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矿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是来自中国矿业大学跨院系沉放充处知说终的机构,是中国矿业大学科技服务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隶属中国矿业大学,挂靠科学技术处。
地理位置
江苏省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

主要职能
定位于技来自术转移的理论研究和实务,并全面致力于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面向煤炭行业开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共性技术研发、组织与扩散,并逐步向非煤领域拓展。
组织机构
下设旧末行责怕征研两断完五个部,项目管理部、项目孵化来自部、市场推广部、成果与知识产权部、产学研合作部。
项目管理部(项目服务部):

项目跟踪协调及经费管理、科技政策咨询、技术项目挖掘、项目开发包装、中试项目服务、引入风险资金服务以及企业管理咨询服务、企业战略规划、企业技术诊断、项目可行性技术省石升社这心引载经济分析等。
项目孵化部:
对已筛选的科技成果进行孵化,吸引风险资金投资,提供相应的服务等支持条件,完成技术成果的配套性、可靠性、适用性,通过技术转移进入技术市场推广获得收益,再去孵化新的项目,形成孵化基地的资本可再生循环。
市场推广部:
引进、培养职业经纪人; 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交易接洽;对技术项目提供技术中介服务;对已孵化的成果进行项目推介及投标指导;共烟染总建校企技术中心、校企联盟,构筑长效的技术转移通道。
成果与知识产权部:
专利代理与咨移灯活负刻均洲超调询、培训;法律咨询、诉讼代理、合同审查、法律培训;建立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在线交互式技术成果科技需求对接系统;科技信息汇集与发布、成果展示;项目对接洽谈;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项目评估鉴定。
产学研合作部:
负责产学研工视实燃争降作网及相关数据库的开发组织,以及建成后的运行和维护、信息更新和推广;产学研工作信息(政策谈输府兵式日包信息、典型案例、统被例愿假你好市逐强倒计数据、成果与企业技术需求供需信息等)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应用;产学研工作简报编发;校企联盟等专项工作的协助推进;参紧顶布乱就故与策划、筹备组织产学研合作成果展示洽谈会、论坛、项目推介会等相关活动;做好与产学研合作各方(政府、高校、院所、企业等)的日常联应鲁络、沟通协调和关系维护交相。
人员配置
中心拥有一批高素质,年轻化,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员工队伍。主要管理人员选花切重格相从始超开均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述华让语伤找才兰语急中心设主任一名。
作用
中心负责制定学校技术转移政策条例;校外各类工程中心和共建研发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国家和地方科技产业化项目立项和管理;各类横向项目的孵化培育、科技成果管理推广和转化以及校外技术难题的攻关等。中心的成立很好地解决了产学研合作"机构缺位"的问题。
意义
中心是中国矿业大学技术资源与产业界此植决换就实现双向对接的桥梁,与国内外企业界和学术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中心作为中国矿业大学与企业合作的窗口,广泛开展科技人才培训与科技交流活动。
产学研合作
重点实验室
级别 | 序号 | 名委晶般露获绝专称 | 批准日期 | 管理部门 | 备注 |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 1 |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 2006.7 | 科技部 | |
2 | 冲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2008.5 | 科技部 | ||
国家级工程实验室 | 1 | 矿山物联网应用晶甚超者一境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 2011.12 | 国家发改委 | |
2 | 煤矿深井建设国验建精华那家工程实验室 | 2008.11 | 国家发改委 | 国家发改委2008年11月批准,中煤特殊凿井(集团)办打基查不守论权消有限责任公司、淮北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矿业大学在安徽淮北市共同实施. | |
3 | 煤矿充填开采国家工程实验室 | 2013.07 | 国家发改委 | 国家发改委2013年7月批准,山东能源新矿集团联合中国矿业大学在山东新汶市共同实施。 | |
其它省部重点实验室 | 1 | 煤炭加工与高效洁净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2005.12 | 教育部 | |
2 | 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2008.12 | 教育部 | ||
3 | 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2009.12 | 教育部 | ||
4 | 矿山瓦斯粉尘灾害技术基础研究实验室 | 2005.12 | 国家安监总局、国家发改委 | ||
5 | 矿山水害防治技术基础研究实验室 | 2005.12 | 国家安监总局、国家发改委 | ||
6 | 资源环境信息工程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2007.10 | 江苏省教育厅 | ||
7 | 江苏省凹土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 2008 | 江苏省科技厅 | ||
8 | 国土环境与灾害监测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 | 2009.3 | 国家测绘局 | ||
9 | 江苏省煤基CO2捕集与地质储存重点实验室 | 2010.9 | 江苏省科技厅 | ||
10 | 江苏省物联网感知矿山工程实验室 | 2010.9 | 江苏省发改委 | ||
11 | 江苏省土木工程环境灾变与结构可靠性高校重点实验室 | 2010.11 | 江苏省教育厅 | ||
12 | 深部煤炭资源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2011.12 | 教育部 |
工程研究中心
级别 | 序号 | 名称 | 批准日期 | 管理部门 | 备注 |
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 | 1 | 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2005.10 | 国家发改委 | |
2 | 国家煤加工与洁净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011.12 | 科技部 | ||
其他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 | 1 | 矿山生态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2006.6 | 教育部 | |
2 | 矿山数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2007.10 | 教育部 | ||
3 | 国家环境保护清洁煤炭与矿区生态恢复工程技术中心 | 2003.12 | 国家环保部 | ||
4 | 江苏省电力传动与自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005.7 | 江苏省科技厅 | 我校非第一依托单位 | |
5 | 江苏省矿山支护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008 | 江苏省科技厅 | 我校非第一依托单位 | |
6 | 江苏省多晶硅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008 | 江苏省科技厅 | 我校非第一依托单位 | |
7 | 江苏省能源经济管理研究基地 | 2008.1 | 江苏省哲社规划办 | ||
8 | 江苏省综采综掘智能化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012.12 | 江苏省科技厅 | ||
9 | 国家煤炭智能开采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点) | 2013.08 | 江苏省科技厅 |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中国矿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