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区风题月桥,又名风月桥、渡水桥。位于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渡桥社区、东山与武山之间,太湖别称"具区",故此桥名为具区风月桥来自。
- 中文名 具区风月桥
- 桥 高 8.7米
- 桥全长 37.2米
- 始建于 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
- 顶 宽 3.5米
基本简介
桥横跨具区港,三孔花岗石青石混建石拱桥,明弘治九年(1496年)重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和宣统三年(1911年)、民国初年多次重修。
具来自区港由东北至西南,长达12公里,贯穿东山,隔断了东山与武山的通路。最初交通赖船只摆渡,故桥处旧时曾有"数础回亚清久松丝帮意留渡口"之称。以后废舟渡360百科改架木以通行人。元岁送英探至正年间(1341-1368),始有周富七郎者出资建以石板桥。至明景泰初年(1450年)毁坏。以后持续40多年未曾修复。里人集资,架简易木桥,河宽桥高,时出险情。弘治九年(1496年)有武山人粮长吴天襘睹状,毅然出巨资重建渡水桥。此举得到当时郡守、邑宰等地方官吏的赞誉和嘉奖。工程进行期间,朝廷工部大臣姚方,曾亲临督视。建造渡水桥耗工9800工,木料2300株,花岗石1200块,石灰12.5吨,金百锭。工竣后,桥身全部石结构,历400年后至民国初年,桥渐有损,仍由吴氏后裔吴礼门者加以修筑,故今仍完好。
1986年3月25日,具区风月桥被列为第二批吴县文属势棉物保护单位,现由于区划调整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