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因明学的起源与发展

《因明学的起源与发展》是2008年8月1日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日本)武邑尚邦。

  • 书名 因明学的起源与发展
  • 作者 (日本)武邑尚邦
  • 类别 中国哲学
  • 译者 杨金萍,肖平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内容简介

  因明是古印度的逻辑学说,"因"是指推理的根据、理由,"明"是知识、智慧,所以因明是通过宗、因、喻等所组成的论式,进行推理、证明的学问。学派纷争的年代,为了证明本派学说的正确,指明对方学说的错误,辩论的方法成为至关重要的工具,害尽歌永议重三亲责据运在长期辩论中,逐渐形成了推理形式。最早起源于古印度正统婆罗门哲学派别关于祭祀的辩论,其中正理派深入研究了逻辑问题,以五支作法为中心,初步归纳出正确推理的基本规则和错误推理的原因、类型。

  《因明学的起源和发展》为日本佛教净土真宗本愿寺派僧侣兼学者武邑尚邦(1914-2来自005)撰写,全面梳理和研究自玄奘以来因明学在中国的发展脉络,以及传入日本之后的承袭演变和学派分野,是迄今为止首部中日因明学学术史。除详细评介360百科中日僧侣学者有关因明学注疏的传世文献之外,《因明学的起源和发展》还收录了敦煌出土的三种因明学东制选写本,并对其加以识读和解说。

书目录

  著者序

  译者序

  第一部因明研究史

  序论因明的形成及其背景

  一、逻辑思想在印度的起源及知识论的形成

  二、因论师的出现--量论的形成及其发展--《遮罗迦本集》的逻辑论--《方便血货日脸士守心论》的逻辑论

  三、正理派的逻辑论--般阁多足的论点--陈那的逻辑论

  四、陈那的因明台做改革及其以后印度逻辑学的发展第一章中国的因明研究

  第一节因明的传承和传人

  一、五明论的诞生--《瑜伽师地论》的七因明论

  二、慧远的量论--因明的接受--中国因明研究的发端--唯识比量--因明的接受与中国佛风得真良离言蛋促积教的特征

  第二节中国对因明的接受

  一、《因明入正理论》的翻译及其研究--研究者及其著述--神泰一文轨一净眼一玄范一文备一基一靖迈一吕才一明觉一壁一玄应一元晓一灵隽

  二、《因明正理门论》的翻译--研究者及其著述--普光一神泰一圆测一文轨一净眼一玄范一憬兴一

  胜庄一定宾一文备一道证

  三、中国因明的确立--慧沼一智周的著述--兵某站其后的研究--崇俊一从芳宽料端么的一太贤一利涉一利令南演明一清斡一道献一道邑一俊清一道宪一如理一择邻一圆悟--宋代以后的因明研究

  第防资呢分院古游项料看伟二章日本的因明研究第一节因明的按太劳它传人--初期的因明研究

验考存秋触套逐工尼  一、因明的传人--南寺系的传承(道昭一行基一行信一法隆寺的孝仁一元兴寺的平备一神睿)--北寺系的传承(玄肪一大安寺的庆俊一愿晓)--护命(元兴寺)的因明研究

  二、北寺系的因明研究及其影响--善珠的因明研究

  三、因明研究在日本的发展--研学竖义制度与因明研究--行贺一修圆一春德

  第二节因明研究在日本的展开

  一、课题分类研究的展开--延寿的《宗镜录》--守宠(元兴寺)一明诠(音石)一真玉创惠(三松寺)一隆光(药师寺)一惠畛(东大寺)一道诠(法隆寺)一诠律(池边)一平黑换肥巴另皇智(药师寺)

  二、南都的普通研究者和著述--元兴寺的研究者(贤应一延保)--东大寺的研究者(忏安一长载一愿建一延义一圆超一忠最一泉球一观理一法藏)--法隆寺的长贤--药师寺的长朗--大安寺的庆俊一玄睿一仁觉

  三、兴福寺系统的因明研究--维摩会的竖义制度--研究者(空晴一真喜一仲算一守朝)

  四、喜多院(本院)的他原作封清激门型迅触因明研究(主恩)--法差别意许问题--胜胜、胜劣、二他用的三传--林怀的《三

  十三过本作法》问题--研究消老者与著述(经救一真兴一清范一真原电衡伟击早征稳温范一赖信一隆禅)

  五、永超的《东域录》--其后的研究者(湛秀一赖信一永缘一慧晓一觉晴)

  第三节日本因明研究的成熟期

  一、藏俊的因明研究及其著作

  二、藏俊以后的因明研究及著作(觉素百赶慢除多区宪一信宪一贞庆)

  三、因明研究的新方向--秘密口传倾向--内因二明的综合研究--英弘一兴玄一觉遍

  四、秘密口传式的研究(良遍一缘圆一专英一缘宪一英玄一英禅一辨范)

  五、内因二明的综合化(宗性)--其后的研究者和著作(宝锋院草一圣禅一延真一藏圆一圣守一光英一竞空一英宪一圣宪一良信一英训一义范)

  第四节批判性研究的抬头及其进展

  一、北岭天台宗的因明研究--叔山的竖义--玄昭的因明研究--《因明谱系图》所示天台因明的两个系统--兴福寺空操系的因明研究

  二、东大寺惠畛系的因明研究--算题的研究与因明研究的排斥

  三、江户前期各宗教学的研究和因明研究--《三十三过本作法》的研究--对《因明大疏》研究的回归

  四、药师寺的因明研究--丰山系统因明研究者出现的原因

  五、真言宗系的因明研究--智山派与丰山派的研究者及其著述

  六、净土真宗系的因明研究及其著述

  七、江户中期的因明研究--慧澄痴空的因明研究--明治以后的因明研究

  八、宝观的因明研究及其著述

  结束语

  第二部敦煌出土因明著述的研究

  一、文轨著《因明人正理论疏》--解说与文本

  二、敦煌写本《净眼的因明书》--解说与文本

  三、敦煌写本《因明论三十三过》--解说与文本

  附录:中国·日本的因明学者及其著作一览

  ……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因明学的起源与发展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