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紫红毛菜(Bangia atropurpurea),藻体丝状丛生,生活时淡黄紫色或紫色,以假根着生在岩石上。
- 中文名 暗紫红毛菜
- 学名 Bangia atropurpurea (Mertens ex Roth) C.Agardh, 1824
- 二名法 Bangia atropurpurea
- 界 植物界
- 门 红藻门
形态特征
幼植物体为单列细胞的丝状体,成熟后上部为几列细胞不分枝的丝状体,长可达7㎝,宽20-62μm;基部细胞较上部细胞狭长;每个细胞具1个轴生星状色素体及1个无鞘蛋白核。无性生殖是由顶端营养细胞转变成单孢子囊,每个内形成2,4或8个单孢子;单孢子球形,直径7一-9μm。有性生殖不详。
生长环境
生长于急流冲击处岩石上。
分布范围
分布于山西,河南,西藏。国外分布:日本,波兰,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