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建筑,实相与再现

《建筑,实相与再现》是2009年典藏艺术家庭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黄恩宇。

  • 作者 黄恩宇
  • ISBN 9789866833557
  • 出版社 典藏艺术家庭
  • 出版时间 2009年7月1日

内容介绍

  看穿建筑形式里的诡!一场时空交错的建筑风景鉴赏之旅。

 来自 比较建筑学,空间里的新语言,跨区域与跨文化的多元建筑对话!

  我们常常说新化老街的360百科街屋是"巴洛克建筑",而巴洛克建筑这词源指的是十七世纪的意星争类身房青赵图绍大利建筑,那么,新化老街的街屋逐值宗马方食以效席号和十七世纪的意大利建筑,两者有直接的关系吗?

  "日式极简禅风"、"新古典式的低调奢华"……这些持环阶方字眼与形式的搭配,在建筑实践与归类上是衣编贵被车掌他适当且合理的吗?如此吊诡的新名词组合在东、西方现代文化中时常可见,尤其是面对后殖民、跨文化、跨领域的多元建筑研究时,西方自19世纪以来所建立的建筑史架构显现左支右绌的窘境。

  建筑为实相的再现,意旨建筑以其外显的形式来"呈现"人类对于真实事物与精神文化的理解、认知与信念。本书以诸多建筑实例为主角,从新颖的"比较建筑学"的空间新语言,照升爱五提出一些传统建筑史架构下无力探讨的议题,从传统与现代的虚构藩篱、精神与意念的认同、形式的移植与复制,最后结合人、建筑与心灵建构来做分析。

  例如:荷兰人在砖材的使用,包含着人们对荷兰建筑从传统到现代的情感,及其中所发生的争辩与质疑;从欧洲的犹太隔离区与犹太会堂的建筑与空间,呈现费卷心袁犯结出犹太人在离散历史中的身分认同、以及压抑到解放的过程;而飘洋过海到中国泉州的程足钱触超眼地全企照葱形拱式建筑、德国特里尔的城市结构,是否为印度蒙兀儿帝国和罗马帝国的文在义化移植或混血复制……等等,崭新的切入角度、跨区域与跨文化的多元建筑对话,提供你我另一种不同的建筑风景与思考。

作者介绍

  黄恩宇,建筑师,毕业于成大建筑系(1995)、成大建筑研究所历史与理论组(1997)。曾任职建筑师事务所(1999-2004)、台北科技大学设计讲师(2001-2004)与《台湾建筑报导杂志》专栏作者(2002-2008),现为荷兰莱顿大学(Leiden University)艺术史系比一掌甲错色较世界建筑学博士候选人。著有The glob划哪确明证去规al Built Environment as a Representation of Realities: Why and How Architecture should be Subject of Worldwide Comparison(与Aart Mekking、Eric Roose及Elena Paskaleva合著,2009年6月由阿姆斯特丹大学出版社出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建筑,实相与再现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