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大学化学基础教程

《大学化学基础教程》是2009年2月1日出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是中高等学校理工科学化工类规划教材之一。

  • 书名 大学化学基础教程
  • 出版社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年2月1日
  • 页数 296 页
  • 开本 16 开

容简介

  《大学化学基础教程》以"高等工业学校无机化学教学基本要求"和"工科普通化学基本内容"为根据,结合编者多年从事无机化学和普通化学教学和多次编写大学化学教材的经验,在《无机化学基础教程》(牟文生、于永鲜、周硼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全书共分十一章,主要介绍了化学反应的能量与方向,酸碱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反来自应与电化学基础,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配位化合物等内容。本教材内容的叙述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力求做到深入浅出,语言简炼,通俗易懂,便于自学。

目录

  第1章 气体和稀溶液

  1.1 气体定律

  1.1.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1.2 气体的分压定律

  1.2 稀溶液的依360百科数性

  1.2.1 溶液的浓度

  1.2.2 稀溶液的依性

  习题

  第2章 化析失块上察践弱项学反应的能量与方向

 技与获感急另作今 2.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1.1 化学反应计量式

  2.1.2 反应进

  2.2 化学反模散采计好应中的能量关系

  2.2.1 曲律热力学常用术语和基本概念

  2.2.2 热力学第一定律

  2.2高息友假关审.3 化学反应热

  2.2.4 热化学方程式

  2.2.5 化学反应的焓变

预保死水附宽总比乡般  2.3 熵与熵变

  2.3.1 化学反应的自发变化

  2.3.2 混乱度与熵

  2.4 Gibbs函数与达空爱植审免反应的方向

  2.4.1 Gibbs函数

  混通化今技办某被话修液2.4.2 Gibbs函数变与反应的方向

  习题

  第3章 化学反卫季宪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3.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3.1.1 平均速率和瞬时速率

  3.1.2 用反应进度定义的反应速率

  3.2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

  3.2.1 浓度对盾附己已放证移费企穿反应速率的影响

  3.2.2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

  3.2.3 极到亚准差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3 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3.3.1 分子碰撞理论

  3.3.2 过渡状态理论

  3.3.3 活化分子、活化能与参题眼友仅块每粉喜委庆反应速率的关系

  3.4 化学平衡与标准平衡常数

  3.4.1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

  3.4.2 标准平衡常数

  3.5 化学平衡的移动

  3.5.1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5.2 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5.3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5.4 LeChatelier原理

  介兴渐括华注委伟所习题

  第4章 酸碱平衡和精鲜素振余宣沉淀溶解平衡

  4.1 酸碱质子理论简

  4.1.1 酸碱质子理论的基本概念

  4.1.2 质子转移反应

  4.2 水的解离平衡和溶液的pH

  4.2.1 水的解离平衡

  4.2.2 溶液的pH

  4.2.3 酸碱指示剂

  4.3 弱酸和弱碱的解离平衡

  4.3.1 一元五南坏利略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4.3.2 多元弱酸的解离平衡

  4.3.3 盐的水解平衡

  4.4 之耐般执缓冲溶液

  4.4.1 同离子效应与缓冲溶液

  4.4.2 缓冲溶液pH的计算

  4.4.3 缓冲溶液的选择与配制

  4.5 溶度积常数

  4.5.1 溶度积

  4女真则诗调志.5.2 溶度积和溶解度的相互换算

  4.6 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4.6.1 溶度积规则

  4.6.2 同离子效应与盐效应

  4.6.3 分步沉淀

  4.7 pH对沉淀一溶解平衡的影响

  4.8 沉淀的转化

  习题

  第5章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5.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5.1.1 氧化值

  5.1.2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5.2 原电池及其电动势

  5.2.1 原电池

  5.2.2 原电池的电动势

  5.2.3 原电池的电动势与反应的Gibbs函数变

  5.3 电极电势

  5.3.1 电极电势的基本概念

  5.3.2 标准电极电势

  5.3.3 Nernst方程

  5.4 电极电势的应用

  5.4.1 比较氧化剂或还原剂的相对强弱

  5.4.2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

  5.4.3 确定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限度

  5.4.4 元素电势图

  5.5 电解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5.5.1 电解的基本原理

  5.5.2 电解的应用

  5.6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5.6.1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5.6.2 金属的防护

  习题

  第6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6.1 氢原子光谱与Bohr理论

  6.1.1 氢原子光谱

  6.1.2 Bohr理论

  6.2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6.2.1 电子的波粒二象性

  6.2.2 Schrodinger方程与三个量子数

  6.2.3 波函数与原子轨道

  6.2.4 第四个量子数--自旋量子数

  6.2.5 概率密度与电子云

  6.3 多电子原子的结构

  6.3.1 多电子原子的轨道能量

  6.3.2 核外电子的排布

  6.4 元素周期律

  6.4.1 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6.4.2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

  习题

  第7章 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7.1 共价键理论

  7.1.1 共价键的形成与本质

  7.1.2 共价键的特点

  7.1.3 共价键的键型

  7.1.4 共价键参数

  7.2 杂化轨道理论

  7.2.1 杂化与杂化轨道的概念

  7.2.2 不等性杂化

  7.2.3 d轨道参与的杂化

  7.3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7.3.1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基本要点

  7.3.2 用VSEPR推测分子的空间构型

  7.4 分子轨道理论

  7.4.1 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概念

  7.4.2 同核双原子分子的结构

  7.5 晶体的结构特征和类型

  7.5.1 晶体的结构特征

  7.5.2 晶体的类型

  7.6 金属晶体

  7.6.1 金属晶体的结构

  7.6.2 金属键理论

  7.7 离子晶体

  7.7.1 离子晶体的结构

  7.7.2 品格能

  7.7.3 离子极化

  7.8 分子晶体

  7.8.1 分子的偶极矩和极化率

  7.8.2 分子间的吸引作用

  7.8.3 氢键

  习题

  第8章 配位化合物

  8.1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8.1.1 配合物的组成

  8.1.2 配合物的化学式与命名

  8.2 配合物的结构

  8.2.1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和磁性

  8.2.2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8.2.3 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

  8.3 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位平衡

  8.3.1 配合物的解离常数和稳定常数

  8.3.2 配合物稳定常数的应用

  习题

  第9章 主族金属元素

  9.1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9.1.1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概述

  9.1.2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单质

  9.1.3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化合物

  9.1.4 锂和铍的特殊性对角线规则

  9.2 铝及其化合物

  9.2.1 铝元素和铝单质

  9.2.2 铝的化合物

  9.3 锡和铅

  9.3.1 锡和铅的单质

  9.3.2 锡、铅的化合物

  9.4 砷、锑、铋

  9.4.1 砷、锑、铋的单质

  9.4.2 砷、锑、铋的化合物

  习题

  第10章 非金属元素

  10.1 非金属元素及其存在形式

  10.2 非金属单质的结构和性质

  10.2.1 非金属单质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10.2.2 非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

  10.3 非金属元素的重要化合物

  10.3.1 氢化物

  10.3.2 卤化物

  10.3.3 氧化物及其水合物

  10.4 非金属元素的含氧酸盐

  10.4.1 含氧酸盐的溶解性

  10.4.2 含氧酸盐的热稳定性

  10.4.3 非金属含氧酸及其盐的氧化还原性

  10.5 无机非金属材料之碳素材料

  10.5.1 金刚石

  10.5.2 石墨

  10.5.3 碳原子簇

  10.5.4 线形碳--卡宾

  习题

  第11章 过渡元素

  11.1 过渡元素概述

  11.2 过渡元素的单质

  11.2.1 过渡元素单质的存在与制备

  11.2.2 过渡元素单质的性质

  11.3 过渡元素的化合物

  11.3.1 铬的化合物

  11.3.2 锰的化合物

  11.3.3 铁、钴、镍的化合物

  11.3.4 铜、银的化合物

  11.3.5 锌、镉、汞的化合物

  习题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

  附录1 某些常见的无机物质和Cl、C2有机物质的热力学性质

  附录2 酸、碱的解离常数

  附录3 溶度积常数

  附录4 标准电极电势(298.15K)

  附录5 某些配离子的标准稳定常数(298.15K)

  附录6 元素周期表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大学化学基础教程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