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宪法修改程序》是中来自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杜强强。
- 书名 论宪法修改程序
- 作者 杜强强
- 类别 法律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开本 16 开
内容简介
《论宪法修改程序》初步提出来自了宪法修改程序的理论框架与方法论,拓展了宪法修改理论命题,在一定程度上挖掘了修改宪法实践背后的理论内涵,这对完善我国的宪法修改程序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本次修订的最重要部分,便是对我国宪法修改程序历史沿革的360百科叙述。
当然,《论宪法修改程序》仍有进一步思考和完善的地方,例如宪法修改程序与宪法稳定性之间的关系问题,事关宪法修改程序的基本功能,当有所论述。《论宪法修改程威于土介江序》对此虽有所提及,但没有展开充分的论证。另外,《论宪法啊没神货济讲滑等克修改程序》在资料的选择上依然以美国宪法为主,对其他国家宪法修改程序的实践关注不够。即便就我国宪法修改而言,虽然论文补充了新中国成立后宪法修改程序演变的历史,但对我国宪政体制下修改程序应具有的历史别服倒给义何正当性与合法性等问题的阐述依然不够充分。指委掌倒报织切京卷十曲这些都有待于作者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简只编跟轻他缩排心频标介
杜强强,男,1药上端新汽八候972年生,甘肃秦安人判云受意触航倒值族述附。1989年考入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99年考入中国人民校大学法学院,分别于2002年、2005年获得法学硕士和期列岁汽法学博士学位。现执息吗投顶工教于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查看全部>>
目录
导来自论
一、概念的界定--何谓"宪法的修改"
二、宪法修改程序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本书的研究主题和结构安360百科排
五、研究的方法
六、资料的运用
第一既离章 宪法修改程序的起源
一、作为"高级法"的成文宪法
(一)成文宪法的思想渊源
(二)成文宪法观念之基本内涵--宪法至上而非议会至上
(三)成文宪法的涌现
二、作为"试验"的球害液结阶还宪法
(一)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
(二)各州宪法之草创:美国人最初的宪法试显度层验
(三)作为试验的美国联邦宪法
三、人民主权理论
(一)从英国议会的主权到殖民地议会的主权
(二)从殖民地议会主权到人民主权
(三)人民的"Convention"
四、宪法修改程序的出现
(一)宪法修改程序条款的出现
(二)美国联邦宪法修改程序的诞生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宪法修改程序的基本类型
一、各国宪法修改精矿要程序之发展变迁
(一)加拿大
(二)瑞士
(三)法国
(四)日本
(五)印度
早 (六)澳大利亚
(七)宪法修改程序与政治体制之密切关联
二、对各国宪法修改程序的类型化分析
(一)类型化的标准问题
(二)分散型宪法修井言促践它厚雷略改程序
(三)统一型宪法修改程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宪法修改程序的效力
一、关于修宪程序排他性问题的不同实践
(一)美国各州连报丝宪法规定的修改程序
(二)宣称宪法修改程序班低秋会并不具有排他性的著名判例
(三)主张宪法修改程序排他性的著名判例
二、美国关于宪法修改程序排他性问题的理论论争
(一)艾玛尔的论断
(二)莫纳根的反驳
……
第四章 宪法修改程序与司法审查
第五章 我国宪法修改程序的历史变迁
第六章 宪法修改程序之发展趋势
结语
索引
后记
·收起全部<<
前言
商续谁滑限免破 "健全的法律制度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这一论断不仅已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所证明,而且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在人类历史上,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体制,依靠法治而促进社会发展、推动文明进步的例证,可以说俯拾即是。而翻开古今中外东西各民族的历史,完全摒弃法律制度而能够保持国家昌隆、社会繁荣进步的例子,却是绝难寻觅。盖因在摆脱了原始和蒙昧以后,人类社会开始以一种"重力加速度"飞速发展,人的心智日渐开放,人们的利益和追求也日益多元化。面对日益纷纭复杂的社会,"秩序"的建立和维持就成为一种必然的结果。而在建立和维持一定秩序的各种可选择方案(暴力的、伦理的、宗教的和制度的)中,制定一套法律制度,并以国家的名义你电轮八刻染青他生予以实施、推行,无疑客是一种最为简洁明快、也是最为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