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安全立法研究》是2009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于文轩。
- 书名 生物安全立法研究
- 作者 于文轩
- 类别 生物学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年10月01日
内容简介
《生物安全立法研究》全面考察了生物安全立法的现实基础,系统总结了国际社会和典型国家的生物安全立法实践,对生物安全立法来自的价值定位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生物安全立法研究敌迫社居特席干怎让夜》构建了生物安全立法的目的体系,认为生物360百科安全法的制度体系由预防控制性制度、支持保障性制度和恢复补救性制度构成。《生物安全立法研究》还从法规体系、立法内容和与现行立法的衔接等方意机特短面,就我国生物安全立法的健全和完善提出了建议,并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转基因生物安全法》学者建议稿。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生物安全立法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 生物安全立法研究的背景
- 生物安全立法研究的目的
第二节 现有相关研究成果及其评价
- 关于生物技术管理立法的研究
- 关于生物技术环境影响的生态学研究
- 关于生物技术发展的经济学研究
- 关于生物技术发展的环境伦理学研究
第三节 重要概念和主要研究方法
- 重要概念解析
- 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生物安全立法的现实基础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当技术发展成为"问题"
- 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现状概述
- 现代生物技术引发的主要生物安全问题
第二节 解决路径之争:发展还是保护,抑或折而中之
- 技术发展优先论
- 环境保护优先论
- 可持续发展论
第三节 立法绍宽环好应对:国际社会和各国的努力
- 生物安全国际立法
- 典型生物安全国别立法
第三章 生物安全立法的价值定位
第一节 基本观念:现代生物技术活动的价值性
- 生物科学本身的价值中立性
- 现代生物科学研究活动的价值选择
- 现代生物技术活动的价值倾向性
护谁船且试研那单艺 第二节 生物安全立法的正义价例激主判告月边对右值:超越平等和自由
- 正义理八老细太权村论的演进及其理念整合
- 生物安全立法之正义价值的内直罗容
- 生物安全立法之正义价值的特征
第三节 生物安全立法的秩序价值:安全性与可预见性有机统一
- 秩序理念的法学解说
- 生物安全立法之秩序价值的距内容
- 生物安全立法之秩序价值的特束今富征
第四节 生物安全立法的效率乎便价值:经济考量之辨
- 效率的经济学解释及其法学方法论考察
- 基于法学效率理念对生物技术经济学研究成果的再评价
- 生物安全立法效率价值的内在规定性
- 生物安全立法之效率歌价值的特征
第五节 生物安全立法的价安位值冲突及其解决
- 生物安全立法的正义一秩序价值冲突及其解决
- 生物安全立法的正义一效率价值冲突及其解决
- 生物安水波声束需全立法的秩序一效率价值冲突及其家核解决
第四章 生物安全立法的目标选择
第一节 生物安全立法的目的
- 确立生物安全立法目的的依据
- 保护人体健康
- 维护生态安全
- 促进生物技术健康发展
- 立法目的体系的内在结构
第二节 生物安全立法应确立的基本原则
- 生物安全立法确立基本原则的依据
- 风险预防原则
- 谨慎发展原则
- 全程范项己三入前入困斤管理原则
- 基本原则才文远杀岁首输黄算养体系的内在结构
第五章 生物安全立法的制度构建
第一节 生物安全立法制度构建概述
- 生物安全立法确立基本制度的依据
- 生物安全立法选择基本制度的标准
- 生物安全立法确立的基本制度体系
第二节 生物安全法的预防控制性制度
- 预防控制性制度的理念基?
- 风险抵御制度
- 贸易规制制度
- 应急处理制度之应急预案措施
第三节 生物安全法的支持保障性制度
- 支持保障性制度的理念基?
- 信息交流制度
- 公众参与制度
- 资金支持制度
第四节 生物安全手较烟后法的恢复补救性制不属渐降松境粮报末甚度
- 恢复补救性制度的理念基?
- 应急处理制度之应急处置措施
- 损害赔偿制度
第六章 我国生物安全立法及其健全和完善
第一节 我国生物安全立法现状
- 我国现行生物安全法规体系的构成
- 我国现行生物安全立法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第二节 我国现行生物安全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立法理念定位不明致使生物安全立法工作停滞不前
- 法规体系结构性缺陷导致生物安全管理问题凸显
- 管理体制不合理造成监管掣肘和空白
- 管理制度不健全使得生物安全管理缺乏制度资源
- 立法技术不成熟导致法律适用困难重重
第三节 我国生物安全立法的建构和主要内容建议
- 加快健全我国生物安全法规体系
- 制定综合性生物安全法的必要性
- 综合性生物安全法的主要内容
- 生物安全法律制度条文设计举例
- 综合性生物安全法与现行立法的衔接
结论
附录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转基因生物安全法》(学者建议稿)
附录二《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
参考文献
后记
·收起全部<<
前言
以转基因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现代生物技术的蓬勃发展不仅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惠益,同时也使人类面临多方面的风险。尽管这种"双刃剑"特征在任何技术发展过程中都会有所体现,但在现代生物技术发展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对此,科技界、产业界、经济学界与一些环境保护组织的态度截然相反,不同国家采取的应对策略也各不相同。但是,对现代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加强监管,特别是以法律手段确保其健康发展,目前已成共识。由此,生物安全立法逐渐产生,并在有些国家已经逐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法律体系。
作为一个现代生物技术发展较为迅速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既重视现代生物技术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潜在和现实的机遇,也注意到了相伴而生的生物安全问题,并将法律规制作为推动现代生物技术发展、保障生物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在诸多方面,我国现有的生物安全立法却无法为生物安全管理提供充分而有力的支持。在其中,既存在机制和制度方面的原因,更有理念基础方面的原因。这些问题的妥善解决,是健全和完善我国生物安全立法的必经之途。于文轩博士很好地把握了这一关键线索,从价值定位、目标选择、制度构建和立法完善等层面,对生物安全立法进行了深入、系统而全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