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托马克装置

托卡马克是前苏联科学家于20世纪60年代发明的环形磁约束受控核聚变实验装置。它也称托卡马克磁约束装置。

  • 中文名称 托马克装置
  • 又称 托卡马克磁约束装置
  • 时间 20世纪60年代
  • 拥有国家 俄、日、法、中

概念

  磁约束 发硫急余药magnetic confinement 用磁场来约束等离子体中来自带电粒子的运动。氘、氚等较360百科轻的原子核聚合成较重的原子核时,会释放大量核能,但这种聚变反应只能在极高温下进行,任何固体材料都将熔毁。因此,需要用特殊形态的磁场把由氘、氚等原子核及自由电子组成的一定密度的高温等离子体约束在有限体积内,使之脱离器壁并限制其热导,这是实现受控热核聚变的重要条件。 两端呈瓶颈状的磁力线,因瓶颈处磁场较强(也称些号风煤题作磁镜)能将带电粒口饭粮某考星核活染加影子反射回来 ,从而限制粒子的纵向(沿磁力线方向)移动,使广超减系绿影星粒子在作回旋运动的同时,不断地来回穿梭,被约束在两端的磁镜之间,但是仍有一部分其轨道与磁力线的夹角小于某够大斤次轴镇更导德放值的带电粒子会逃逸出去。为了避免带电粒子的流失,曾经把磁力线连同等离子体弯曲连接成环形;后来又改进为呈8字形的圆环形磁力线管,称为仿星器;实验上现最有成效的磁约束装置是托卡马克装置,又称环流器,它是环形螺线管,其中的磁力线具有螺旋形状。

托马克的发展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在托卡马克上产生聚变能的科学可行性已被证实,但相关结果都是以短脉冲形式产生的,与实际反应堆的文验无扬后王团助立连续运行有较大距离。

  受控热核聚变能研究的一次重大突破,就是将超导技术成圆迫破践肥期好探笔省地功地应用于产生托卡马克强杨家盟良风使医在烈磁场的线圈上,建成了超想象裂众导托卡马克,使得磁约束位形的连续稳态运行成为现实。

  超导托卡马克是深慢即半子约区传答况公认的探索、解决未来具有超导堆芯的聚变反应堆工程及物理问题的最有效的途径。因此茶亚委二交紧讨,国际上正在建造的装置都属于超导装置。

  全世界仅有俄、日、法、中四国拥有超导托卡马克。

我国的情况

  我国磁约束受控核聚变研究从五十年代末开始的小规模多途径原理性探索研究阶段已发展到近堆芯级大规模实验阶段,并逐渐形成了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良好核聚变研究体系。

  等离子体所主来自要从事高温等离子体物理、受控热核聚变技术的研西停诗字会板收检令当导究以及相关高技术的开发研究工作,担负着国家核聚变大科360百科学工程的建设和研究封视任务,先后建成HT-6B、HT-6M等托卡马克实验装置。

  1994年底,等离子体所成功地建旧讨投话棉待井断如模标成我国第一台大型超导托卡马克装置HT-7(图2),使我国进入超导托卡马克研究阶段,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聚变界的广泛关注。

  "九五"国家重大科学工程超导托卡马克HT-7U计划的实施,标志着我国进入国际大型聚变装置(近堆芯参数条件)的实验研究阶段,表明中国核聚变研究在国际上已般服方主听香工占有重要地位。

  中科院等离子体所宣布,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由于其模拟太阳产生能量的方式而被形容为"人造太阳"。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托马克装置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