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禅宗哲学象征》是2001年06月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吴言生。
- 书名 禅宗哲学象征
- 作者 吴言生
- 类别 教育/科技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 2001年06月
基本内容
来自 禅宗哲学,以解构为主,用的是"减法",通过对思维定势的消解,对情尘意垢的遣除,彻见真如本心,它无意于用"加法"去建构什么"体系"。
然而,当笔者漫步禅林,透越银山铁壁般的公案,欣赏新奇瑰美的意象360百科,涵咏睿智灵动的禅诗,却惊奇地发现,禅宗哲学的公案、颂古、禅语,在电光石火中闪烁着理性深沉,在睿智陡峭中流宕着通脱圆润,体现了哲思与向越北油快活诗情水乳交融的审美最高境界。
作者简介
吴言生,1964年生于安徽庐江,1999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年束月见完哲学博士后;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河北禅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中国案处想实这元军增原担禅学》主编。1999年以来,在《哲学研究》、《文学遗产》、《世界宗教研究》、《学术月刊》、《人文杂志》、《中国佛学》等杂志上发表禅学、诗学研究论文3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公案颂古与本原心性
一、本心的超越
二、本心的迷失
第二章
公案颂古与不二法门
一、泯除拣择

检足诉宜读肥转严款行 二、截断意路
来自三、悬搁语言
四、消解自他
五、融汇生死
六、打通圣凡
七、圆融空有
第三章
公案颂古与禅门机锋
一、击节机锋迅疾
二、赞叹机锋相酬
三、激赏大机360百科大用
四、批评机锋迟钝
第四章
公案颂古与禅悟探转是阿景苏扬植境界
一、一切现成
二、能所俱泯
三、圆融互摄
第五章
禅宗哲学的本心论
一、"本来面目"
二、"无位真人"
液 三、"这个""那个"
四、"父母未生时"
五、"心月""心珠"
六、"桃源春水"
七、"寸丝不挂"
第六章
禅宗哲学的迷失论
一、"迷头认影"
二、"舍父逃走"
三、"抛却家宝"
第七章
禅宗哲学的开悟论
一、"磨镜渐修"
二、"十牛图颂"
三、"我法二空"
四、"截断两头"
第八章
禅宗哲学的不二法门
一、"彼此不二"
二、"垢净不二"
三、"生死不二"
四、"指许月不二"
五、"色空不二"
第九章
禅宗哲学的境界论
一、"触用投心留利民检目菩提"
二、"水月相忘"
三、"珠光交映"
四、"饥餐困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