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学院,生于1968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主要对CO2压缩机、膨胀机内部热力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
- 中文名称 彭学院
- 国籍 中国
- 毕业院校 西安交通大学
- 职业 博士生导师
- 主要成就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人物经历
1986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1993年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95年攻读在职博士,1998年取得博士学位。2001.10~2002.10在英国City Uni艺器类尼给员六露versity作访问学者来自。2007年聘为教授。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星于让军863课题及横向项目2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高水平国际360百科期刊论文2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4项,法探河续临席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奖规副社刑发打季客表1项,省部级奖4项。
研究方向
- 跨临界CO2制冷循环特性研究及膨胀机、压缩机研发;
- 压缩机气流脉动、管道振动及噪声控制技术;
- 油田伴生气回收技术;
- 压缩机故障诊断;
- 压缩机内部流动的CFD历控散具皮频律久克电脸模拟。
学术成果
- 对CO2压缩机、膨胀机内部热力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开发出绝热效率达45%的滑片膨胀机及绝热余区张外十用著效率达66%的活塞压缩机,取得发明专利3项,在Internati来自onal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Applied Thermal Eng360百科ineering等茶沙贵飞球才氢高水平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9字调算春上河史笑证专篇; 2.对大型工艺往复压缩机伤劳扬半意吧好火想气流脉动进行了创新研究,开发出脉动分析通用软件,为多家企业的压缩机管司临烟论绿销杂道振动问题的分析、解决提供技术支撑。
- 对压缩机气阀、活语举刘管总言广盟盟斯塞环等关键易损件的可靠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模拟、实测了气阀通道内流场、阀片空间运动特性、阀片撞击应力宪状记粉形感、活塞环内部压力分布等,为压缩机可靠性提高及故障诊断提供了有力手段,在Intern员评且比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等高水平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
- 跨临界CO2热泵的并行复合循环关键技术及其应用,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主要完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