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哲学与科学的结构关系

《哲学与科学的结构关系》是2007年12月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础赵星论阿,作者是蔡禹僧。

  • 书名 哲学与科学的结构关系
  • 作者 蔡禹僧
  •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年12月
  • 页数 966 页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两篇:形而上学之科学化与分析哲学去形而上学之科学化的两种尝试及其失败,哲学与科学的机构关系。内容包括:形而上学之几组住吧兰形则科学化企图的破灭,现代哲学之科学化企图的破右其下船承获衣首念领井灭等。

作者简介

  蔡禹僧1964年生,名蔡本永胜,1986年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毕业后在华电北京研究生部工作,后于1987至1989年参加中国文化书院由汤一介教授主持的东西方哲学比较专业的学习,1989年开始在国家能源部工作,业余时间写诗,出版了《悲欣诗集》,1993年辞职,专门从事哲学研究和艺术创作。二十年来累计出版四百余万字的哲学著作与论文,专著著作出版有《哲学与科学的结构关系》(100余万字,新华出版社),《逻辑的历史性发展》(30万字,中来自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宇宙历史哲学》(100余万字,新华出版社),《宇宙本体论》(高亚线群头办流晚创5万字,线装书局)。此外《剧本》杂志2008年发表了其话剧剧本《奥林匹克》,同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了蔡禹僧《奥林匹克》英汉双360百科语单行本。同时进行书法创作与研究,文津出版社1994年出版了《蔡永胜草书曹植诗》,线装书局2011年出版了《蔡永胜自书诗二种》。在国内刊物如《中国社科论坛》、《书屋》,据临民段章宜香港《中国评论》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论文《从人格神到理性上帝》、《战争之于人类文明的意义》、《人类文明在危机中的更生》获《书屋》评选的20破界散剂有快06年最佳论文奖,2010年在《中国社会科学论坛》发表的《中国向以民项扩文明的世界意义》受到国内文化哲学界的好评,2005年发表在香港《中国评论》上的《人类的选择》、《人作为为自觉的历史性存在者》受到普遍赞扬,2002年4月发散按曾兰备省限老灯就必表于中国文学杂志《当代》上的长诗《巴米扬大佛》(笔吸队误权名蓬溪)以世界历史性视野整川浓程即厚司转错、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受到圈内专家的好评。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哲学与科学的结构关系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