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第一汽车大国是怎样炼成的》是2012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毅。
- 中文名称 中国:第一汽车大国是怎样炼成的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页数 339 页
- 开本 16 开
- 品牌 化学工业出版社
内容简介
新华社高级记者振她杂洲张毅先生与中国汽车产业并肩同行,用一支笔记录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中国:第一汽车大国是怎样炼成的》客观地反映了中国汽车产业由弱到大的过程,对汽车行业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中国:来自第一汽车大国是怎样炼成的》可供汽车产业研究者、相关行业从业人员阅读参考。
作身回者简介
张毅,新华社高级记者。法学硕士,陕西西安人。现任职于新华社中央新闻采访中心经济采访室。角岩均愿未土菜末翻困克被聘为腾讯网汽车频道首席评论员、《汽车杂志》特约主笔。出任中国汽车记协副理认明引事长、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1982-少倍困令车她1984年在《西安晚报》当记者。1984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硕士。360百科1987年研究生毕业到新赶华社工作至今。长期从事养商振岁涉外经济、产业经济和宏观经济报道,采写过一大批有较大影响的稿件,被业界公认为多个领域的专家型记者。
编来自辑推荐
本书一书,理性、客观地反映了过去十年中国汽车产业走过的不平凡道路,是中国汽车黄金十年的真实写照。
--原外经贸部首席谈判代表、副部长 龙永图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希望读者可以通过这本文集感受十年来汽车行业走来的脚步,也可以对未来十年作出更美好的憧憬。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董扬
张毅先生与中国汽车产业并肩同行,用一支笔记录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这本书客观地反映了中国汽车产业由弱到大的过程,对汽车行业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付于武
本书一书,全面记录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发生的巨变,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张毅作为中国汽车媒体界一线领军人物,多年来,为中国汽车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赵航
图书目录
第一章:汽车入世冲击波 / 20
外经贸部称:2探背陆改总弦女祖002年初进口轿车增加只是暂时现象 / 002
我国实行进口许可证管理的商品减至12种 / 003
权威人士称2002360百科年我国进口轿车不会大幅增经蒸车队作加 / 003
2002年新发证的进口汽车将陆续进入国内市场 / 004
国家机电办发出通知--严厉打击倒卖汽车进口许排我花听可证活动 / 005
2002年我国汽车进口配额和许可证全部发放完毕 / 006
分析:入世初年进口汽车冲击何以波澜富真饭顾沉达径红临不惊 / 007
2003年我国将继续降低关税 总水平下降1.2个百分点 / 008
2003年我国实行进口许可证管理的商品减至8种 / 009
我国200克会命块演再半花员超2年进口汽车增加5.5万辆 / 010
分析:进口汽车价攻范维右历垂红温格为何不降反升 / 010
汽车产品进口配额2004边题站阳年增至近105亿美元 / 011
2003年我国进口小轿车超过10万辆 档次、排量趋高 / 013
我国2005年取消汽车进口配额管存脸轮六蒸房且预理 继续降低关税 / 013
分析:入世两年进口汽车冲击为何并不明显 / 0否封14
我国进口汽车配额2005年如期取消 / 016
分析:取消进口配额对2005年车市影响几何 / 016
分析:中国汽车产业平稳度过三年保护期 / 017
商务部:取消配额后我国进口汽车实现平稳过渡 / 020
进口关税再次下调 汽车市场进入全面开放新阶段 / 021
加入味九缺刑创机道你保比世贸组织5年我国轿车需求年均增长近四成 / 022
根德双 商务部:中国有亚慢继告知权对进口整车征收高于零部件许官影的关税 / 022
国家发改委:中国汽车大国地位已经确定 / 023
商务部:国家将降低进口汽车零部件关税纯属误读 / 024
分析:"整车特征"管理办法完成了历史使命 / 025
国家发改委:"整车特征"办法制定和调整都正确 / 027
分析:"造车运动"加剧汽车产能过剩 / 029
入世10年中国汽车产业子集物龙如名直晶体在开放中确立大国竞争优势 / 031
财政部:入世10年我国汽车关税税率大幅降低 / 031
入世10年中国进口汽车数量增加 市场比重下降 / 032
分析:入世10年中国汽车业一飞冲天 / 033
明通命她室断回但每会 第二章 中国汽车十年巨变 / 036
2002年我国汽车整车进口将达12万辆 / 0钱民之行许风皮着配38
2002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品进口呈现三大新趋势 / 038
我国十大轿车生产厂家占内地市场份额超过八成 / 040
2003年我国轿车产升蒸量首次突破200万辆 / 041
加价售车成为过去我国轿车消费进入买方市场 / 041
2004年上半年国内十大香次南米轿车厂家排名又有新变化 / 042
我国汽车市场专项整顿取得阶段性成果 / 043
商务部预计2004年我国汽车产量将首次突破500万辆 / 044
背景:近年我国汽车产销量的变化 / 044
分析:如何看待2004年下半年的我国车市 / 045
分析:我国私人轿车知多少 / 046
分析:国内车市走出低谷开始回暖 / 047
私人购车成为我国轿车市场消费主流 / 048
国产轿车进入充分竞争时代 / 049
特稿:原油进口超亿吨的忧思 / 050
2004年我国新推出上百种轿车 新车型创历年之最 / 052
2004年我国汽车产销首次双超500万辆 / 053
分析:三大因素带动国内轿车市场明显升温 / 053
商务部:我国汽车产业进入自觉重组整合阶段 / 054
分析:喧嚣一时的"造车运动"为何烟消云散 / 055
我国现有355个汽车品牌 近七成是自主品牌 / 056
中汽协预计2005年我国汽车产量将达到560万辆 / 057
我国加紧制定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 / 058
2005年上半年汽车产销平稳增长乘用车增幅较高 / 058
分析:国内车市缘何再现排队加价 / 059
分析:取消进口配额汽车进口缘何不升反降 / 060
2005年我国汽车产销有望实现10%以上的增长 / 061
我国已有8.4万家加油站 基本满足需求 / 062
分析:年底车市为何再现"寒冬里的小阳春" / 062
分析:关税降低对2006年进口车价影响不大 / 064
综述:"十五"期间我国汽车产业出现七大变化 / 064
最近5年我国600多万家庭提前圆了轿车梦 / 065
我国民用汽车拥有量2005年有望超过3000万 / 066
"十一五"我国汽车产业将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 067
我国汽车市场进入持续较高速度增长期 / 068
2005年上百款新车型上市 平均三天一款新车 / 069
我国十大汽车厂家销量重新排名 一汽继续居首 / 069
2005年我国汽车产量比"九五"末净增363万辆 / 070
分析:我国还不是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 / 070
中汽协:我国轿车市场进入品牌竞争时代 / 071
分析:汽车消费税调整对国内车市影响有多大 / 072
分析:两项新政策深远影响国内车市 / 073
2006年上半年十大畅销轿车品牌一半是小排量车 / 075
中国车市进入品牌竞争时代品牌价值受到关注 / 076
发改委:近两年将有一大批自主品牌轿车上市 / 077
邵奇惠:我国农村汽车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 077
入世5年我国轿车需求年均增长近四成 / 078
2006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 / 078
分析:2006中国车市大盘点 / 079
2007中国车市仍将快速增长 / 081
中国汽车,海外卖得怎么样 / 083
自主品牌轿车已占国内四分之一市场份额 / 087
我国汽车产销双超720万 超日本成第二大新车市场 / 087
分析:我国汽车产销双超720万意味着什么 / 088
中国私人汽车保有量超过2000万辆 / 089
国家发改委:中国汽车大国地位已经确定 / 090
我国汽车产业形成多元资本结构 / 090
中国车市 私车当家 / 091
上汽南汽携手打造中国汽车业新航母 / 092
2007年我国共推出90款乘用车新车型以轿车为主 / 093
年终评论:四大预测深度剖析2008年中国车市 / 096
我国汽车产销2007年首次突破八百万辆 再创历史新高 / 098
国内车市竞争激烈2008年上半年近60款新车上市 / 098
2008年上半年国产汽车产销首次突破500万辆大关 / 099
分析:《反垄断法》不会改变现行汽车营销模式 / 100
分析:2008年下半年国内车市形势严峻但仍会增长 / 103
分析:消费税调整严重冲击进口车市 / 104
分析:"后奥运"时代国内车市能否由冷转热 / 106
分析:金融危机对中国车市影响有多大 / 108
中汽协会长:汽车业要过冬 但不能冬眠 / 109
中国车市喜忧参半 / 110
分析:燃油税费改革对国内车市带来哪些利好 / 111
南北大众:年底停产是误传 / 113
分析:2008年中国车市跌宕起伏 / 114
振兴汽车产业规划即将出台 / 115
中国车市有望告别低迷 / 117
2008年国产汽车产销逾900万 增幅明显回落 / 118
分析:国内车市高速增长势头戛然而止 / 119
汽车业界认为振兴规划对车市带来重大利好 / 121
分析:汽车振兴规划加快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 / 122
分析:汽车振兴规划为农村汽车消费带来福音 / 123
财经观察:国家扶持政策能否拉抬低迷车市 / 125
政策刺激国内车市回暖 1月销量大增 / 126
受政策鼓励自主品牌厂家纷纷推出小排量新车型 / 127
财经观察:中国离世界第一汽车大国还有差距 / 128
汽车振兴规划全文下发提出未来3年8大目标 / 130
特稿:汽车产业未来三年的行动纲领 / 132
3月车市火爆异常 销量破百万再创新高 / 134
中汽协:国内车市回暖 千万目标可期 / 135
国内车市再现"小阳春"尚待全面复苏 / 136
分析:清醒认识中国汽车产业的全球地位 / 137
车市回暖新车扎堆上市 / 139
分析:振兴规划带动国内车市全面旺销 / 140
车市迎来红五月 国产汽车产销双超110万辆 / 142
车辆购置税近期再下调没有根据 / 142
2009年国产汽车产销有望达到1200万辆 / 143
国家发改委指出警惕汽车产能过剩 / 144
中国车市进入月销百万新时代 / 145
私人轿车开进两千多万中国家庭 / 146
中国汽车迎来年产千万辆 / 147
分析:中国离世界汽车强国还有差距 / 148
上汽有望成为世界第八大汽车集团 / 150
2009年前11月国产汽车产销逾1200万辆 / 151
中汽协: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稳超1300万辆 / 152
车购税优惠政策为何缩水 / 152
2009中国车市体验大悲大喜 / 154
2009中国汽车市场成为全球老大 / 156
中国车市逆势上扬全球惊羡 / 158
我国2009年新车型创历年之最 多数为改型改款车 / 160
中国首次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国 / 160
分析:中国汽车市场拯救跨国汽车公司 / 161
综述: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实施一年成效突出 / 163
中国汽车需要放慢脚步 / 165
中国汽车市场进入多元化竞争 汽车消费逐步理性 / 167
工信部:预计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超2亿辆 / 167
汽车产能过剩 不是危言耸听 / 168
中国汽车增长也要"计划生育" / 170
分析:中国汽车保有量到底有多少 / 171
原装进口汽车为何再受青睐 / 173
我国将对汽车实施积极的进口促进战略 / 175
分析:车购税减征等优惠政策为何退出 / 176
2010年国内汽车产销量突破1800万辆 蝉联全球第一 / 178
分析:全球第一汽车大国能承载多少汽车 / 179
"两会"汽车界代表在关注什么 / 180
分析:上半年国内车市喜忧参半 / 181
上半年国产车产销双超900万辆 增速大幅下滑 / 183
综述:中国汽车保有量破亿的忧思 / 183
二线豪华汽车 中国增势凶猛 / 186
前10个月国产汽车产销双超1500万辆 / 188
分析:中国汽车进入后合资时代 / 188
分析:中外汽车厂商继续看好中国车市 / 190
"十二五"我国将加快汽车流通体系建设 / 191
我国数万家汽车经销商亟须转型升级 / 191
分析:国内车市告别狂飙进入理性增长 / 192
中国汽车黄金十年能否再现 / 194
全球车企重排名 上汽升至第七 / 195
第三章 自主品牌汽车在崛起 / 198
我国现有355个汽车品牌 近七成是自主品牌 / 200
商务部:支持自主品牌轿车开拓国际市场 / 201
中国第一汽车 愿耐寂寞二十年 / 201
且慢为自主品牌的出口喝彩 / 203
你愿意买自主品牌轿车吗 / 206
自主品牌轿车已占国内四分之一市场份额 / 208
2006年轿车销量排名前十位厂家揭晓 奇瑞跃居第四 / 208
徐留平:长安汽车力争跻身国内汽车行业第一阵营 / 209
特稿:中国车为何纷纷"取道"英国研发 / 210
2000辆自主品牌华普轿车出口利比亚 / 211
李书福为何要搞方程式赛车 / 212
综述:从北京车展看自主品牌的进步与差距 / 213
13个汽车自主品牌入选"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名单 / 217
自主品牌中高级轿车荣威750公布售价 / 217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已占全部销量57% / 218
上汽荣威成功秘诀何在 / 219
产量过百万奇瑞将怎么走 / 220
自主品牌为何纷换车标 / 221
吉利集团自主研发成功汽车爆胎安全控制技术 / 223
自主品牌企业纷纷进军中高级轿车领域 / 223
数百辆自主品牌汽车集体亮相展示巨大进步 / 224
综述:三大汽车集团自主品牌建设获突破性进展 / 225
专访魏建军:中国自主品牌要走出"碰撞门" / 226
上汽对荣威宠爱有加 / 228
自主品牌长城哈弗汽车中标政府采购大单 / 230
自主品牌吉利轿车首获C-NCAP四星级碰撞成绩 / 230
高端访问: 奇瑞A3要卖出中国人的品质 / 231
自主品牌长城汽车通过欧盟一级体系认证 / 232
巴菲特为比亚迪汽车品牌加分 / 233
分析:跨国车企2008年在华业绩优于自主品牌 / 237
车市黑马比亚迪 / 239
搞自主品牌条条大路通罗马 / 240
专访左延安:江淮汽车实现华丽转身 / 241
特稿:从"吉利"看中国车市经历的大悲大喜 / 243
王凤英代表建议制定中国汽车品牌发展战略 / 246
中国一汽发布全新品牌战略 / 246
分析:北京车展自主品牌不再是配角 / 247
纳智捷下线推动两岸经贸合作 / 249
吉利购沃尔沃 中国踏上汽车强国路 / 251
中国长安是否在跑马圈地? / 255
股神巴菲特为何访问比亚迪? / 256
巴比为何对比亚迪推崇备至 / 259
长安汽车发布全新品牌战略 / 261
拿来主义不是长久之计 / 262
纳智捷打造两岸自主品牌汽车 / 264
近两百辆自主品牌汽车亮相国家会议中心 / 266
自主品牌汽车并非全面溃败 / 267
上汽自主品牌贵在创新 / 269
从中报看自主品牌汽车业绩 / 271
长城汽车何以一枝独秀 / 274
分析:自主品牌汽车核心动力技术获新突破 / 276
比亚迪走出困境重新出发 / 277
自主品牌应该扬长避短 / 280
第四章 新能源汽车扑面而来 / 282
电动汽车的未来应该是中国人的天下 / 284
分析:新能源轿车何时进我家 / 286
麦肯锡:中国有望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取得领先 / 288
全球首款不依赖专业充电站的新能源车上市 / 288
汽车振兴规划加快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 / 290
国家发改委:新能源汽车不能一哄而上 / 290
王传福:发展电动车事关国家石油安全 / 291
我国自主研发的3款纯电动汽车亮相北京 / 292
比亚迪电动车从出租车市场先突破 / 293
新能源汽车个人补贴终出台 / 295
国家为何不鼓励混合动力汽车 / 297
综述:电动车驶进千家万户还有待时日 / 298
我国电动汽车开始产业化 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 301
新能源汽车在上海世博会承担园区66%运能 / 301
2012年上海新能源汽车年产值将达300亿元 / 302
日产电动汽车聆风2011年初登陆中国市场 / 303
燃油公交成空气污染元凶 出路在于公交电动化 / 303
电动汽车从公交车率先突破 / 304
电动汽车不会增加新的污染 / 306
电动汽车供应不足面临尴尬 / 308
沃蓝达将节油进行到底 / 311
分析:如何全面看待电动汽车自燃事件 / 313
推广电动汽车谨防画地为牢 / 314
外国电动汽车纷纷来华试水 / 316
分析:跨国车企缘何青睐中国电动汽车市场 / 319
第五章 汽车界人物速写 / 322
在中国卖汽车的英国人 / 324
李书福印象 / 325
巴菲特像个老顽童 / 326
福特总裁艾伦·穆拉利印象 / 327
夏治冰印象 / 330
福将李峰印象 / 332
奇瑞掌门人尹同跃素描 / 334
中国长安少帅徐留平印象 / 336
曾庆洪印象 / 338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中国:第一汽车大国是怎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