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清初蜀中三杰

明末清初,四川地区经历数十年战乱,经济残破,人口锐减,文化板荡意父因。当时只有遂宁吕潜与新都费密、达县唐甄三人被称为蜀中最有学问的人物,他们交谊深厚,唱和频仍,合称"清初蜀中三杰"。

  • 中文名称 清初蜀中三杰
  • 人物 吕潜、费密、唐甄

吕潜

  吕潜(1621-1706) ,明末清初著名书画来自家、诗人。南明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吕大器之子,字孔昭、石山,号军井缩生差星顺半隐、耘叟,晚号石山农、石山居士,四川遂宁人,侨居江苏泰州。明崇祯十五年(1642),吕潜中举人,十六年(1643)中三甲第287名进士,官行人,授太常博士。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攻陷北京,吕大器奔南京,以弹劾马士英去官,入广东。吕潜奉母寓于浙江省之苕溪(今湖州市),复流寓扬州。不久,吕潜闻父病逝都匀(今贵州都360百科匀市),继遭母丧。身逢乱世,江流离迁,尝尽人世间琐尾之苦。因蜀道险远,逢滇黔之乱,实难归葬,往来湖州与扬州之间前后达40余年。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方归蜀,换热思部限该剧我扶父母灵柩归故里安葬,强扬茶葬父于遂宁城北嘉禾桥。吕潜离蜀时,生女方五月,返里时,已46年,潜见其女,有"牵衣惊老大,掩涕述流离"之句。自此闲居家乡,从事稼圃,购小楼三楹,题曰"课耕楼",徜徉山水,过着隐忍清贫的遗民生活,以诗书画娱老,时称"诗书画三绝"。卒葬遂宁枣子坪,享年八十有六。《国朝耆献类征》卷46实连亚严白眼始讲口清罪6、清嘉庆本《四川通志略体即端》、《遂宁县志》等有传。胡传淮编选有《吕潜诗选》、发表有《"诗书画三绝"奇才吕潜初探》(《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与陈名扬合编有《诗书画大家吕潜》, 有助于吕潜研究。

费密

  费密(1623-1699),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和思想家。字此度,号燕峰,四川新都人。费经虞子。奉父流寓泰州,其父邃于经学,尽传父业,工诗文,究心兵农礼乐等学,以教授、卖文为生,当道拟举鸿博,荐修《明史》,皆为辞。费密守志穷理,讲学著述,在文学、史学、经学、医学、教育和书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后代学者评论说:"蜀中自杨升庵外,唯密著作最富,论说精辟,对后世颇有影响"。

唐甄

  唐甄(1630-1704),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和政论家。初名大陶,字铸万,号圃亭。四川省达州(今通川区蒲家镇)人。出身于官僚击相个用战者火高地主家庭。清顺治十四年 (1675)中举人。曾在山西长子担任过10个月的知县,因受逃犯牵连被革职。后曾经商,因赔本乃流寓江南,靠讲学卖文维持生活。著作主要有《潜书》。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清初蜀中三杰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