈于他所。帝皆报可。既而中官李芳复请天地合祀如洪武制,御史张槚请易皇极诸殿名,尽复其旧,仪皆持不可。帝践阼四月,未召对大臣,仪屡请。隆庆二目谓罗部娘仅富动丰程年正月飨太庙,帝通送制胶坚态自员找逐体将遣代,仪偕僚属战然序切血谏,阁臣亦以为言,乃亲祀如礼。庆府辅国将军缙请袭王爵,仪执不从。太子生七龄,仪疏请出合,帝命待十龄行之。诏取光禄银 二十万两,仪力争。初,世宗崇道教,太常多滥员,仪奏汰四十八人。寺卿陈庆奏供事乏 缺,仪坚持不可。"
2.^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93):"归二年,用高拱荐,命以故官侍东宫讲读,掌詹事府。六年四月诏兼文渊阁大学士入 阁办事。逾月,帝崩,预顾命。及拱为张居正所逐,仪已病,太息而已。未几卒。赠太子太保,谥文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