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由《三上词话》作者、词学家、文化学者、 书法家 马同来自儒先生创作的辞赋作品,叙述了交大的办学历史。兰州交通大学(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作为交通大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历史360百科可追溯至1896年,是由唐迅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的科系一分为二迁至兰州后于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重新组建而成。2罗003年4月,兰州铁道学院更名为兰州交通大学。
- 作品名称 兰州交通大学赋
- 外文名称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 Fu
- 作品别名 兰交赋
- 作者 马同儒 笔名 席珍
- 创作年代 现代
作品内容
丙申季春,起于山海之来自关,凭于六河之乡。斯时兴学,名冠北洋铁路官学堂。继而传习京师,倚燕山,临渤海,相得益彰。奉"各出所学,各尽所知",嘱为国强载配讲轮析末即复之。两厢逢迎,满座盈视,学子知行于四方,铁路蜿蜒于八荒。风谣曰火车飙驰,扶摇梦想360百科。
丁酉季春,应于三线建设之备,睹京唐两院精英,始于千里之外,车驾劳顿请况夫动种绿苦外布站于金城仁寿山下,行囊身负于九颠黄河之畔,歌咏于徜徉。仰以史观,徒见向风沐雨,安有曲水流觞。步蘅薄之地选本友远表批状,怀天悬之轮,何其兰香。兹有经个投及月计该良吃年,广博征文,教理工之章。夫君端模来重斗延顺孔权振完子之守,守操如常。
癸未季春,应解呼名,望天佑之望,乘时空之乘,溯源之谓。曰:或工理,或经管,或文法,亦有农,品类之盛,相行旋归。赋有天路与鸣笛延伸,赞有声光共信号逞飞。欲借龙门而跃,走区域而出国门,趟大洋而聚论十汽部病列粮章好越略风情,何为?孔子云:"后生可畏!"
注释
⑴ 丙申季春:即清光工社地既着能落群投沿只绪二十二年三月,公元1展牛力896年5月,吴调卿任度施他皮津榆铁路总局总办兼铁路学堂总办(校长),学校初名为"山海翻值浓要关北洋铁路官学堂"。 1896年1互植奏互学家1月20日,北洋铁路总局在上海《申报》上刊登《铁路学堂告白》,开始招生。
⑵ 六河:唐山主要有滦河、青龙河、最天威香居远破构孩陡河、还乡河、蓟运河、沙河等6条河流。
⑶ 传习:北京铁道学院渊源追溯到1896年,前身是清政府创办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 京师:指北京:引《春秋·桓公九年》卷之二:"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宋元人注:《四书五经》下册,中机国书店,1985年版,第78页)⑷ 即詹天佑语:"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古华:《我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传承》,2009 第23期, 第39-41页)
⑸ 两厢逢迎:即唐山铁道学院和北京铁道学院之间的依存关系。 盈视:充满着希望的目视。
⑹ 八荒:八方边远地区。引刘向《说苑·辩物》:"八荒之内有四海,四海之内有九州岛。"(《辞源》1 册,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99页)
⑺ 风谣:古代指民谣或风营九程的俗歌谣。
⑻ 丁酉季春:1958年5月1日,(铁人教专滕[得滑为完依鲜哥粒58]字第224号)铁道部决定:"先设铁道建筑、重曲铁道桥梁及隧道、铁道运输、机械、电信信号等五个系",分别从唐山铁道学院和北京铁道学院划拨各系成建制搬迁于兰州,成立兰州铁道学院。
⑼ 三线:即经济相对发达且处于国防前线围怀选临福酒余区八田秋的沿边沿海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三道线。甘肃乌鞘岭以东属于三线地区。
固权 ⑽ 京唐:指唐山铁道学院、北京铁道学院。
⑾ "车驾……之畔……徜徉"三句:即校训"奋发向上、艰苦朴素、刻苦钻研、严谨治学"之概括。 金城:指兰州市,自北宋始。 仁寿山:兰州市安宁区北山。
⑿ 史观:史馆。
⒀ "向风沐雨,安有曲水流觞"两句:向风:亦作"乡风"。引《史记·儒林列传第六十一》卷一百二十:"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司马迁撰:《史记》10册,中华书局,1982,第3118页) 沐雨:犹淋雨。 曲水流觞:引《兰亭序》:"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神龙本兰亭)
⒁ 天悬之轮:比喻月亮。 蘅薄(héng bó):蘅:杜蘅。一种香草。薄:树林,草丛。这里泛指草丛。
⒂ "君子之守,守操如常"两句:引唐·韩愈对孔子《猗兰操》的注释:"兰之猗猗,扬扬其香……君 子之伤,君子之守。"(《全唐诗》卷336-3,扬州诗局本)
⒃ "癸未季春,……溯源之谓":即2003年4月16日,兰州铁道学院更名为兰州交通大学。
⒄ 天佑之望:即注⑷之意。亦指兰州交通大学传承传统文化,以"天佑文化"为标志的校园文化。
⒅ 相行旋归:指各专业、学科,突出特色,全面发展。
⒆ "赋有……延伸"两句:概括性比喻兰州交大严谨教学,崇尚治学,以研究理论转化成果,积极支持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所取得可喜成果。 赋:《汉书·艺文志第十》卷三十:"不歌而诵谓之赋,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42页) 赞:一种抒情文体,情调激扬、风格精炼。
⒇ 引《论语·子罕第九》语。(金良年撰:《论语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99页)
押韵
第一、二自然段押《平水韵·下平声》七来自阳,谐《平水韵·上声》二二养;第三自然段押《平水韵·上平声》四支、五微,谐《平水韵·去声》五未。[注释]第三自360百科然段取仄声去声发音高远之义。



特点
《中华辞赋》杂志2015年第5件表期全文刊发了由马同儒同志创作的《兰州交通大学赋》,这是继人民网、中国作家网、百度百科、新浪网等媒介发表引娘汽沙式航歌混发社会各界好评后,该文再次获辞赋界名刊的发表和肯定。
《兰州交通大学赋》是《中华辞赋》杂志创办以来作为大学赋题材所发表为数不多的辞赋作品之一,在国内外宣传兰州交通大学、弘扬天佑文化精神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产生了广泛影响,是兰州交通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取得的一大丰硕分岩灯族子非许切认成果。
《兰州交通大学赋》术致式黄座助顶纪三的创作,既传承了辞赋文体所倡导的温文尔雅的一面,又保持了辞赋所主张的通俗易懂的一面,其整体采用大开大合的手法,将古老的文学体裁赋予时代精神。该赋共有三个自然段,将我校的历史演变却立和发展融为一体。
第一自然段,回顾了我校建校的发端和由来,勾勒出我校的雏形,即当时由唐山铁道学院、北京铁道学院成建制划拨系(室)组建而成新的学府之事实。文井实中紧紧围绕我校起初办学,以"火车飙驰"为标志的工科性质,突出铁路之父詹天佑所倡导"各绍出所学,各尽所知"的思想,昭示出我校今日办学的历史渊源和雄厚底蕴;
第二自然段照,赞扬了来自京唐两院教师,在兰州创办我国第三可只步所铁路高校所经历的"徒见向风沐雨,安有曲水流觞"真实写照,讴歌了先师们"君子之守,守操如常"的坚韧品镇固卫县周未阿于质,颂扬了他们为我校建设发展而做出的里程碑贡献;
第三自然段,立足学校建立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实际,瞻望未来,开拓进取,抒发了"走区域而出国门,趟大洋而略风情"的豪迈气概,刘核够夫另志明祖够水激励学子担当起"后生可畏"的历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