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鞍钢,男,1955年6月出生,上海青浦人。作为"文革"后的首批大学生入读改上非核沙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主持多丝密外云那注号项国家及省部级社科项目,曾获"全国百篇优不活争秀博士论文"和"中国图来自书奖"等全国及省部级奖项。
- 中文名称 戴鞍钢
- 外文名称 未知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地 上海青浦
人物经历
1985年硕士毕业后留系任教。后在职攻读博士,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生导师,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晚清史、社会经济史的教学和研究。
主要贡献
著有《晚清史》、《大变局下的民生》、《港口、城市、腹地--上海与长江流域经济关系的来自历史考察》、《发展与落差--近代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进程比较研究》、《江浙沪近代经济地理》等,主编《中国地方志经济资360百科料汇编》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获奖记录
1998年11届中国图书奖:《二十五史新编·晚清史》,《晚清史》是其中的一部。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直果奖(1996一19官侵示路拿处往97)著作类二等奖:《二十五史新编·晚清史》问,《晚清史》是其中的一部。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96 一1997)论文类三等奖:机杆证电工机互是《近代上海与长江流降苏抓镇强输域商路变迁》,《近代史研究》反题肥且岁1996年第 4期。
上海市天跳兵证与段蛋道真够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98--1999)菱类太笔各弱病皇是特孙端论三等奖:《港口·是技图角喜吧展城市·腹地--上海与长江流域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