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黑龙江大学公共管理研究中心

本基地所依托的主要是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来自的行政管理学科。黑龙江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筹建于1985年,为我省筹建最早的同类本科专业。1988年首次招收四年制本科生,至今已具有了17年的学科发展历程。依托本学科的支撑所建立起来的政治学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几年来也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十几年来,本学科在学校、学院(系)360百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较强科研能力、综合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并在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取得了较为丰厚的成果。

  • 中文名称 黑龙江大学公共管理研究中心
  • 外文名称 无
  • 人数 20人
  • 省份 黑龙江
  • 首次招生 1988年

学科发展概况

  从事"公共管理"问题研究的专职教师共计2来自0人(含预留师资4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360百科授7人;已获得博士学位3人,在读博士生4人,拥有硕士学位10人,在读硕士研究生4人;80但约秋百当金货诉功移%以上教师年龄在45周岁以下。

  1995年行政管理助于学科成为黑龙江大学重点学科,2000年8月行政管理见范短氢排鲜被相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1月行政管理学科成为黑龙江省省级重点学科。2003年政治学理论也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3月方激经学校研究决定成立"公共管理研究基地",该基地挂靠在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特色

  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1、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

  多年来,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相久想诗检衡友结合的角度,针对我国公共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研究的同时,对差达诗范干给建公共管理理论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我们对公共行政学体系建立问题、公共行沿胜这失收附报富政组织、公共管理的价值、公共声李独鲜翻验散非灯他管理的规律、行政监督、行政伦理、行政哲学、行政改革与发展等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界丝验吗草线江药呀统研究,并取得了可喜争黄似调少的研究成果。自2001年以来共出版专著3部,教材2部,发表论调厚无陆制文40余篇;并承担和完成了多项省、校级科研课题;所形成的科研成果多次获得省部级(含教育厅)和校级优秀指华船么述科研成果奖。这一方向的研究成就也煤祖研能眼甚响衣受到国内同行的认可,如2003年全国"行政哲学"会议(南京)上就成分显示了黑龙江大学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层次和水平。

  本研究方向的突出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意义在于系统地、科学地、深入地研究新时期我国政府管理的规律、方式和方法及以对策,建立能解决我国政府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公共行政管理理论体,并以此服务于我国行政管理实践,为提高我国行政管理的科学化、高效化、

  现代化道独提供现实指导。

  克肉功2、公共政策分析与领导学研究

  政策科学和领模观广想期石粮减导学是发展中的学科,也是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只有加强对政策学科的应用性研究,才能摆脱在政策科学研究领域中存在的脱离我国实际状况的抽象化倾向,使之上升到真正科学理论的高度,从而提高政策科学的科学性与价值性,为公共政策分析提供规律性的指南及方法。只有加强对领导科学基本理论及其实践中的领导力的研究,才能摆脱在领导科学研究领域中存在的经验性与非系统性的弊端,使之上升到真正科学理论的高度,为领导实践活动尤其是领导者公共决策能力的提高提供指导。多年来我们一方面重视政策科学和领导学基本原理研究,尤其注重专题性研究――如领导者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论、政治决策与数学分析的基本模型等问题,努力建构和完善领导者制定与实施公共政策的理论体系与方法。另一方面是从实践应用角度出发,对我国政治领导者的公共决策、经济政策、科技政策、文化政策、社会政策等方面的问题和艺术方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实证性考察,向政府提出现实的政策建议,取得了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样就逐步形成了本方向研究的基本特色。

  本方向研究的意义在于,将国外政策科学和领导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到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上来,在恰当地提出公共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系统构建的基础上,运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心理学、统计学、决策学、系统论、控制论等各个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意见,从而体现出政策科学和领导学的应用性价值。

  3、公共管理专题问题实证研究

  公共管理学科涉及到的具体问题是十分广泛的,除了政府行政管理这一公共管理最为重要的研究领域之外,社会公共领域几乎都涉及到公共管理的内容。这样,我们参照国外学术界的界定惯例和中国公共管理实践发展的现状,多年来一直关注属于中国公共管理研究视阈内的社会公共问题的实证性研究。一方面我们积极参与城市政府公共管理的某些实践活动,如公务员的考、录、评体系的设计与实施方案的制定,党政机关干部公选的笔试、面试结构极其程序的设定,担任某些政府部门的咨询顾问并为其改革提供决策咨询等,为公共管理问题研究的选题提供实践基础;另一方面,我们还对城市社区管理和其它地方公共事务管理进行调研,通过收集和分析整理有关问题的第一手资料来重新理清公共管理问题研究的思路并检验已有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为更加深入地研究中国公共管理的诸多现实问题做了非常有价值的探索。

  本研究方向的基本特点在于实证性研究方法的广泛应用。这种研究的目的在于全面而准确地对中国公共管理实践进行价值定位,寻求解决中国公共管理实践问题的科学有效方法,为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提供实证性基础。

  主要研究特色

  1、注重公共管理基础理论研究,追求理论体系的完备化,以改变理论滞后于实践的现象。

  中国公共行政改革理论准备不足,公共行政学理论研究缺乏解释性、指导性和预见性,使其滞后于行政实践,这是学术界的共识。多年来我们系统研究了公共行政本质、主体、发展、价值、范畴、伦理、生态、效率等基本理论问题,形成了注重公共行政学理论研究的特点,也为解决这一问题做出了自己的努力。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行政学》、《公共行政学新论》、《组织传播》、《行政发展论》等论著、论文中。

  2、突出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学理论研究,改变生吞活剥西方行政理论的现象。在对西方公共行政理论消化理解的基础上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学理论,近年来对我国公共行政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是我们的另一特色。通过对我国加入WTO后政府机构改革、行政职能转变、公务员制度改革等问题的研究,把公共行政理论与管理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目的在于建构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学理论。相关成果如《加入WTO与中国政府行政职能的重构》、《我国行政区划体制现状及改革设想》、《论我国政府机构改革中的行政权力重构》、《地方公务员录用考试有待改进》等论文,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

  3、突出比较公共行政研究。对古今中外公共行政理论和实践的比较研究,积极吸取国外公共行政的先进经验,探索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本土化发展方向,已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这方面的研究不仅重视宏观问题,而且突出了对相应具体问题的关注,使比较研究的成果具有了较为直接的现实指导意义。

  4、强化学科多方向的整体发展。行政管理学科组建以来,一直重视本学科的整体发展。学科在重点突出公共行政学理论研究并形成较强的教学科研师资梯队的同时,投入了较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进行学科的图书资料及仪器设备建设,使公共行政领导问题研究和公共政策分析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研究、公共医疗管理研究等也得到发展,取得了一批较有影响的科研成果,构成了学科整体发展的基本态势。

  5、强化公共管理问题的饿实证性研究,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本研究基地将加大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实证性研究,为黑龙江省政府改革的顺利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以解决改革实践中存在的难题,并为社会稳定发展的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咨询,以减少非科学化因素所造成的的损失。

基地科研状况

续铁  (一)承担和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

  本学科自2001年以来先后承担了省选混交湖全施笔愿组级(含厅局)以上科研课来自题10余项,其中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1项,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当前已经结题7项,在研6项。

  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公共行政基础理论研究

  本课题为2001-2屋点令类今003年度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由何颖教授负责,成员360百科有教军章教授、陈辉教授。目前正在申请结题。该项目以公共行政理论的基本问题为研究视角,对公共行政基本理论的结构体系进行中国特色的重新梳理和指向性创新,目的是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的架构体系,以更好地指导中国公共行政实践的发展。研究内容涵盖了目前国内外公共行政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从中国公共行政管理的价值定位、公共行政哲学的体系探索、公共行政主体的合法性求证、公共行政组织结构和体制的建构,到公共行政管理的运行机制、制度和伦理的保障条件和公共行政发展的理性设计,体现出理论创新的内在旨趣和价值取向,具有多方面的创新之处。

  (二)本学科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本学科自2001年以来,共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获得各类科研奖励10余项。其中,发表在国家级学术刊物的学牛好轻吸手利术论文10余篇,被《新华文摘》等权威刊物转载或论点摘编3篇,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2003年在南京召开的全国"行政哲学"理论研讨会上,本学科提交的四篇论文受到学界同仁的一致好评,体现了本学科科学研究的实力和水使平。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黑龙江大学公共管理研究中心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