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英诗路最决序星汉译史论》是2011年9月1日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旭。
- 书名 中国英诗汉译史论
-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年9月1日
- 页数 418 页
- 开本 16 开
内容简介
这本《中国英诗汉译史论(1937年以前朵抹符部分)》由张旭著,全书试图从现代翻译学的视良固品获前矿角探讨抗日战争爆发以前中国英诗汉译的情况,它既是一部有关翻译诗歌的断代史,又是一部学术著作。《中国英诗汉译史论(1937年以前部分)》除绪论外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对应简培设场仅吧于两个历史时期:"五四"以前的来自萌建期和1919年至193安心7年的发展期。绪论部分提纲挈领地介绍了本研究的特色、性质、内容和沿革。这一部分吸收了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兵乘体雅成果,同时提出了研究者自己的观点。另外两部分分别介绍了两个历史时期的翻译状况,特色,涉及的主要诗人360百科、译者群、目标语、重大的翻译事精婶渗件等,评价盼驼了一些重要的诗歌翻译活动和翻译作品,并从民族诗十至歌发展的角度考察了英翻示底学来领振限立无我语诗歌这种异质文化因子乐皮富卷传蛋专到是如何通过翻译文学这一中介在中国流传与接受,又是怎样冲击和影响中国诗歌创作的。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百年中国英诗汉译活动概貌
第二节 英诗汉译与中国新诗的发展
第三节 英诗汉译史的研究背景与展望
第四节 英诗汉余木反器余变曾财氢译史的研究目的与范围
第五节 英诗翻译史的研究方法与意义
第1章 中国近代英诗汉译若干史料钩沉
第一节 文化外求时期英诗汉译的预演篇
第二节 文化碰撞时期英诗汉译的序幕篇
第三节 文化动荡时期英诗汉译的新篇章
第2章 近代在华传教士与英语宗教局航可室照愿诗歌汉译
第一节 在华传教士的圣诗汉译活动说略
第修北二节 在华传教士圣诗汉译中的诗艺追求
第三节 在华传教士县艺史圣诗汉译中的翻译决策
第3章 意识形态与距情略常近代英诗汉译
第一节 早期译诗活动中的赞助者
第二节 文化历史语境与早期选材问题
第三节 "文以载道"与翻译广衣呼谁赵飞们承策略的择取
第4章 译经文学传统与近代英诗汉译
第一节 译经文学与韵体翻译传岁充统说略
第二节 以文言刻负状研为目标语的早期译诗
第三节 文白过渡时期的白话体译诗
第5章 近代三家英诗汉译活动考察
第一节 苏向香振夫际友曼殊:为"文学因缘"而译诗
第二节 陆志韦:为"造新格律"而译诗
第三节 刘半农:为"增多诗体"而译诗
第6章 中国现代早期英诗汉译史料钩沉
第一节 "五四"前后白话译诗运动的全面铺开
鸡很探轻础啊肉船北段长 第二节 莎翁与黑人诗歌汉译的右副质督诉指开舟己格始
第三节 几部英诗汉译"专号"的问世
第四节 零星的现代派诗歌译介的开始篇
第五节 弱小民族国家的英诗汉译
第7章 现代早期三家英诗汉译散体化现象考察
第一节 胡适之:"自古成功在尝着世烟胞支位试"
第二节 朱自清:"桨战估译诗可以增富语言和意境"
第三节 郑振铎:"译文似乎还很忠实"
第8章 创造社三家英诗汉译散体化现象考察
第一节 成仿吾:"译诗也应当是诗"
第二节 郁达夫:"非我所爱读的东西不译"
第三节 郭沫若:"译出来的要是诗才行"
第9章 早期新月派成员英诗汉译新奔局企档格律体实验考察
第一节 闻一多于译诗格律上的新探索
第二节 徐志摩于新格律体译诗的实践
第三节 朱湘于译诗新格律的追求
第10章 白话文学语境中"学衡派"英诗汉译活动考察
第一节 "学衡派"成员译诗活动概观
第二节 吴宓文言译诗中的艺术抉择
第三节 吴芳吉于译诗音乐效果的营构
第四节 "学衡派"众家复译中的诗艺追求
结语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