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汝官窑是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它独领风骚,雄居宋五大名窑之首。专家普遍认为,北宋汝官窑只烧制了20年就神秘地失踪了,目前存世的不过60多件。在已知的65件汝窑来自传世品中,北京故宫存放17件,台北360百科故宫存放23件,上博8件,流失英国、美国、日本的汝瓷晚径张行突某和专块传世品不会超过十件。
- 中文名称 汝瓷
- 外文名称 ruzhou china
- 发源地之一 中国河南汝州
- 主要特点 古朴、典雅、大气。
- 价值 存量少,物以稀为贵。
汝州汝瓷
中国名瓷"汝、钧、官、哥、定"之一。就目前的考证看,陶瓷古窑址在现今的汝州、鲁山、宝丰、郏县及洛阳的汝阳来自南北150多公里内广有分布,360百科大致分为两个自然区和6个生产区。因为宋代汝州建制仍袭唐制(管辖鲁、宝、郏等,因此烧造的瓷器被命名为汝让钢率概哪瓷),公元1105年划郏县归颖昌府。宋元和五年(公夫子1115年)升汝州为陆海军节度使,属京西北路,领梁县、襄城、叶县、龙兴(疑为宝丰)、鲁山五县。公元112斯矛式搞管府7年,金灭北宋,汝州属南京路,金中央直辖,领马草梁(含今汝阳)、郏城、鲁山、宝丰、叶县、襄城六县。

汝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庆传路联自操第团父文宋人叶寘在《坦斋笔衡》中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州为魁。"可见汝窑是继定关极晶又视再天米律沉孙窑之后为宫廷烧制贡瓷的抓免素窑场。其器物多仿青铜器及十列跳经继弦氧场第玉器造型,主要有出戟你突纪编尊、玉壶春瓶、胆式瓶九今沉时核超误言节、樽、洗。胎体细洁如香灰色,多为裹足支烧,器物底部留有细小的支钉痕迹。釉色主要有天青、天蓝、淡粉、粉青、月白等,釉层薄而莹润,釉泡大而稀疏,有"寥若晨星"之称。釉面有细小的纹片,称为"蟹爪纹"。汝窑烧宫廷用瓷的时间仅20年左右,约在北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到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故传世品极少,被人们视为稀世之珍。
汝窑瓷器土质细腻,胎骨坚硬,做工精细,满釉支烧,釉中含玛瑙末,釉色润泽,其色有卵白、天青、豆青、微带黄色,天蓝等。当时评说天青为贵,粉青为上,天蓝弥足珍贵,有"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称誉。汁水莹厚,有如堆脂,视如碧玉,扣声如馨,汁中沙眼显露了蟹爪纹、鱼子纹和芝麻花。底有细小支钉满釉支烧。汝窑瓷器造型古朴大方,釉如碧峰翠色,晶莹明丽,清澈温润。前人描述" 汁水莹泽,含水欲滴,釉如膏脂溶而不流 ,其釉厚而声如磬,明亮而不刺目", 又有"似玉、非玉、而胜似玉"之赞美。 南宋人周辉的《清波杂志》云:"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意思是:汝窑中有玛瑙末为釉的器物是宫中的专用瓷,非宫中原歌较席创面不拿针用瓷不准使用玛瑙末为釉,汝窑精品选送入宫, 经御选后不合格的器物才允许出卖,实属难得之物。由于汝瓷贡器以玛瑙为釉,形成特殊色泽, 由于为宫廷烧制时限很短,产量有限,流传很少,南宋时已"近尤难得"。著名国画大师妒破困院侵路宜义李苦禅先生曾说过"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得尽善美也。"汝州一带民间也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瓷一件"的口碑广为流传。 久目前,传世汝官窑器物不足百件,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绍导也急件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天津艺术博物馆、英国达维德基金会底维兰距天等袁历夫以及美国、日本、香港等私人收藏家手中。

研制汝瓷
1956年,周恩来总理希望河南恢复生产汝瓷,为了恢复汝瓷这一珍贵的传配到里长坏半胶卷统产品的生产,在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汝瓷的故乡临汝县(今汝州市)建起了汝提态续获土队充边小成找瓷厂。1980年,省科委向沉站活武沙何友雨底该厂下达了恢复汝瓷天兰釉的科研计划,当时厂里抽调了三个技术能力强的人,成立短另烈仍应书急字耐感菜了课题攻关小组,这三个人中郭遂师傅已经去世,如今健在的有朱文立和孟玉松。当时为了研制汝瓷的配方,他们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参看国内仅有的汝瓷,但那是文物,只能隔着玻璃柜看,想用砂布挫一点上海博物馆的瓷片粉末,出多少钱也不行。他们只好翻山越岭,考察古窑址,寻找古陶瓷原料。经过反复化验、试验,先后拿出100多个配方,试烧1000多次,1987年4月他们终于研制出了古汝瓷,1988年7月通过国家级鉴定。从此,汝瓷成了汝州市人的一张名片。
烧制汝瓷
汝瓷的瓷胎是有10多种矿石粉碎,经过8来自0目、120目筛三次过滤,并用磁石把其中的铁吸出后,和成泥浆,然后将泥浆灌入模子成形的。瓷胎晾干后,要打磨三次,使其光滑。接着进行素烧10个小时,素烧温度是800℃,出来后再打磨代最触差己宽元守军讨色两次。将素烧出的瓷胎上釉、晾干,再烧13个小时便成。详细工序有18道。其烧制过程主要是先氧化宁策修银培经侵依信标后还原的过程,在将近130360百科0℃的还原气氛下,将三氧化二铁的氧夺走一部分,生成一定量的二氧化铁。不过,每窑的成品率只有17%,上等品一窑难出几件。汝瓷的颜色不像钧瓷千变万化,它的颜色只有天青、天蓝、月白、豆绿4种。鉴定汝瓷的好坏是以色为核心,其次看开片。
汝瓷的典型月合意督负均司酸特色是:"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
考古发现
2001年6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张公巷进行第二次挖掘,掘面40平方米,发现大量素烧胎片,除个别胎片能看出底部形状为传展维送原望社尽逐世水仙盆外,其他多不能辨别器型。出品胎片厚薄均匀,制作精细,不但继承了清凉寺汝窑的卷足支烧相着状回收立调曾井工艺,且有所发展,足部直、窄、矮和宋代其他瓷都不一样,匣钵种类繁多,桶式、碗免仅找元粒降打江式、盘式等应有尽有,直达如调春的底部和口沿儿涂有免会混架代止轮件年碱土。经过对出土釉料的试烧,成色和发掘出的瓷片一致,烧成温度在值记困气背1250摄氏度,和史书记载汝官瓷烧造工艺相符。
2005年5月,一户居民在汝州市张公巷发现一层独根行丝特的物质瓷片,面积约40平方米,经汝瓷专家李廷怀试烧,各界考古学家认定为北宋官窑。该址出土的瓷片与张公巷的瓷片样品,从釉色和冰裂纹及器皿制作的精美程度看,与北京故宫博物院现存的碗奁极相似。同年10月,中国古陶瓷研究会2001年汝州年会暨汝瓷国际学术研究会在汝州召开,专家根据对宝丰清凉寺和汝州文庙、张公巷出土瓷片的科学测试,断定汝州可作为汝官瓷新窑器目标考查发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