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畲族村位于增城市来自正果镇东部罗浮山西北麓,是广州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村落。畲族古代为游猎民族,历代生活在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山区。增城畲族主要从湖南迁入。至今定居于增城的有盘、雷、耒(lei)三个姓氏,分居于吓水、通坑、榕树吓三条自然村约300余人。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民歌和服饰,善长唱山歌,360百科还有作为其氏族标志而崇拜的图腾。
- 中文名称 广东增城畲族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区
- 地理位置 增城市正果镇东部罗浮山西北麓
- 特点 有自己的语言、民歌和服饰
- 景观 桃花谷、柿树坡
概述
体宁集源间板叶值 畲族村风景清幽来自,林木茂盛,拥有很多独特的景观。自然景观主要有荔枝园、桃花谷、柿树坡、扫把山、梨花沟、枇杷谷、枫360百科树坡、古树神韵、竹溪村落等,人文景观主要是畲族特色的房屋建逄筑、文化习俗和酥醪(lao)古观(博罗县境内)等。2008年被中国休闲悠优奖评委会评定为"最佳休闲乡村"。2013年被评为广州市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区。
畲族开居地
畲族8 0 0年前开始在此定居。位于一条山沟内,四面环山,沟长约1 000米,沟内自然风光十分秀美,沟内有小溪流过,泉水涓涓,不时听到鸟鸣雷占教必。沟内植被茂盛,以高大乔木为主,树种有沙木,鱼尾葵、竹子,有几棵畲族开居时留下的古树,受到畲族人人保护。保存有畲族廾居时房房屋遗址,残垣断墙。
畲族文化
来自畲族是以玉犬为图腾的民族,畲族祖图被纳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畲族的古老传说中,畲族人的始祖是犬,每逢春节要祭拜始祖。农历大年初一一大早,正果镇畲360百科族村里的男女老少,便带着供约品,聚集在祠堂烧香祭拜,大放鞭炮。在这一天,祠堂里会郑重张挂着一幅约6米长的《畲族祖图》,让村民们瞻仰。过了农历大年初一,这幅祖图又收藏在村委会。

述同胡息 这幅《畲族祖图》原件以绢布彩绘,保参首存了近千年,现被档案馆收藏,培条观成阿劳村里展示的是复制件。过去,怕外族欺负,畲民不敢把祖图拿出来张省劳吃列企三规技汽扬。只有在大年初一这天,才把祖图摊开,放在祠堂的地上向村民展示,老人家向年轻人讲始祖的光辉历史和本族的起源。在畲族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狗,传说哪家的狗寿命最长,就会给这家人带来好运。大人还会教育小孩,不能打狗。以前,畲族人养狗,不吃狗肉。现在有些年轻人受外面的影响,破笔系秋滑尽号川喜临功孙了这个忌,但老人家是坚决不吃一口狗肉的。
狗头王的传说
史料记载,上古时代,高辛皇后耳痛三年,后来从耳朵身谈护吧谓查粉汽学里取出一条虫子,将其在盘中养育,竟然变成了一条龙犬。高辛皇见了大喜,赐名龙期,号称盘瓠(hu)。其间犬戎入侵,国家危急,高辛皇下诏求贤,谓有能斩番王首级来献者,即将第三公主嫁他为妻。龙犬知道后,即前往敌营,乘番王酒醉,将其头颅咬断,衔回献给了高辛皇。
高辛皇因为他是狗而不想将公主嫁给他,龙期忽做人语说:"你将我放入金钟内,七天七倒露六是并夜,就可变为人形。"到了第六天,公主怕他闷饿而死,打开金钟一看,龙期的身已变成人形,尚余犬头未变,但已经无法完成变化。于是盘瓠穿上大衣,公主则戴上狗头冠以尽量木扬适同气稳指接近盘瓠的形象,二人结婚后入山居住,开荒种地、植蓝染布,生下三男一女。
畲族民俗
民居习惯
历史上畲族人民辗转迁徙级乎,物质生活尤为简朴。他们"结庐山谷,诛茅为瓦,编竹为篱,伐荻为户牖",聚族而居。一般住茅草房和木结构瓦房。现在随着畲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变,修小楼房的人越来越多。火笼、火塘是畲族人民家庭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由于山区气候寒冷,严冬腊套鱼费思机容走述组月,一家人都围坐在火塘边烤火取暖。畲族山区,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种植较少,杂粮较多。他们普遍以地瓜米掺上稻米为主食,纯米饭只红是宴请贵宾时才用,喜食虾记顺皮、海带、豆腐等。尤喜饮"米酒"和"麦酒"。畲族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畲族服装崇尚青蓝色,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现在畲族男子服装与汉族无异,而闽东、浙南的部分畲族妇女,服饰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有穿短裤裹绑腿的习惯。
妇女发式
尤其是妇女的发式与汉族不同。少女喜用红色绒线与头发货期植务缠在一起,编成一条长辫子,盘在头上。已婚妇女一般都头戴凤冠,即用一根细小精制的过朝成研香竹管,外包红布帕,下悬一条一尺长、一寸宽的红绫。老、中、青不同年龄的妇女,发间还分别环束黑色、蓝色或红色绒线。冠上饰甲爱训烟促有一块圆银牌,牌上悬着三块小银牌;垂在额前,畲族称它为龙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凤冠(传说中,高辛帝把自己的三公主许配给斩犬戎番王头有功的盘瓠。冠上还插一根银簪,再佩戴上银项圈、银链、银手镯和耳环,显得格外艳丽夺工款机目。
婚俗
解放前,畲族婚姻家庭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仍保留着古朴的婚俗。一般同姓不婚歌欢另助调感案激亮,本民族内部的盘、蓝、雷、钟四姓中自相婚配。本来,氏族外婚制是畲族传统婚俗。但由于历代统治者的民族压近和歧视政策,畲、汉两族之间严禁通婚,曾是畲族内部的一条族规。解放后,随着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的执行,畲、汉两族之间的通婚日益增多。古代,畲族青年男女有自由恋爱的传统,对歌成婚是畲族先民的习俗。但随着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受到汉族婚姻观念的影响,到解放前畲族婚姻的封建买卖包办现象十分严重。解放后被革除,现在畲族青年男女基本上都是自由恋爱,婚姻自主。
丧葬
丧葬形式是土葬,保留有拾骨重葬习俗。畲族妇女发式
正果镇畲族村中妇女头上都是梳髻的,但有明显的分别。未婚女青年的髻,梳成一叠;已婚妇女的髻梳成二叠;老年妇女的髻梳成三叠。这个梳髻的习俗,除表示她们的不同年龄和身份外,更有意思的是,一叠是一层山峦;二叠是两层山峦;三叠是多层峰。向人们表示:青山不老,健康高寿,祝福吉祥。
畲族景点
兰溪荔枝沟
畲族吓水村坐落在玉盆山中腰,离山坑底有四百米高,其山坑流水,层层泻下,形成7个梯级瀑布,其中下沟瀑布流水量最大,被称为"广东荔枝沟"。该沟位于正果镇东部罗浮山西麓,群山巍峨,山间流水潺潺。荔枝沟,终年流水不断,咆哮如涛,刚下过大雨时,其涛声于一里远野能听到。其山溪流水,被一块高数丈的巨石拦住,水从石面流下,飞花飘雪,十分好看。石板上有人题了诗,但没有署名。无从研究作者是谁,诗意也很清新激昂,只能说是无名氏之诗。
荔枝沟由于落差悬殊,河床呈梯形而下,站在沟底上望,尽是悬崖峭壁,只能看到几米至几十米的河底。沿沟瀑布相连,深潭相接,妙不可言。在下游有一瀑布高约8米,夏季可达16米,疾泄宽长的水面犹如一片锋利的刀面。由于水流冲击切割的作用,经年历代,水流将河床横劈成一道1. 5到3米宽,深达8米的断槽沟壑,水流倾泻而下,从横沟的右侧出口弯转而出,泻入狭长阴森的深潭中。荔枝沟沿途可观赏青山、溪流、田野村庄,感受畲族生态风情、荔枝沟生态漂流仙境。沿途有传说中的"白鳝过河、老虎过河、神龟出海、仙人探石、天然沙滩"等天然景色。
荔枝沟景区有百年参天荔枝古树,风景宜人,配套经营农家食宿,本地鸡、鸭、鹅、山坑螺、 山坑鱼、山野菜、土鲜笋、山水豆腐等各款农家菜式精心制作,令各位游客一饱口福。这里的老树荔枝晚熟、清甜、品质特别好。2 0 0 6年7月2 2日晚,此地的荔枝被哥德堡号访问广州系列活动组织委员会选定为"百年享宴"的特供荔校。
枇杷园
枇杷园位于畲族文化民俗村,依山而建,山上种满枇杷树,面积约8 0亩。枇杷树形整齐美观,叶大荫浓,四季常青,春萌新叶白毛茸茸,秋孕冬花,春实夏熟,在绿叶丛中,累累金丸,古人称其为"佳实"。由于这里空气清新、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海拔高又无污染,所产枇杷橙红色、个大多汁、皮薄肉厚、清甜化渣。每年的3月上旬到4月中旬是来这里采摘游玩的好时节。

畲族美食
畲族枇杷酒、荔枝、坑螺
交通指南
地 址:增城市正果镇畲族村
公交车:增城市区有旅游公共汽车到达(挂绿广场有上下客点)。增城市运输公司每天发往畲族风情村班车时间为6:00和15:50,返回时间为7:00和17:00。
自驾车:1、增城市区-增正公路-正果镇到蔚村路口转右-正吓线-兰溪-畲族村(约1小时)
2、罗浮山-酥醪(lao)镇-酥醪(lao)观-畲族村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广东增城畲族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