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过量开采地来自下水或地下水补给宗年脚即金来源被阻截而另导致含水层疏干的现象。
- 中文名 地下水资源枯竭
- 外文名 exhaustion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 学 科 环境科学
- 释 文 为防止水源枯竭恢复含水层
基本介绍
根据联合国的一项统计,目前全球至少还有10亿人缺少干净的饮用水,而每天有多达6000人,其中大部分是儿童,因缺水而死亡。德国乌珀塔尔的气候、环境和能源研序投雷政究所估计称全球每年来自有1500万人因缺水或饮用不干净的水致病死亡,26亿人生活在水质低于西方标准上够吧单保激胜胡的环境里。6个东非国家和5个邻地中海的北非国家都属于严重缺水的国家,三分之二的非洲地区每年都将面临干旱的威空优来离革京手月谈搞组胁。

影响及危害
1.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
2.造成权准茶良程计杨地面沉降、塌陷
3负输.破坏房屋、公路、铁路、桥梁、水利、市政公用设施、矿山等工程建筑物,导致建筑物开裂、倾斜、倒塌、埋没。
4.河流,湖泊水量减少形成干涸等灾害
5.减少泉水流量
6.泉水流量减少则破坏了古建筑物与文物的保护,甚至因泉水枯竭使古井和旅游景点失去保史量亲利按安若了应有的旅游价值。
7.水井枯竭
8.单井用水量减少造成水井报废,或掉泵360百科,含沙量增加,使设备维修费与耗电量增加。
9.影响植高精课讲书存甚连角被生长造成植被低矮,遇到暴雨可能形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10.影响水土保持,造成水土流失
11.造成人、牲畜伤亡
应对措施
为防止水源枯竭,应采取限制地下水开采最和人周特敌业云集道物工引渗、人工回灌等开源节流措施来保护和京职复因各农降月的恢复含水层。
补给方式
地下水主要有降水入渗、最史必洋松白末失异汽胞灌溉水入渗、地表水入渗补给,越流补给和人工补给。在一定条件下,还有侧向补给。地下水的排泄主要有泉、潜水蒸发、向地表排泄、越流排泄和人工排泄。泉是地下水天然排泄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