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g.lost,瑞典摇滚乐队,乐队成员包括Gustav Almbe来自rg (guitar/keys), Mattias Bhatt (guitar), Kristian Karls360百科son (bass/vocals), and Martin Hjertstedt (drums)。2005年发行首张同名EP,2007年发行第二张EP室相航脱《Yes I Am》,2007年发行专辑《It's Not Me It's You》。
- 中文名称 pg.lost
- 所属专辑 It's Not Me It's You
- 发行时间 2005年
- 音乐风格 Post-Rock
- 歌曲语言 英语
概述
Pg.lost是一支来自瑞典Norrköp威及握开计代观思次众ing的4人后摇乐团。成立于2004年。乐队之前曾使用 "Before You Give In" 这个名字,后来因为阵容变化而改用现在的名称。现在的乐队成员包括Gustav Almberg (guitar/keys), Mattias Bhatt (guitar), Kristian Karlsson (bass/危vocals), and Martin Hjertstedt (drums). 乐队于05年发行首张同名EP。后发行第二张EP《Yes I Am》,这张包含了来自5个作品的小专辑已为Pg Lost的音乐定下了基调,没有人声的横加干涉,没有其他元素的喧宾夺主,只有后摇滚哀愁的描述与盎然的爆发。在后摇井喷的2007年,Pg.lost仅凭只混借这一张EP就成为了TSB年度50佳后摇唱片之一。时隔一年之后,Pg.lost终于带来了乐队首张全长专辑《It's Not Me It's You》,与EP一样,这张专辑最突出的音乐方向还是传统的后摇滚美学,跌宕起伏,仅仅通过器乐的堆克销得建频裂洋卷构示积而达到古典音乐式的宏大与壮阔。Pg.Lost 把后摇的细腻柔美和力量大器结360百科合的非常完美,Pg.Lost 很善于优雅中爆发,但在吧知身苦那一串串听似山洪暴发般的吉他噪音中,Pg.lost的旋律却永远不失柔美,衔接巧妙。对于之前听多了柔美旋律的后摇入门学生而言,当听到第有空汉找统除弦护起顶措一首 Pascal's law 时, 很难描述是怎样的一种震撼!

深安组景 2010年他们已进行了亚洲巡演,来到了中另州新言义增别思按国。演出时场场爆满,盛况空前。
专辑
《Pg过历乎.lost》
发行时间:2005年

地区:瑞典
语言:英语
音乐风格:Post-Rock
曲目:
01. Norman Muscarello
02. Albat传要ross
03. Siren
04. Untitled
05. Before You Give In
《Yes I Am》(EP)
发行时间: 2007年

地利验功别触干银每远区: 瑞典
语言: 英语
音乐风格:Post-Rock / Experimental
曲目:
01. Yes I Am
02. Kardu磁乎曾早轻专必料态sen
03. Fartyget
04. ...
05. The Kind Heart of Langion
《It's Not 落染完伯Me, It's You!》
发行时间: 2008年05月17王山扩挥比值台日

地区: 瑞典
内每出都加记济市科 语言: 英语
唱片公司:Black Star Fo曾由首undation (EU) / Octave (JPN) / IML (RUS)
音乐风格:Post-Rock / Alternative / Experimental / Indie
曲目:
01. P最两ascal's law
02. Head high
03. The day shift
04. Maquina
05. Jonathan
06. Siren
07. Yes I Am (Bonus Track)
08. Kardusen(Bonus Track)
评论:
后摇滚需要创新吗?
--评Pg Lost《It's Not Me It's You》
文字/雨摇
后摇滚需要创新吗?面对这个问题,Mogwai的答案是吉他和弦里越来越明显的南方摇滚和Sludge味道;Sigur Ros的答案是逐步放弃氛围而转向更流畅动听的流行旋律;Lights Out Asia的答案是融入更多的电子节拍和空间感……那么,Pg.lost的答案是什么呢?是他们时而微荡时而如暴风雨般的鼓点编织成的网,敲打着惬意与激烈的反复;是他们饱含温存而又肆意妄为的吉他,拨动着静谧与爆发的轮回。其实Pg.lost用不着什么答案,他们的答案就是没有答案,这支来自瑞典的器乐团体,是传统后摇滚最完美的继承者。
所谓的传统后摇滚,可以如Godspeed You!Black Emperor 那般荡气回肠,雍容华贵;也可以像Exsplosions In The Sky那样细腻婉转,典雅温馨。而Pg.lost则是兼而有之,他们像GYBE那样辽阔和壮丽,像EITS那样飘逸和宏大。在这支乐队身上,传统后摇滚激烈夸张的动静对比,从容和大度的前后调配都体现的淋漓精致。有人说,他们像Mono,但是Pg.lost没有那般暴戾和灰暗。在那一串串看似山洪暴发般的吉他噪音中,Pg.lost的旋律却永远不失柔美,意境明媚。
Pg.lost的首次惊艳是07年发行的EP《Yes I Am》,这张包含了5作品的小专辑已为Pg Lost的音乐定下了基调--没有人声的横加干涉,没有其他元素的喧宾夺主,只有后摇滚哀愁的描述与盎然的爆发。在后摇滚井喷的07年,Pg.lost仅凭借这一张EP就成为了TSB年度50佳后摇唱片之一。时隔一年之后,Pg.lost终于带来了乐队首张全长专辑《It's Not Me It's You》,与EP一样,这张专辑最突出的音乐方向还是传统的后摇滚美学,跌宕起伏,仅仅通过器乐的堆积而达到古典音乐式的宏大与壮阔。开场曲《The Day Shift》就是一首长达11分钟的长篇巨作,Pg.lost以巨大的吉他回授作为开场,琐碎的吉他拨弦缓缓引入,当鼓声响起的时候,一串旋律柔美的吉他RIFF终于娇艳的绽放。Pg Lost再次证明,他们绝不仅仅是一个制造起伏的高手,在旋律上他们也有着惊人的天赋。
这种天赋在《Head High》里体现的淋漓精致,那是从分解和弦里引申出的幽远与深邃,最终在弦乐的低音哀鸣中落入深思。Pg.lost用纯粹的器乐,刻画着任何语言都无法描写的情绪脉络。这正好印证了Mono的吉他手所说的那句话"Post Rock Is Not Rock,Is Classic!"。
《Pascal's Law》是一首充满了焦虑的曲子,从一开始急速拨动的吉他中,你就能感受到这些不安的音符在多么期待着一阵狂热的轰鸣。于是,鼓声出现了,从沉重到迅猛,从压抑到疯狂,能够了却这一切的,只有在那片剧烈的嗓音音墙之后留下的落寞与苍凉。
在《Maquina》里,Pg.lost终于欢快了起来。这当然不是开场时缠绵的吉他回授与分解和弦的搭配,而是那包含激情的剧烈爆发,在这其中Pg.lost甚至忘记了旋律,他们固执的让热情燃烧,不容分毫的喘息。
终于轮到《Jonathan》了。鼓手是这首歌当之无愧的主角,他取代了在爆发之前那些单纯的吉他冷色调描述,而用一串狂野的军鼓连击完成了哀愁与热情的衔接。而与其他歌由单一动机逐步展开不同,《Jonathan》融合了Pg.lost的多种可能性,在长达3分钟的强势爆发之后,钢琴适时的回应了几个连续重复的柔和旋律,遥远的神秘感却永远挥之不去。
专辑后半段的音乐逐步趋于柔和,果敢的爆发变得不再那么重要。在一片残阳如血的美艳风景之中,Pg.lost识趣的延伸着自己的氛围密度。用几个简单至极的和弦,将乐迷拉入空阔的躯壳里,等待你的将是无比自由的想象。比起之前长达10分钟的冷漠,《Siren》结尾处剧烈又算得什么?那其中闪烁着雄壮的旋律,分明是对那些冷漠最直接的回应。同样的故事还出现在《Yes I Am》和《Kardusen》之中,旋律是唯一的主角。
不知道现在究竟有多少人还在坚持着后摇滚的创新,不断的加入新鲜的元素试图让自己的音乐变得不同。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坚持着传统后摇滚的美学,痴缠着爆发的临界点,制造直窜心窝的高潮。对于后者,Pg.lost已经给出了一个近乎完美的模式,而对于前者来说,他们将不得不重新面临一个难题--后摇滚需要创新吗?
《In Never Out》
发行时间: 2009年12月11日

地区: 瑞典
语言: 瑞典语
专辑风格:post-rock / experimental
发行厂牌:Black Star F
曲目:
01. Prahanien
02. Jura
03. Heart of Hearts
04. Still Alright
05. Crystalline
06. Gomez
评论:
一次深沉的省思?
--评pg.lost专辑《In Never Out》
文字/吉尔伯茶
令人惊诧,他们越发让人难以琢磨,一如这张专辑难以形容的黑暗、沉重、凄美和神秘。
Pg.Lost这次转身估计会让大部分对其印象深刻的粉丝们跌破眼镜。不同于以往激荡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在In Never Out里他们几乎忘记了自己的前身一般,大胆的尝试着新的表达方式,你甚至可以发现,连专辑里的每首曲子之间都差异如此之大。
以吉他驱动整曲进程并唤出听者情绪是Pg.Lost的拿手绝活,但是新专辑中他们没有沿用这陈旧的炫耀资本,而是用鼓和氛围作为表达的主体,吉他基本都是配以和声之用,无奈的蜷缩在听觉的两端,痴缠的爬行。最具代表性的怕就是Crystalline了,而且显然有着太多EitS和Mogwai的影子,虽然我很不情愿做这样的对比。
那种类似古典美学"三一律"的结构模式也在新专辑中被肢解的"面目全非",换之以惊悚式的大起大落,情绪的起伏直截了当,像似了世界末日前手足无措式的绝望。Heart of Hearts就是以此获得击碎心脏的力量,较之It's Not Me, It's You!中的类似曲Pascal's Law,近乎嚣张和野蛮。然而对于这种爽快的处理方式,是褒是贬,这全凭不同听者的感受了,注定这是张要么令你大呼过瘾,要么让你哀叹上当的专辑。
说实话,较之同名DEMO干净的羞涩、Yes! I Am隽秀的大气、It's Not Me, It's You!不羁的性情,我更愿意说这是Pg.Lost一次深沉的省思。当然,这仅是猜测,Pg.Lost不相信人们能看穿他们,就像他们不相信传统三大件已经坠至穷途末路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